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王者是carry全场的MVP,期末还能拿到专业课和人文课程全A、年度优秀学生奖、年度校园大使奖?!
本期由成长守护为同学们特别打造的综艺《少年烦恼研究所》邀请到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丁若虚同学。小丁学长不仅成绩好,玩起游戏来也很有一套方法,来看看让战绩和成绩同时狂飙的攻略吧!
大家好,我是丁若虚,很开心能以“青年代表”的身份在《少年烦恼研究所》和大家见面!其实我很早就知道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大学时曾在腾讯实习,而当时选择那份offer的私心之一就是喜欢玩《王者荣耀》。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玩游戏。小学二年级(2002年左右)时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脑,我开始接触到网游,后来有段时间特喜欢《QQ三国》,还玩过当时风靡全国的《地下城与勇士》。
上大学后,有一阵子我发现身边的朋友都在玩《王者荣耀》,于是我也下载了开始玩。比起在王者峡谷激烈战斗,我更重视和朋友一起玩的过程。
可能因为小时候考试意外取得过不错的分数,得到了夸奖,于是尝到了成绩好带来的“甜头”,所以打游戏的时候,我也希望能carry全场,感觉要是玩很菜会很丢人哈哈。
一开始我玩的很一般,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误以为东皇就是打中路的,还被人举报了,当时气的我差点想摔手机。
为了获得更高胜率,快速提升段位,我拿出钻研课题的精神做起了数据分析,不但仔细研究了每个版本的强势英雄,记住他们的技能数据,连版本更新后有什么变化我也会马上掌握。采用了这种“数据流”方法再加上勤于实战,我的游戏水平迅速提升,之后有参加的赛季基本上都能上荣耀王者。
去年我参加过一档呈现电竞职业生态的电竞实训节目,当时有幸能和真正的青训队员一起训练、打比赛。虽然只体验了3天2夜,但结束之后我大概有两个月都没打开游戏,属实被虐的有点PTSD了。
我们几个在普通人里玩的可能还算中上水平,可是和青训选手差距悬殊,连4v5都被他们按在地上摩擦

有人问我:“你觉得学霸打游戏是不是有先天优势?”其实我觉得所有认真打游戏的孩子,也都有成为学霸的潜力,只要把这套方法沿用到学习中就好。
任何事情想要做好真的都很不容易,想要在游戏中持续胜利,也是不断反思总结、练习才有可能达到,这和学习简直是异曲同工。
所以,我们并不会一直成绩差,只是可能没有找到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是没找到让自己倾注思考的课题,从枯燥的学习里去发现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可以帮助我们进步。
不要怕,就算遇到难题,也要相信你有能力去解决。
大学期间的我参加了综艺节目,主持了多项大型活动,有幸还能拿到一些奖项,现在想起来依然是很难忘的回忆。如果说我现在有了一点点值得说道的“成绩”,大部分都要归功于我爸妈的教育。
小学五年级之前,我一直在湖南岳阳生活、读书。我父母在我二三年级悄悄离婚了。对幼小的我来说,这件事的冲击非常大。(详细故事将在第六期《少年烦恼研究所》播出,这里不过多剧透啦)
但好在他们俩一直都非常尊重我,不会给我过大的压力,也愿意尽量支持尝试一些兴趣爱好,哪怕这爱好没有什么“用处“,也不能“加分”。
比如我小学想学魔术,我妈思考了一下就带我去学了魔术,到现在我都记得那个暑假特别开心;初中我又跟我爸说想学电吉他,我爸也很支持。
很庆幸我爸妈都一直给予我机会、鼓励我试错,因为更多的尝试才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才会让孩子能有更清晰的目标。
记忆中我唯一一次被我爸批评是因为他觉得我的态度不端正,而不是因为不太理想的考试成绩。现在每每回想,我都会很感激他的批评,因为我们不需要和别人比成绩的高低,最重要是做到问心无愧,既然开始做一件事,就应该全力以赴。
六年级的时候,我跟着爸爸工作调动转学到了长沙读书,其实当时他在长沙的工作也不是很稳定,但是他的理念就是尽力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能感觉到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不知不觉中,我也变得和他一样,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我们最应该管好的, 其实就是自己。
从那以后,我一直以兴趣为首要驱动力。觉得文学有意思,就一本接一本地看,觉得和学霸们切磋脑力好玩,就报名参加《最强大脑》... ...大部分时候我并没有给自己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在过程中尽全力做好每一步,不管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
这次来参加《少年烦恼研究所》,我感觉现在00后、05后的孩子真的太难了,他们面临的压力比我小时候要更大很多。
我之前做家教的时候,碰到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他妈妈让我帮孩子辅导英语演讲,我一看就惊呆了,他并不是上双语学校,可是已经开始使用初中的语法知识了。
而当我问他妈妈:“小朋友现在学这些会不会有点早?”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的同学都会了”。这在我小时候其实是很难想象的。我感觉现在大家实在是太“卷”、太焦虑了。
每个人的人生节奏都不一样,大家不需要过度焦虑,就像节目中穆岩老师说的,“焦虑来源于关注不可控的部分,所以我们要更关心可控的部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对于提升学习成绩,我有一些小小的心得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学霸养成Tips
1、培养专注的学习习惯。
学习时一定要放下手机,可以从5分钟开始,给自己定一个5分钟的闹钟,达到了5分钟成就之后,慢慢地加到10分钟、15分钟,逐步地把时间提高。
2、通过运动排解焦虑。
学不进去的时候可以去跑步、跳绳,通过运动来调节心态和状态。
3、及时复盘,调整学习计划。
每次大小考试后,及时复盘自己的错题以及高分的部分,下次避坑or继续保持,对薄弱的部分重点加强。
最后也希望成长守护的各位同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小叶子的话 ✦
Yezi's Talk
感谢丁若虚同学的分享!小丁同学看起来就是彬彬有礼的好学生,但接触后会发现还是有着有趣灵魂的宝藏青年!

你是否也被焦虑困扰?在《少年烦恼研究所》中,小丁也和大家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故事和方法,点击下图,或直接点击蓝字进入腾讯视频即可观看第四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