一种科学家从来没有见过的奇特晶体。
电子显微镜下的奇异晶体。Taskaev
2013年2月15日,一个神秘的火球划过俄罗斯南部车里雅宾斯克上空。根据估算科学家认为这是一颗直径约18米,重约1.1万吨的小行星,它当时以每小时6.7万千米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在距地面23.3千米的高空爆炸燃烧,碎片散落在周边区域。许多人将车里雅宾斯克事件视为一次大自然的警告,提醒我们地球被小行星撞击的风险时刻存在。
车里雅宾斯克事件目击视频。
车里雅宾斯克事件是自1908年通古斯事件以来,发生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规模最大的小行星爆炸事件,其爆炸当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30倍,爆炸时发出的强光一度超过太阳。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碎了许多玻璃,并导致部分建筑受损,以及大约1200人不同程度受伤。由于该事件对目击者的心理冲击力比较大,因此社会上针对该事件也流传着很多猜想和看法。
而最近,时隔9年后,有科学家在分析陨石爆炸后保留在积雪中的碎片尘埃时发现,这些尘埃中包含了一种人类从来也没有见过的晶体物质。
科学家先后用普通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收集到的陨石尘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有两种晶体的形态非常奇特。它们一个像球形的壳,另一个像六边形的杆。X射线探查结果表明它们都是由多层石墨(碳的一种异形体)组成的,但每个晶体的中心都有一个由纳米簇构成的核。
研究人员称这个纳米簇的成分可能是巴克敏斯特富勒烯(C₆₀)或聚己环辛烷(C₁₈H₁₂)。巴克敏斯特富勒烯的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笼状球体,而后者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研究人员猜测这些晶体可能是在陨石解体时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形成的,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却不得而知。目前也不知道这种奇特的晶体是所有陨石坠落过程中都会产生的,还是只有车里雅宾斯克事件才有。
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车里雅宾斯克事件发生后,地球大气层中出现了一片巨大的尘埃云。NASA
参考
Exotic carbon microcrystals in meteoritic dust of the Chelyabinsk superbolid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nd theoretical scenarios of their formation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40/epjp/s13360-022-02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