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以色列“双赢”,苦难的加沙人又输了



中东局势未来失控升级的概率
已经大大提高

跨越上千公里,超过5小时漫长而艰难的奔袭,最终化为夜空几个爆炸的亮点。当地时间4月13日晚,伊朗对以色列本土发动的无人机及导弹袭击,就这样结束了。双方各自宣称取得进攻或防御上的胜利,但都选择了克制态度,避免局势持续升级。
“昨晚的事件显然是相关方通过秘密渠道精心协调过的。”美国昆西研究所执行副总裁特里塔·帕西(Trita Parsi)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伊朗认为自己在没有升级战争的情况下恢复了对以色列本土的战略威慑,以色列则欣喜于“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从加沙移开”。
看起来,唯一的输家是在战火中挣扎半年之久的加沙民众。4月13日以来,西方国家纷纷重申对以色列的军事支持。在华盛顿,共和党议员要求拜登政府“不设条件地和以色列站在一起”,少有人关心加沙人道危机仍在继续。与此同时,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以色列非法定居者在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暴力活动正显著增加。
“2023年10月7日以来,美国政府一贯的政策是:不希望加沙地带的冲突扩散到整个中东地区。”贝鲁特巴勒斯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穆因·拉巴尼(Mouin Rabbani)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但现实是,只要加沙地带的冲突继续下去,持续的时间越长,地区局势升级和全面地区战争的风险就越大”。

4月14日,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上空的导弹轨迹。图/视觉中国
“事先剧透”的远程袭击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3日晚,伊朗西部邻近伊拉克的克尔曼沙赫省等地,约170架无人机在暗夜中悄然越过边境。它们主要是“见证者-136”型自杀式无人机,携带着带有炸药的战斗部,准备飞行超过1000公里接近以色列领空,然后撞向指定目标。
与此同时,在伊朗西部和南部的军事基地,导弹部队已经做好准备,约30枚巡航导弹和120枚弹道导弹将在无人机抵近以色列时发射。这次行动的代号是“真实承诺”。自4月1日以色列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伊朗领事馆发动空袭、造成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军官身亡以来,伊朗方面一直“承诺”要施加报复。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指出,伊朗采取了一种在俄乌冲突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战术:170架无人机和30枚巡航导弹的真正目的不是攻击,而是增加以色列防空火力网的压力,从而为“更高更快”的弹道导弹创造机会。

4月14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向以色列发射了导弹和无人机。图/澎湃影像
飞向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的无人机还负责掩盖导弹袭击的真实目标。当以色列720多个城镇拉响空袭警报时,弹道导弹正集中飞往赫尔蒙山的以色列军方情报基地和内盖夫沙漠中的内瓦蒂姆空军基地。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称,前者是4月1日空袭伊朗领事馆的情报中枢,后者则是当时以色列战斗机起飞的地方。
这次精心策划的突袭成效如何?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表示,有“数十架”无人机和弹道导弹成功突破了以色列的多层防御网络。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称,前述两座基地都被“严重摧毁瘫痪”。
另一边,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哈加里说,99%的伊朗无人机和导弹都被以色列及盟友拦截,确实有弹道导弹击中内瓦蒂姆空军基地,但只造成了“轻微的结构破坏”,甚至不影响该基地的正常飞机起降。此外,除一名7岁女童受伤外,本次袭击并无更多人员伤亡报告。
无论是“99%被拦截”还是“数十枚突破防御”,都没有达到俄乌战场上同类行动的攻击成效。“战争研究所”统计称,在防御俄罗斯的多样化空袭时,采用西方援助防空系统的乌克兰军方通常可以拦截75%以上的无人机和巡航导弹,但对弹道导弹的拦截成功率仅为约46%。
不过,伊以冲突和俄乌冲突的战场环境截然不同。伊朗和以色列并不接壤,空袭需要飞越伊拉克和约旦领空。贝鲁特巴勒斯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穆因·拉巴尼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当前,伊拉克和约旦政府都是伊朗和美国的重要间接沟通渠道。而伊朗政府称在袭击启动前72小时就已经“通知邻国”,这意味着本次军事行动虽有暮色掩盖,但其实“全程透明”。
毫不意外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美方官员的消息称,提前部署在东地中海地区的两艘美国海军“宙斯盾”导弹驱逐舰,13日晚拦截了数十架伊朗无人机和至少3枚弹道导弹。防空反导是该型驱逐舰的本职,而美国官员在11日已经明确告知以色列方面:伊朗会在12日或13日发动无人机及导弹袭击,规模是“100 多架无人机和数十枚导弹”。
其余伊朗无人机和导弹大多被美国、英国在中东的陆基防空力量和空军拦截。法国海军提供了雷达支持。参与拦截的还有阿拉伯国家。约旦政府称,为保护本国公民安全,该国军方击落了一些进入其领空的“飞行物体”。《以色列时报》指出,这些物体是数十架以耶路撒冷为目标的伊朗无人机。

