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考分流”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一想到孩子可能要进入“职校”,不少家长就十分焦虑。
同时不少孩子在进入职高后,也觉得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前途一片迷茫。
公众号后台也常常有这类留言
然而,最近却有一张这样的履历在网上流传开来:
短短几行字,见证了一位少年的飞速成长。
从不起眼的职业高中,到世界顶级学府的最强专业,出身贫穷海岛的他,是如何做到的?
周信静出生在浙江一个贫困的小岛上。
他求学生涯的前半段,是一些人口中“废了”的模样。
小时候家里人不怎么管他,自己的信息也比较闭塞,初三的时候,有职高来学校宣讲,听完宣传后,信静一个冲动,就放弃了中考选择了职高。
但在职高读计算机读到第三年时,他突然醒悟,觉得自己不想就这样度过一生,于是开始奋发图强,努力学习。
可惜当时他的底子确实太薄,而且理科偏科严重,最后上了一个大专。
对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男孩来说,职高-专科的学历,似乎已经将他的未来限定好了。
但逆袭系统,这时才正式开启。
在职高时,信静的专业就是计算机,他也一直对编程很感兴趣。
因此当大一第一次上C语言课时,老师介绍了一个计算机编程大赛时,信静立即报了名。
之后狂刷1000多道算法题,到大一下学期参赛时,就和同学一起组队拿下了浙江省金奖。
接着又进入了另一个全国性的软件大赛总决赛,获得了一等奖。
而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他也深刻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便开始恶补英语。
除了和我们一样背单词,信静还会阅读各种外文博客,以及看美剧来提高英语实战应用能力。
大二时,他分别以542分和540分通过了CET-4和CET-6的考试。
等到大三时,信静已经多次拿到奖学金、校级荣誉,计算机大赛奖项,同时也收到了许多企业的offer。
但这反而令他更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再丰厚的待遇也无法挡住我回到自习室,翻开书本,求知若渴的脚步。”
他决定要继续在计算机方向深造,通过专升本考试,他如愿考上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职高考进一本,已经足够让许多人骄傲了。
但周信静一刻也没有松懈。
在杭电的四个学期里,以89.36的综合加权分(平均绩点在4.5/5以上),稳居专业第一;同时受益于坚持阅读全英文计算机专业书籍,让他以584分通过了六级英语考试,并最终摘得国家奖学金的桂冠。
当本科即将毕业时,他又想继续考研,并不是为了“延迟就业”,而是因为:
想解决更难的问题、接触最前沿的技术、想拓展人际圈、提高自己的上限。
经过仔细的筛选和调查后,他把目标锁定在浙江大学。
备考期间,信静每天复习11个小时,持续整整6个月,成功以第108名的成绩进入复试。
而最终的录取名额只有57个。
还好日积月累的努力派上了大用场。
机试拿下满分已经不令人意外,在用英语面试专业问题时,他也能做到对答如流,最终以第48名的排名顺利进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大读研期间满分通过PAT甲级考试
也许是上天要给这个负重前行的少年更多的挫折,看能不能打击到少年坚毅的跋涉。
在读研究生期间,周信静的父亲查出食管癌晚期,他不得不找了个远程实习,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给父亲赚取医药费,同时将科研和家庭的压力一肩扛。
周信静
但他的父亲还是因病去世,他的好友对此事有很深的感触:
“2019年暑假的某天晚上,信静突然说:‘我回家了,我爸因病去世了。’他什么也没有抱怨,沉默地扛下了所有压力。男子汉所谓顶天立地,不外如是。”
不管如何艰难,他还是成功从浙大毕业并顺利进入腾讯工作。
工作期间,他开始申请美国的博士机会,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与佐治亚理工大学的教授完成了一项顶级科研,最终成果发在了世界顶级会议SIGMOD2021上。
最终,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他拿下了MIT(麻省理工,世界最高学府之一)计算机系的PhD offer。
而向他抛出橄榄枝的人,包括数据库领域现存的唯一图灵奖获得者Mike Stonebraker。
“短短一页,就是许多人波澜壮阔的一生。”这句话用在周信静的故事里也同样适用。
毕竟,轻轻一句“职高的风吹到麻省理工”,用了他整整11年。
这11年中,有多少个日夜,周信静会题海中抬起头,思索着、期望着未来,怀疑着自己。
有多少次他曾想过要放弃?又有多少次他就算接近了极限,却仍凭着一口心气咬牙坚持。
其中有多少苦,恐怕只有他和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才懂。
其实,社会中从不缺普通人逆袭的故事。
17年前,有一档爆火的电视节目叫《变形记》。
节目会邀请城市里的孩子与大山里穷苦的孩子互换生活环境。
“真香”梗便出自这档节目
其中有一个农村孩子叫高占喜。
他家中条件十分艰苦,节目组曾拍到,同村人还有咸菜配馍,而他家穷到配菜只有一口凉水。
可在节目组邀请他到都市生活了几天后,高占喜似乎变了。
他开始大手大脚地花钱,开始沉迷于曾经从来没有玩过的电脑游戏,甚至在吃到了不喜欢的臭豆腐时,他也毫无负担地将食物扔在了地上。
就当所有观众都以为高占喜又会成为一个因都市生活而沉沦迷茫的孩子时,他意外得知盲人父亲在打水时摔伤了脚,正值农忙,家里的活将完全没有人做 。
高占喜马上和节目组要求提前结束交换,他要回家。
工作人员问他为什么,他沉默半晌,只说了一句话:“我的麦子熟了。”
那一刻,大家才发现那个看似迷失在花花世界里的高占喜,其实无比清醒。他只不过是想体验一下都市人的生活,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现实。
而谈到都市生活给他的感想,他是这么说的:
后来的高占喜,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
毕业后,他进入部队,成为了一名排长,可以说,他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
每个人拿到的剧本不一样,也许你的起点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终点,也许你努力追求的东西,不过是别人唾手可及的日常。
但请记住,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努力追求。
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是学历也好,是别人已经拥有,但命运并没有馈赠给你的东西也罢。
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如果、但是;
不管会花费多少个日夜,不管要经历怎样的痛苦和自我怀疑;
不要害怕来不及,不要担心做不到;
做就是了。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无比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