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前的疯狂,4分钟发射16枚核弹,爆炸当量超过二战之和


1990年,为了应对苏联即将解体的严峻形势,当时苏联特意制定了“河马二号”演习计划。
之所以叫作“河马二号”,是因为此前苏联曾在1989年8月6日进行过“河马一号”演习。
那是苏联一次规模宏大的军事演习,核心目的是为了展示苏联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核潜艇的战略打击能力。
当时演习的主力是一艘名为“叶卡捷琳堡”号的核潜艇,该潜艇属于德尔塔IV型,于1985年刚刚服役。
演习的核心计划是,一次性发射艇上搭载的16枚“轻舟”战略核导弹。
“轻舟”导弹是苏联重要的核反击力量,每枚导弹能够携带4枚分导式核弹头,这些导弹的射程可达8300公里,威力十分巨大。
然而,那一次的演习是失败的。在演习的前夜,发生了意外。
当时负责发射导弹任务的“叶卡捷琳堡”号核潜艇突发燃料泄漏事故,这一突发事件使得演习不得不被迫搁浅。

苏联解体的背景
众所周知,二战之后全世界分化出了两个阵营。
一个是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一个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作为两个阵营的执掌者,苏联和美国明争暗斗地进行了40余年“冷战竞赛”。
在竞赛过程中,苏联深知发展军事科技的重要性,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苏联便一贯执行了“大力发展重工业”的计划。
文献显示,从1977年开始,苏联的核武器数量就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核大国。
据西方专家估计,苏联的核弹头数量最多时达到了27000多枚,能够搭载在远程导弹上的就有11000多枚,这一数据十分恐怖,标志着苏联可以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
然而,正是这种极端的发展重工业计划,使得苏联国内的工业和经济结构很不平衡。尤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农业和轻工业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再往后,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要不是当时石油的价格连年飙升,苏联的经济极有可能成为负数。
但就是在经济如此脆弱的背景下,1979年苏联还发动了入侵阿富汗的战争。这场战争,一打就是10年,总共消耗了苏联上千亿美元。

苏联“河马二号”计划
1989年“阿富汗战争”结束,已经面临经济崩溃的苏联并没有迎来好的运气。
同年,“东欧剧变”开始,内忧外患下的苏联已经无力强压那些“卫星国”,苏联面临解体的形势更加严峻。
当时苏联一方面为了提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信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示其强大的军事实力,特别策划了代号为“河马一号”的演习计划。
然而,那次计划却以失败而告终。
时间到了1990年,苏联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此,苏联的演习计划旧事重提,军方着手又策划了代号为“河马二号”演习计划。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河马二号”演习最终在1991年8月6日正式开始。只是负责发射导弹的潜艇由“卡捷琳堡号”变成了“新莫斯科夫斯克号”。

随着北方舰队谢尔盖·叶戈罗夫上尉的一声令下,16枚R-29RM“轻舟”导弹按照原计划依次发射,在224秒内全部打完,平均14秒一枚。
其中,2枚导弹成功命中了6000公里外的位于堪察加半岛库拉导弹试验场的指定目标,而另外14枚则按程序在空中引爆,自行销毁。
数据显示,当时16枚导弹搭载的是苏联标准的弹道导弹分弹头,每个分弹头的爆炸当量都约为47.5万吨,总量合计约为760万吨。
要知道,二战时期从1939年到1945年,同盟国总共投下的炸弹的当量合计也不过340万吨。
由此可见,当时苏联的军事实力是如何的强大。要知道这样的演习,不过是苏联军事储备的九牛一毛。
正是因为有了苏联的这次演习,世界各国无不震惊,也是从那时起,许多国家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提升军事力量的发展之中。

苏联的“河马二号”演习,无疑是成功的。但这也难以阻挡其国内更加难以控制的局面。
演习后几个月,苏联正式宣布解体。
正因“河马二号”震撼人心的场景,人们认为只有在世界大战的尾声或者末日才能看到,由此人们也习惯将那场演习称之为“末日齐射”。
读者们,关于“苏联的河马二号计划”,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