4月14日,以色列内盖夫一处机场内停放的空军战斗机,专门执行拦截空袭任务。图/视觉中国
美国总统拜登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都对外宣称:这是美国及其盟友在中东的一次标志性军事胜利。但“战争研究所”警告,最远超过1700公里的航程确实极大削弱了伊朗导弹袭击的有效性,但即使在如此长距离且情报透明的对抗中,仍有伊朗导弹成功命中目标。如果多数伊朗导弹瞄准的目标不是军事基地而是城市,如果伊朗使用更难被拦截的高超音速导弹,“即使少量命中也将造成不成比例的损失”。
不过,美国官员们对此并不担心。一些情报机构官员对媒体表示,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所谓“有能力发动强度数十倍于此的袭击”并非虚言,美方认为伊朗至少有“数百枚导弹”和“数千架自杀式无人机”可以投入行动。但与此同时,美方认为,伊朗无意“孤注一掷”,更无意将美军纳入攻击目标。
“极度克制”下的循环升级
无论各方如何淡化影响,4月13日的空袭都是伊朗有史以来第一次从本国领土对以色列本土发动攻击。此前,双方虽处长期敌对状态,但从未对对方领土发动过公开袭击。
伊朗方面称,这一历史在4月1日被以色列军方终结,伊朗的袭击只是在以色列空袭伊朗领事馆后“行使自卫权”。一定程度上,攻击使领馆可以被视为攻击他国领土。伊朗国防部声明亦提及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民族实施种族灭绝行动”,称袭击体现出伊朗“对区域和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负责任态度”。
事实上,在伊朗的官方叙事中,以色列并非“第一次”对伊朗本土展开敌对行动。从2010年代开始,伊朗多次指责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在伊朗境内刺杀伊朗核科学家、用“恐怖手段”攻击核设施。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曾援引美国官员的话说,摩萨德资助了曾被美国列入恐怖组织的“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等激进团体,在伊朗实施斩首、爆炸等行动。另一边,以色列也认为,长期袭击以色列本土的黎巴嫩真主党乃至哈马斯都属于“伊朗代理人”。

4月14日,伊拉克巴格达,伊朗空袭以色列时,掉落空地上的导弹碎片。图/视觉中国
近年来,此类袭击事件愈演愈烈,且从“代理人战争”升级为军方直接下场。2023年1月,伊斯法罕等地的多家伊朗工厂和基础设施遭到不明无人机袭击,发生剧烈爆炸。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援引美方官员的消息称,袭击由以色列军方直接发动。《耶路撒冷邮报》亦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袭击“取得了巨大成功”。以色列国防军对此没有公开发表评论。
在更大的图景中,虽然国际媒体质疑美国和以色列共同策划了针对伊朗核设施的网络攻击,但涉及本土袭击时,疑似以色列军方或“代理人”发动的袭击频率,和美国、欧盟与伊朗关系的变化节奏并不一致。恰恰是在拜登政府上台、美伊开始重新接触之际,这种袭击的次数明显增加。
有分析认为,这反映出以色列自身的安全需求,以及不愿意看到伊朗和西方关系得到真正改善的利益取向。伊朗深知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政策的矛盾,因此往往对以色列的单方面行动“冷处理”。在此背景下,4月13日上午伊斯兰革命卫队扣押以色列商人持有的葡萄牙籍MSC Aries商船,被视为一种常规的“伊朗式回应”,而当晚发生的大规模袭击,则超出外界最初的预期。
为何伊朗还是走出了“公开袭击以色列本土”这一步?多位中东问题专家表示,首先,以色列军方从伊斯法罕爆炸事件等“匿名袭击”转为对伊朗领事馆的“公开空袭”,减少了伊朗在应对选项上的回旋余地。其次,从4月1日的以色列袭击到4月13日的伊朗报复,超过10天的时间足以让伊朗和西方世界“有效协调”,确保即使是更强烈的报复也不会导致双方在中东爆发全面战争。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4月15日承认,美国在过去一周和包括伊朗在内的相关各方进行了多次对话。米勒同时表示,美国“没有收到伊朗关于袭击以色列的具体细节的通知”。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东问题高级研究员叶兹德·萨伊格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去年10月以来,美国事实上一直放任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动,但美国也有两条底线:不将加沙人道危机升级为整个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不让美国面临直接卷入战争的风险。

