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钱,去哪了?



此时的洛阳正在上演另一幕虚华的故事。
洛水的桥南,皇家大道之东,有四夷馆和四个里坊,专门用于接待四方投降的王公贵族。南梁来的,安置在金陵馆,三年后赏赐归正里住宅;柔然来的,住在燕然馆,三年后赏赐归德里住宅;高丽来的,暂住抚桑馆,三年后赏赐慕化里住宅;西域来的,留居崦嵫馆,三年后赏赐慕义里住宅。

柔然新可汗郁久闾阿那瓌在内乱中战败和弟弟乙居伐投奔北魏。到达洛阳被安置在燕然馆。住了不久,得知其堂兄郁久闾婆罗门,率部众数万,攻击柔然王庭,郁久闾示发被打败逃亡东北的豆干汗国,豆干王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就把示发杀了。于是,两人请求北魏出兵送他们回草原。为此事,朝堂上争议不断,后来阿那瓌出一百斤黄金贿赂元叉,这个事才办成。元叉以小皇帝之名下令,征调各郡1.5万的军队、边境的怀朔镇再出两千精兵护送,随机招降柔然人,如果有人接,赏赐绸缎、车马,用国礼饯行,如果没人接,再回洛阳,费用由朝廷承担。
当时,一位小官上书说:“柔然长久以来,是帝国北方大患,而今内乱,这是天意。现在最佳的作法应当是安抚柔然边民,推行天朝恩德,让柔然人诚心来归。郁久闾阿那瓌来降,安抚就足够了,而如今,征调军队、出征大漠,去拯救我们世代的敌人,这不是上策。边镇将领只图一时的军功,不计后果。刀枪是凶器,非万不得已不能动用。何况,当下旱灾正盛,百姓惶恐,却派出大军远征,平定柔然的内乱,出师无名,怎会成功。朝中辅臣,只图声名,不考虑国家安危。我的地位低贱,没有资格参与国事。但作为帝国官员不能不为国家的命运担忧”。这封建言,位卑言轻,未被采纳。
柔然贵族已推举郁久闾婆罗门当了可汗。现在,北魏送阿那瓌回王庭,其实就是造成柔然新一轮的内斗,在拉仇恨。而且还派出使节通知郁久闾婆罗门迎接阿那瓌回归。而当时,北魏朝中内斗不断,被软禁的胡灵太后在寻机复辟,而南秦州(现甘肃成县)氐人叛乱。而南梁与北魏也再次燃起战火。

北魏的使节抵达柔然汗国交涉,可汗郁久闾婆罗门,态度强硬,并没有还位于阿那瓌的意向,并要求北魏使节用下国的礼仪晋见。使臣执节不拜,于是,郁久闾婆罗门答应派兵迎接阿那瓌。这之后,使臣返回怀朔镇,通报了情况,阿那瓌听的心惊肉跳,为了保命,请求返回洛阳。
西域方面,高车王伊匐率军攻击柔然,并大破柔然军。郁久闾婆罗门率十个部落逃往凉州向北魏投降,在柔然东部,其他部落相继派人前往洛阳,请求阿那瓌回国复位。得到消息的阿那瓌异常高兴,再次请求北魏出兵护送他回归。
此时,凉州刺史袁翻上书,他认为:自迁都洛阳以来,在西域,柔然与高车互相争伐,双方的首领都被对手残杀过。高车在嚈哒人的支持下重新崛起,这两方部落联盟,人口太多,部落内部也枝杈林立,势均力敌。自从柔然与高车交恶,北魏的边境多年未有战事。这是大利,现在柔然两位可汗相继投降,虽然这些蛮族不讲节操,性如禽兽,但是如若坐视不管,有损天朝的仁德,如果接受他们的请求,一直供养,又消耗天朝的国力,全部迁移中原,恐怕会有刘渊、石勒之患。有柔然存在,高车就不敢妄动,不敢窥视中原。如果柔然消失,高车做大,则可能对天朝造成危害。目前,柔然混乱,部落众多,分散四方,各自支持旧主,高车实力还不足以吞并柔然。当下,应当对柔然的两位可汗予以保护,把郁久闾阿那瓌安置在东部,把郁久闾婆罗门安置在西部,投降的柔然部落,分成两部,各属一方。在西部,修复西海故城,供婆罗门部居住。这里距西域高车部千余里,是东西交通的要塞,土地肥沃,宜于耕种,朝中派出将领率军队予以监视和保护,可让他们就地屯垦,节省天朝的供给。西海之北,靠近荒漠,野兽出没,可使两位可汗射猎补充,彼此之间,互相依靠,维持生计。一方面可以降低柔然汗国的衰亡程度,一方面可以阻止高车的扩张,这是长治久安的方式。如果郁久闾婆罗门可以集结流散的民众,复兴柔然则命他们向北迁移,越过流沙,成为高车的劲敌,西域方面可无顾虑,如果他心怀狡诈,反复无常,也不对天朝构成威胁。

