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漫谈华夏.不鸣则己,一鸣惊人,毫无工作经验的年轻领导楚庄王漂亮地整顿了朝局



文:子夏记
漫说历史,闲讲创业,论大千世界

楚国终于等来了它的霸主,楚庄王熊侣。
不过要是你能去到其刚刚即位时期的楚国,你会见到楚国的百姓并不为自己的国王感到骄傲,而是不约而同地暗地里骂他们的国王,这个国王太混帐了。

如果你能去到楚王宫里,你会发现那座在南国土地上最高大雄伟的宫殿中,身穿华丽丝绸舞姬们正翩翩起舞,乐师们敲着编钟,演奏着笙箫,一片靡靡的风气。
大殿里的每一张案上都放着炖鲜鱼,大虾,烤猪肉,烤兔肉这样的美味佳肴。
年轻的楚庄王坐在中间的案前欣赏着歌舞,他左手抱着一个妃子典型的鹅蛋脸中原美人,那是郑国的一位公主,作为楚国的小弟的郑国把本国的公主嫁到楚国这很正常。
右手边抱的那个妃子却穿的闽越之风的服饰,那是越国的宗室之女,此时的越国还并没有强大,也把公主送来楚国,以讨好这南国霸主。
从楚王的宠妃就可以看出,楚国真的是发达了,混的好了。
楚庄王熊侣十分喜欢搞这种宴席,从他即位开始就是如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正事不干。
楚国先祖筚路蓝缕,为他打下这锦绣江山,也该他好好享受了荣华富贵。
楚国百姓们的咒骂,大臣们的劝谏,楚庄王丝毫也不在意。
开始还有忠诚的大臣劝谏楚庄王,楚庄王还勉强听几句,后来楚庄王直接烦了,下令有再谏言者斩。
渐渐的没有人谏言了,楚庄王也继续他的快乐生活。
就在楚庄王过着自己的快乐生活的三年中,华夏的局势发生着迅速的变化。
楚庄王即位的第一年北方的老对手晋国的实际掌权派赵盾派遣上将军郤缺暴打楚国的小弟蔡国,蔡庄候也是可怜,连忙叫人去请老大楚国救援,可报信的人哪里见得到楚王,他不是在打猎就是后宫。蔡国无奈,只得签订城下之盟。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即位的第三年,西边山戎入侵,东边夷越族也开始起兵反抗楚国的统治,最可气是还是刚刚征服庸国也趁机开始造反了。
也不怪别人啊,你楚庄王自己不给力,这么好的资源,这么强大国家不管不顾,那晋国,山戎,夷越又怎么能利用好这个机会呢?
又是外敌入侵,又是内部叛乱,边关军情文书像雪花一样的飞到楚庄王的大殿,而楚庄王听完只是回了句:接着奏乐,接着舞