4月14日,以色列南部,人们经过铁穹导弹防御系统的电池装置。图/视觉中国
穆因·拉巴尼近期和美方官员进行了多次交流,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有明显的迹象表明:美国得到了明确的信息,即伊朗将用直接但有限的方式对以色列的袭击作出报复,而美国需要做的是阻止以色列作出进一步升级的回应,从而避免全面战争”。
拉巴尼指出,这意味着美伊双方在袭击发生前都已经明确不希望局势升级。最终的袭击与其说是“开战”,不如说是一场让双方都付出高昂成本的心理宣传战:伊朗对内证明了自己的战略威慑力,对外让以色列人再次体会到战争逼近本土的压力。国际舆论的渲染,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心理影响。CNN的记者对着镜头说,自己“从未在特拉维夫上空看过这样的景象”。
白宫高级官员对媒体透露,袭击发生后,美国总统拜登第一时间在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通话中明确:美国政府不会参与针对伊朗袭击的任何军事反击,也不支持以色列采取军事报复手段。
在政策层面,拜登试图通过推动七国集团(G7)升级对伊朗的制裁,应付以色列方面“站在一起”的要求。美国国内政治议程,限制了拜登考虑其他选项。4月15日,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重申,拜登不会接受共和党人提出的“单独援助以色列法案”提议。
今年1月以来,民主党人一直试图将对以色列、乌克兰的援助打包在众议院通过,同时以援助法案为基础和共和党人就边境安全等“大选年”焦点议题展开博弈。共和党人则对援助乌克兰缺乏兴趣,更不希望拜登在11月的选举日前能在边境安全、对外援助问题上取得政绩。对伊朗来说,美国两党的分歧降低了本次袭击造成美伊直接对抗的风险。

4月1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的基里亚特军事总部召开战时内阁会议。图/视觉中国
一些专家还指出,近年来,伊朗面临严峻的国内安全挑战。除一系列社会危机外,2023年12月以来,萨拉菲派圣战组织在伊朗边境地区频繁发动恐怖袭击。
今年1月,“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分支”(IS-K)在伊朗东南部城市克尔曼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超过300人伤亡,系伊朗42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恐怖袭击。当月,伊朗军方越境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武装分子进行了导弹和无人机袭击。4月下旬,伊朗总统莱希还将访问巴基斯坦,重点讨论周边安全风险问题。在此背景下,伊朗也没有意愿深度卷入中东地区的冲突局势中。
让很多分析人士担忧的是,虽然多重因素阻止了本次袭击升级为中东地区的全面战争,但当以色列和伊朗的对抗从“代理人战争”一步步走到了“正规军公开袭击本土”,且这种对抗正在超出相关各方的控制范围,这意味着中东局势未来失控升级的概率已经大大提高。
“现在,以色列和伊朗都已经通过行动明确表明:他们无视对方的所谓‘红线’。” 昆西研究所执行副总裁特里塔·帕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地缘政治专家、葡萄牙前部长布鲁诺·马萨斯也写道,本轮袭击“改变了一切”,“我们不应抱有幻想,未来中东事态的发展将不再有和以前同样的‘护栏’。”
内塔尼亚胡的博弈术
4月15日夜,以色列战时内阁就伊朗袭击事件举行的第二轮会议结束。历经三个多小时的讨论后,有以色列官员对媒体透露,政府仍未做出是否采取军事措施回应的决定。一些激进派官员开始强调,以色列必须立刻行动,否则其能取得的“国际同情”将迅速下降。
不过,总理内塔尼亚胡尚未下定决心。表面上看,不立刻进行军事报复不符合内塔尼亚胡乃至整个以色列的“强硬”形象。以色列上一次遭到外国政府军对本土的大规模袭击,还是1991年1月17日,伊拉克萨达姆政府用“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主要城市,造成2名平民死亡。在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的要求下,以色列没有采取军事反击,但那只是为美国及其盟友策划已久的军事行动“打掩护”。一个月后的2月23日,海湾战争爆发。
而这一次,以色列没有立刻报复,另有原因。布鲁诺·马萨斯最近刚结束对以色列的访问,和该国诸多高级官员进行了对话。他发现,面对不断失去的国际支持,以色列高层正陷入深深的忧虑,拼命寻找重获西方认可的办法。内塔尼亚胡似乎通过扩大战争的方式,转移美国对以色列日益强烈的批评。“在伊朗发动袭击后,这个策略奏效了。”

