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抄个笔记??
你不在意的点,入住后往往给你暴力一击!
本文总结了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的细节:
1.容易被忽略,但是非常影响居住体验的噪音预防
2.提升幸福感的装修,都藏在细节里
一、噪音预防环节
如果你家靠公路边、高架桥、商场、或者广场很近;
如果你家有小孩,跑跳又担心打扰到邻居,那这些噪音预防的项目都可以酌情安排上:
1.吊顶隔音
对于墙顶的隔音工作,最常见的就是安装吊顶和石膏板。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吊顶的上方加装隔音层,比如吸音棉、隔音毡、高密度泡沫板等材料,隔音效果会更好。
能有效减少楼上邻居带来的噪音打扰。
2.墙面隔音
墙面隔音也是个隔音的重头戏,墙面隔音可以在装修时在墙体内安装一层隔音材料,比如隔音毡。
粗糙的墙面可以有效减少噪音,所以也可以选用壁纸或者硅藻泥作为墙面装饰进行有效隔音。
还可以利用石材和木板材,让墙面更加粗糙,对噪音进行漫反射,减少噪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3.房门隔音
家里内部的隔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房门的隔音。
房门隔音从材质来说:实木门>实木复合门>桥动力学板。
都知道实木门的隔音效果最好,但其实普通的实木复合门就足够了。
普通实木复合门用的都是桥洞力学板,这种板子中间有孔洞,隔音效果足够好,不用额外买死贵死贵的原木门。
花大价钱购买了好产品,最后安装没做好,到处都是缝隙,漏风漏雨又不隔音,更让人头疼。
所以在安装时一定要做到严密,安装完做好检查,避免四周出现缝隙,使用隔音条能够增加门窗的隔音效果。
4.窗户隔音
室外噪音,窗户很重要!
整面墙的隔热、隔音弱点,都在窗户上,材质选择上一定要把好关!
在窗户材质隔音效果对比:断桥铝>铝合金>木窗框。
就玻璃而言,可选择两层或两层以上的中空玻璃。
就窗户的开关方式的密封性而言,平开式>推拉式。
5.管道隔音
管道引发的噪音问题是很普遍的,包括大水流下落的声音,间歇性的滴水声等等。
虽然声音并不大,但是持续的声音确实十分烦人,影响入住质量,这里包括厨房、卫生间、阳台的下水道等。
对于管道的隔音,可以在硬装阶段用各种隔音材料将水管包裹起来,比如使用隔音棉和隔音毡。
也可以在下水道外安装龙骨支架,然后钉上吸音板,或者在吸音板里面粘上一层海绵,都可以有效地隔绝噪音。
二、提升幸福感的装修细节
这部分总结了从入户玄关开始,一直到卧室、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多个区域的“偷懒”设计,还没装修的小伙伴,存起来~
1.入户玄关
进门的玄关柜做底部镂空,增加感应灯照明逼格提升不说,还能让扫地机器人轻松打扫。
换下的鞋子也能顺手收纳到镂空的底部,一秒告别玄关杂乱。
2.客厅
客厅尽量做无主灯设计,这样打扫灯具的活儿就可以免掉了~
复杂的水晶吊灯,尽量避开,清理起来麻烦不说还容易压低空间,让房间显得局促。
客厅的柜子做全封闭的设计,这样可以减少打扫卫生的次数。
敞开的格子书柜、酒柜格子超级容易积灰,打扫起来也不方便。
所有的柜体(玄关、电视柜、衣柜)做顶天立地式,或者下方留出扫地机器人的进出空间。柜顶不积灰,柜底无死角。
墙面造型少用石膏线,电视墙造型少用石膏线,容易积灰,清理起来也不方便。
客厅地面铺灰色的瓷砖,高级又耐脏。
无论是客厅还是书房,地插都不建议,不仅积灰,还容易磕脚。
3.卧室
床、书桌、沙发要么贴近地面,不留余地;要么选择高脚款,留出扫地机器人能自由出入的空间。这会给自己省去绝大部分家务烦恼。
卧室的衣柜少做隔断,多做挂衣区。不用每次洗完晾干还要叠衣服,省下一大把时间。
透明的收纳箱看似方便翻找,实际用起来一眼望穿的杂乱,不觉增加了更多的收纳工作量。
床尾凳往往成为衣物的堆积场所,还不如一个脏衣篓或者衣帽架来得实在。
4.厨房
洗碗池设计大小盆,刷锅的时候就方便多了;洗碗池下方的厨余垃圾处理器、直饮净水机、13套以上可以洗锅的洗碗机,都是懒人必备,减少家务量提升幸福值的神器。
厨房的滑轨门换成吊轨门,滑轨中积累的灰尘可是扫地机器人也没办法~用吊柜就不用花时间清理滑轨中的灰尘了。
卫生间和厨房吊顶用集成吊顶,后期便于修理,减少维护成本,如果做开放式厨房还是要用防水石膏板做掉,留出检修口。
5.卫生间
做干湿分离,玻璃隔断。洗完澡刮水汽超方便,一把9块9的扫帚,2分钟就搞定!
镜柜代替镜子,台面多余的物件顺手就收进柜子里,不用单独花时间整理杂乱的台面了。或者用防雾面镜代替一般的镜子,没有水汽聚集,随时使用都很清晰,不用每次用的时候擦镜子, 省心不少~
抽拉式水龙头/升降式水龙头代替固定水龙头,洗头刷牙都方便太多了。台下盆/一体盆代替台上盆,能减轻不少接缝处烦人的霉斑,减少清洁量也提高舒适度。
浴室柜悬空代替落地式的浴室柜,接缝处的死角清洁也就避免了。
壁挂式马桶代替传统的落地式马桶,避免了马桶和地面接触,也就减少了接缝处的污渍。马桶喷枪要配上,打扫卫生的效率直线拉升。
在《海街日记》有一段话:“很多人说生活没那么简单,
可是生活本就是一餐一饭,一生专心做好一件事,守着亲人留下的宅院,缝缝补补,
在四季风物的更替里缓缓前进。”
每日更新家居干货,点赞关注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