这个建议得到朝臣的一致认可。这之后,柔然部落首领郁久闾俟匿伐,前往怀朔镇,请求派出援军,迎接郁久闾阿那瓌回归。北魏将其安置在怀朔镇以北的吐若奚泉(今乌兰察布盟)。把郁久闾婆罗门安置在西海郡(今额济纳旗)。命他们各自召集旧部。
北魏已如同一株枝繁叶盛的巨树,内部已被白蚁掏空,而表面依旧华丽无比,一但暴风雨来袭,必将轰然两折。
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4月,宋云一行到达乾陀罗国,这里的风光地貌与乌苌国相似,原本叫业波罗国,被嚈哒所灭并立敕勤为王,以经两代。
宋云听说乾陀罗国王是嚈哒人,生性凶暴,好杀伐,不信佛法,祭祀鬼神。国内的百姓则是婆罗门人为主体,均信佛。有这样个国王,很不服众。
乾陀罗国王靠自己的勇力与罽宾争夺土地,双方打了三年。乾陀罗国拥有战象700头,每头象可乘士兵10人,象背上的士兵持楂(大概是木制,带有利刃的武器)。象的鼻子上绑有刀,与对手作战相互攻杀。国王常年率领军队驻扎在边境。军队困倦劳顿,百姓怨声载道。
宋云是在边境的军营中找到这位国王,然后递交了国书。
在宋云看来,国王傲慢无礼,随手接过递上的国书,起身的动作都免了。
宋云心想,这位野蛮的国王,自以为中国太远,拿他无奈,任凭轻视。看了国书的国王对宋云说,你走了那么多国家,路途遥远历经千险万难,难道不辛苦吗?

宋云答,中国皇帝信奉大乘佛法,受命远求佛经,道路虽远,并不感疲劳。大王亲统三军,远在边境,寒暑不变,杀来打去,不辛苦吗?
国王回答说:你的这个问题让人感到很惭愧,不能降服小国,是本王无能呀。
宋云本以为国王无礼,不能以礼要求,面对面交流时,又觉得国王很有人情味。于是,把心中的不满说了出来。
宋云问:山有高低,水有深浅,人处天地间,自有尊卑。嚈哒王、乌苌王、一路那么多国王都下拜接受中国皇帝的诏书,大王你怎么不拜呢?
国王答:我若见到中国皇帝自然会拜,看国书坐着有什么错呢?世人得到父母的信也都坐着读,中国皇帝如同我的父母,我坐着读信,并没有什么过失呀。
宋云觉得也有道理,习俗不同,无法驳斥,也就此罢了。当时跋提国送了两头小狮子给乾陀罗王。国王很有兴致的带宋云等人观赏了狮子。这是宋云第一次见到狮子,觉得狮子威猛雄壮,与中国画里摇头摆尾的狮子大不一样。
与国王聊天后,宋云等人被安置在边境的一座小寺庙中,供给很少。这可能不是国王小气,而是这个国连年打仗,太穷了,以吃饱为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