4月1日,加沙地带中部阿克萨医院内的遇难者遗体。以色列军队当天空袭加沙地带中部导致多名外国人死亡。图/视觉中国
4月13日的袭击发生后,美国及欧洲国家第一时间表态将在军事上支持以色列。即使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大多也不支持伊朗如此行使“自卫权”。国际新闻的头条,不再是援助组织“世界中央厨房”(WCK)遭到的杀戮。4月1日,该组织的7名成员在以色列国防军对援助车队的无人机袭击中遇难。
这并非以色列军队在本轮加沙人道危机中第一次袭击人道工作者。联合国近东难民救济工程处(UNRWA)总专员拉扎里尼4月7日指出,过去半年的危机已经“打破了所有(历史)最高峰,造成儿童、援助人员、记者和医疗队死亡人数最多”。
但和此前的袭击不同的是,4月1日的遇难者中包括一位美国公民雅各布·弗利金格 (Jacob Flickinger)。雅各布的父亲约翰7日对外宣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已和他进行了交谈。约翰明确提出,美国政府必须在军事援助等关键问题上进一步施压,以“结束加沙地带的杀戮”。目前,以色列99%的武器进口来源于美国和德国,其中美国占60%以上。
英国天空电视台援引以色列政府高级官员的话说,雅各布的遇难“改变了一切”。为挽回局面,4月上旬以来,以色列政府首次回应了国际社会持续数月的呼吁,同意开放埃雷兹过境点和阿什杜德港口,以供国际机构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陪同美国大使视察了以军的“人道工作协调机构”。此外,以色列从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撤军。
与此同时,以色列也做了一些重新博取同情的试探。4月12日以来,以色列国防军以一名14岁的未成年非法定居者“失踪”和“被恐怖袭击杀害”为由,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领土展开地面行动。CNN称,数百名以色列非法定居者在巴勒斯坦境内焚烧房屋、汽车,对巴勒斯坦居民开枪。冲突已造成数十人伤亡。内塔尼亚胡发誓要“找到凶手”,但国际社会多指责以色列在西岸的非法定居和暴力行动。
帕西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只要加沙的人道危机还在继续,这些“插曲”就不足以让以色列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因此,对内塔尼亚胡来说,和伊朗的冲突才是他的“救命稻草”。半岛电视台指出,以色列将用“避免地区冲突扩大”和美国政府交易:如果美方希望以色列控制和伊朗的紧张局势、不让美国直接卷入战争,就必须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战略目标”。
关键在于,内塔尼亚胡想“交易”的东西是什么?专家指出,这包括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持续军事占领,对拉法发动地面进攻,美国不暂停对以色列的武器出口及援助,以及美国在关于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的投票中动用否决权。
本轮加沙危机爆发前,以色列对加沙持续进行人员、能源、物资、经济、人道援助通道的封锁管控,国际社会据此认定加沙的“被占领土”性质并未改变。危机升级后,美国及欧洲政策界提出多项“战后计划”,指出应当由国际社会共同确保加沙地带及巴勒斯坦领土处于开放状态,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真正复苏,同时也自然消除国内的极端主义隐患。3月31日,被西方认可的“技术官僚”穆斯塔法组建了巴勒斯坦新内阁。
但以色列政府的计划并不包括让加沙和国际社会重新取得联系。今年2月,内塔尼亚胡发布了关于加沙的“未来安排”,提议完全关闭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边境,让加沙彻底处于以色列的控制下。这个事实上“吞并巴勒斯坦领土”的计划遭到埃及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白宫亦明确反对。
但中东问题分析师塔哈尼·穆斯塔法警告说,在以色列有能力和美国达成“交易”的情况下,加沙的战后安排很可能是又一次“默认事实”,而非基于国际社会的设计。
以色列已经开始制造“事实”。以色列军方4月建成了从地中海延伸到以色列边境的“内扎里姆走廊”。这条6.5公里宽的通道将加沙北部和南部彻底隔绝。此外,以色列至今仍拒绝超过100万加沙民众返回北部家园生活。外界据此担忧,以色列可能将在北部重新建立非法定居点。
帕西说,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不受美国阻挠,内塔尼亚胡“可能通过维持而非冷却与伊朗的冲突——但不至于全面开战——来努力将4月13日的袭击变为加沙问题的转折点。但长期来看,只要伊朗政府不落入内塔尼亚胡的陷阱,以色列的这一目标就难以实现”。
不过,如果中东局势真的升级为以色列和伊朗的局部性持续冲突,美国最终仍可能被卷入。五角大楼发言人莱德4月15日表示:“正如(国防部长奥斯汀)公开和私下所说的,我们不希望看到局势升级,但我们显然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我们在该地区的部队,也将采取必要措施保卫以色列。”
发于2024.4.22总第113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伊朗报复以色列:“事先剧透”的千里奔袭
记者:曹然
编辑:徐方清
运营编辑:王琳
推荐阅读

万科,“优等生”也考砸了?

“孕妇被墙面脱落物砸伤,胎儿未保住”?最新通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