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专门科普出国移民知识的Mr海。
今天不科普移民了,因为我这两天看到一个视频,之后脑海里就一直循环播放着这些画面,回响着视频里的对话,心情感到非常沉重,有时候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还会为视频里这些人的遭遇流下眼泪。
这并不是我年纪大了,眼窝子浅了。但凡一个正常人,看到这样的事情也不能不为之动容。
齐齐哈尔,一座完全没有存在感的东北城市,这几天因为体育馆坍塌事件,上了热搜。
事情的前因后果我相信大家也在网上看了,我也就不重复了。
目前网上流传着一个受害者家长们聚集在医院,试图跟有关人员讲道理的视频。
这些家长们的孩子正在医院里抢救,他们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孩子是生是死,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面对的是有关人员的“关心”,只能在对孩子情况无比担忧的情况下,试图跟人家讲道理。
“医生是不是要把抢救孩子的过程跟我们随时沟通?没有一个沟通,现在已经明确第一个孩子没了,我着急了,我说你跟医生跟我们沟通一下,没人沟通……我求求你,孩子什么情况,你告诉我一声,哪怕是没了,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有一位孩子的父亲在医院的过道里这样说。
尽管自己的女儿生死未卜,但我们能看出这位父亲的情绪克制,他强调不想闹事,不想激化矛盾,他只是想知道自己女儿的生死,哪怕是人没了,他也要有个心理准备。
看到这样的克制我流泪了。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这位父亲是你,你的孩子遭遇了这样的横祸,现在正抢救室里不知生死,几个小时过去没人告诉你任何情况,你能保持这样的情绪克制吗?你会不会急疯了?
你会不会想和那些把珍珠岩放在楼顶的建筑商拼命?
你会不会想要把那些挡在你身前的人墙推开,抱着你的孩子痛哭一场,用你的体温和眼泪给这已经冰冷的躯体最后的温暖……
但很多时候,我们和这位父亲一样,不会去这么做。
我们需要克制,需要理智,需要“情绪稳定”。
生而为人,很多时候就是在不断退让和妥协,懦弱的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
所以我们的民族有很多苦难的诗句,是那么的压抑。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面对苦难,杜甫只能是“吞声哭”。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选择的是哭干眼泪,把希望寄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钱谦益一边跪在清兵的马蹄之下,一边对着桂花流泪。
克制,是我们民族的美德。克己复礼,是孔子的追求。
但作为人,我更愿意那位齐齐哈尔的父亲不要压抑情绪,因为你越是压抑,我们这些陌生人就越是泪流。
最后,愿逝者安息,愿肇事者伏法,以慰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