眼看大楚江山就要毁于一旦,这时候一个重要人物登场了。
大臣吾举是个爱国的人,他决定劝诫楚王,但是楚庄王已经放出话了:有敢谏言的人,杀无赦
我们有理由相信伍举是个聪明的人也是一个幽默的人,他想好了劝谏而又能保全自己的办法。
这引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典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天阳光明媚,伍举开始了他的计划,一大早就到王宫里,准备觐见楚庄王,内侍叫他在门口等着,等通报,叫进去了再进去。
就这样等啊,从早上等到了中午,也没有人来通知大王召见,可气的是连送午饭的都没有。
就这样从中午一直等到了傍晚时候,天色将暗,天边晚霞美轮美奂,云霞渐渐的开始变化出一只鲲鹏的形状,而天的另一方早已繁星点点,这是公元前的中国,空气质量非常好,星空随时可见。
伍举已经等着精疲力尽,一天也没有吃饭了,饿得头晕眼花。
他心里感慨到:大楚的江山啊,就要败在这昏君手里吗
一声宦官尖细的嗓音从大殿传出:
大王宣伍举觐见
大殿的门终于缓缓的打开了,对伍举来说这也是楚国复兴的希望之门打开了
不同于往日大殿里热闹的歌舞,今天的大殿里面只有年轻楚庄王高坐在王位上。
伍举走到大殿中间,跪拜行礼。
臣伍举拜见王上
楚庄王开口了:
爱卿啊,你我君臣许久不曾见面了吧,今天见本王所为何事啊?
伍举:微臣确实许久未见王上了,近日偶从民间听得一个趣闻,微臣觉得算是奇闻怪事了,想来王上无聊,便想说与王上听,算是给王上解闷吧。
楚庄王听后顿时来了精神,说到:
哦,是什么趣闻,快说来与本王听听
伍举咽了口水说到:
近日我大楚国不管是是茶坊酒肆的客商,还是田间地头农民,都在说我们楚国啊,有一只大鸟,巨大无比,羽毛光彩,十分的神气,他的窝在高数百丈的大树顶端,可就是一点这只大鸟就是从在只在自己窝里,也从不鸣鸟,不飞翔,却谁也不知此鸟是何鸟?
楚庄王:
哦,爱卿啊,那这只大鸟不飞翔,如何有食物可吃啊?
伍举:
大王有所不知,此鸟不同寻常 ,因为其体大且羽毛光彩,所以百鸟臣服,饥时自有鹰雕猛禽为其捕来鹿兔猪羊,吃饱时,则有小雀等为其舞蹈歌唱。
楚庄王听后沉默不语,但脸色变得冷峻起来,他开始有了王者的威严。
伍举心里忐忑不安,心想大王应该是明白我是在隐喻他了,冷汗直流,毕竟君王之怒,深不可测
君臣两人就这样沉默相对,良久,楚庄王站起身来挥手说到:
爱卿,本王看,此鸟三年不飞,飞将冲上九天云霄,三年不鸣,鸣将响彻天下
你退下吧
伍举心里明白了,大王并不是昏庸无能,而是以昏庸的外表好观察朝局
伍举眼里热泪盈眶说到:微臣告退
走出大殿之外,伍举看到天边那云彩化作的鲲鹏,正飞向九天云霄,飞向星辰大海
于是伍举回家喝茶吃饭,一连数月也是如此,因为他放心了,现在要给大王时间,大王开始行政还需要时间。
不过宫里传出来消息,楚王更加荒淫了。
另外一个老头苏从终于坐不住了,他要进谏,豁出去了,就算牺牲自己,也要骂醒楚庄王。
这个老头风风火火的闯入了楚王宫殿,他比伍举好,没有多等,很顺利的就见到了楚庄王。
君臣见面也不寒暄了,在象征性地完成君臣之礼后,看着苏从一幅不达目的不罢休像是要来干仗的样子,这样的人不好惹。
楚庄王开口问到:爱卿不知道本王命令,有敢于谏言的杀无赦吗?
老头苏从说到:牺牲我一个,能够让君王错误醒悟过来这是我之愿
楚庄王心里很是感动,原来大楚还有这样忠心为国的良臣。
眼见时机已经成熟,再继续装下去也没有意义了,这几年他伪装成不理政事的昏庸模样,就是为了好暗中观察楚国朝政,看看哪些是忠臣贤臣可用之才,哪些是乱臣奸臣,这三年楚庄王已经暗中作好了记录。
楚庄王这招是三十六计里的欲擒故纵,刚刚即位的时候楚国朝野对于楚庄王来说是很陌生,一来是刚刚即位统治根基也不稳,需要时间去稳固自己权利,二来也不清楚朝廷势力,所以故意摆出昏庸无能模样。
就是要那些奸臣乱臣好放心,继续大胆的搞钱,大胆的搞乱朝政。
等时机成熟之时,便将这伙人一网打尽。
时机已经成熟,该是这个大鸟一飞冲天的时候了。
楚庄王下令取消歌舞宴会,重新听政,昔日的歌舞宴会的大殿站满了楚国文武大臣,年轻的楚庄王开始发号施令。
第一项命令就是把这三年中祸乱朝政的几百奸臣乱臣诛杀,把有几百有才能的贤臣良臣换到了空出的位置上,至此楚国朝政一改之前奢靡腐败,风气为之一新。
楚国朝野开始又朝气蓬勃,楚庄王开始了自己的称霸之路。
《道德经》有言: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此中的治国道理年轻的楚庄王早以懂得,而且楚庄王的时代是比老子更早,同时老子也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许老子编著《道德经》时候也从楚庄王的谋略里得到了启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更多漫谈华夏文章请点击:漫谈华夏目录
推荐关注这篇文章的作者子夏记。子夏记一位青年作者。现在主要的作品是漫谈华夏系列,以通俗易懂的文风讲述悠悠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且该系列作品已经被全历史平台选为优质专栏作品。除了漫谈华夏系列之外,子夏记主要是写国际国内的热点事件,与各类书籍内容的解读。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编者简介:子夏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用文字带来温暖和力量的作者
后台回复入群,加入子夏记学习交流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