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很少有人知道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谁,他叫曾联松,1936年考入中央大学,加入抗日救亡联合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活动,担任中央大学学生地下党支部书记。
一位民国期间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不可能不懂国学,而国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有《易学》和《经学》。
“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
曾联松先生选择了红色作为底色,因为红色在五行中配色为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就是那把焚毁旧制度建立新秩序的雄雄烈火。选择黄色作为星色,在五行中黄色代表了土,五行中居中,万物之源,第一次革命就是土地革命。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星代表了“工农学商兵”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 , 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所以是那颗最大最亮的星。
“金、木、水、火、土”这五星中起决定作用的那颗,天官书中叫太白星,百姓称为启明星,天文学者称为金星。
“雄鸡一唱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我们的文化一直在传承!

1995年10月,中日联合考古队在现今和田民丰境内的尼雅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当考古人员打开8号棺木时,在干尸肘部惊喜的发现一块色彩如新的织锦,蓝底上用五色织出星纹、云纹、孔雀、仙鹤、辟邪、猛虎等祥瑞禽兽纹路,上面清晰的绣着八个篆体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个故城有一个消失于大漠的历史名称:精绝国。
古代,男子射箭时,胳膊上要戴一块巴掌大的护膊,作用是防止弓弦反弹扫到胳膊,而进行一个保护,护膊材质多样,采用精美的织锦,则知身份之高。
在中国的史料中,“精绝国”仅寥寥数十字,出土的木简则弥补了史料的缺憾。
精绝国当时驻扎有屯田的汉军,戍守着“汉道”。这块“八字织锦”或许就是当年驻守此地的汉军将士的遗物,它的出现给人无限的遐想。
故事一:2014年7月,地点:前苏联国家消防员训练基地岩石城。我曾参加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举办的“代号哈救援”的国际救援比赛。
那是一个休息日,前一天和哈萨克斯坦紧急情况部的阿力克上校聊天,他告诉我,这里以前属于中国。我当然知道这块区域曾经属于大清的国土,哈萨克人定居的中玉兹。
我问阿力克上校,为什么?你有什么证据吗?
阿力克上校说,对历史感兴趣,读大学的时候书本上有。
当时,我想,多数国家的历史虽然有可能与我们教科书上的历史有出入,但基本符合事实。
阿力克上校接着说,沿着伊犁河向下游走,大约十公里处有一处岩画,上面有古代中国的佛和文字。
于是,我决定去现场验证“中国的佛和文字”。
那天,我沿着伊犁河向下游走了十公里,在脑海中我极力地回忆哈萨克民族的历史。
中亚大草原,还有一个称谓,就是哈萨克大草原,而哈萨克人就游牧在这片大草原上。
从语言、人种、分布上来说,中亚国家有很近的血脉,哈萨克本身就是一个多人种混血而形成的民族。
如果说形成哈萨克人的主体那一定有乌孙人。用一个历史名词来形容这个民族对中原汉民族的影响,那这个名词一定是“丝绸之路”。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张骞带领300人的外交使团前往伊犁河流域,与乌孙王昆莫同共商议联手打击匈奴的计划。并承诺,战后允许乌孙人回到故乡祁连山居住。这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但当时西域匈奴势力远远大于汉王朝的势力,乌孙王昆莫不敢贸然决定,但昆莫还是派人当向导送张骞的副使分别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于阗等地。
汉武帝元鼎二年,在西域活动四年无果的张骞返回长安,乌孙王的使臣与张骞同时到达长安。高大的宫殿、宽敞的马路,如织的人流使乌孙王的使臣看到了大汉王朝的实力。张骞虽然未能达成与乌孙合击匈奴的目的,但使中原人得到关于西域前所未有的知识,也使当时发达的汉文化传播到中亚。之后,中亚各国均遣使来中国,而大量的商人随同使官把中亚的物产带到了中国,而返回时又带走中原先进的技术与丝绸。从此中华文明通过驼铃传向中亚和欧洲。
大汉王朝与乌孙的联姻使民族感情更加紧密。第一个远嫁乌孙王的汉公主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据说这位公主是乐器琵琶的首创人。而千古名句“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正代表这位公主当时的心声。
而真正怒放在乌孙国的铿锵玫瑰则要算细君公主去世后,她的接班人楚公主,对东方美人情有独钟的乌孙王再次请求远嫁公主,而这个伟大的公主就是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她和她的侍女冯嫽,凭借自己的智慧也确实为汉王朝的三代帝王解忧排难,为汉朝在西域的实力扩张起了决定作用,所以才有了陈汤、甘延寿豪迈的陈词: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蒙古军队占领中亚后,这块土地上相继成为金帐、白帐、蓝帐汗国的封地。明景帝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月即别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下属的乌孙、康里、克烈、乃蛮、杜拉特、札拉亦儿等部落投奔东察合台汗国,正式取名为“哈萨克”。
16世纪末,各汗国的哈萨克部落全部归附到哈萨克汗国境内,从多部落按血缘划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玉兹的意为部分。
18世纪20年代,蒙古准噶尔部攻占了哈萨克汗国,占有了这块地域。哈萨克的英雄谱,多数都是与准噶尔蒙古葛尔丹作战而成名的。
18世纪50年代,康熙皇帝派清军出兵新疆平定了准噶尔叛乱,饱受战乱之苦的中玉兹阿布赉汗率部归附大清,大玉兹和小玉兹也随后上表臣服清朝。归附和臣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归附代表中玉兹所占的土地属于了清王朝,而臣服则不是。

在此之后,沙俄的枪炮声在哈萨克境内响起,哈萨克汗被废除,小玉兹和中玉兹先后被占领。沙俄将大量的俄罗斯人迁入到哈萨克草原,不断向中国境内蚕食。
沙俄的崛起,晚清的没落,国家意识的形成,让所属中国大清的大约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俄所拥有。
1864年10月,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由此从新疆割占了中国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泊南北的土地。按“人随地归”的原则,沙俄不许哈萨克人越境进入新疆,但仍有不屈的哈萨克人结伴进入新疆伊犁、博州、塔城形成了中国的哈萨克民族。
这个岩画刻在一处由于地震而塌落的巨石上,最大的一幅岩画刻在一块近15平方的岩石平面上,还有一些小的岩画刻在一些小的石块上。
最大的岩石面上,刻了三尊佛,中间那座,我个人认为是千手观音,两侧的两尊佛刻着释迦摩尼。岩石下刻有两种文字,应该是满文或藏文。
公元8世纪初,伊斯兰教就由突厥传入,但那个时代,哈萨克人信仰的是萨满教为主的本土宗教,之后契丹和蒙古鞑靼人相继入侵,契丹人信仰佛教,15世纪末成立的哈萨克汗国已广泛信仰了伊斯兰教。这些雕刻比例准确的佛图案是谁留下的?蒙元西征时,蒙古人信的是萨满教,而成吉思汗本人对宗教很包容,也提倡宗教自由,占领中亚的金帐汗国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自然信仰了伊斯兰教。
准噶尔蒙古信仰藏传佛教,也就是喇嘛教,游牧民族本身并不定居,所以不可能象中原的民族一样去修建一处固定的庙宇,只能把心中的信仰刻在石头上,嵌在内心去顶礼膜拜。
我只是个历史读物的爱好者,并不是一个考古学家。只能如此推断了。
天很热,我坐在岩石边苦思冥想了很久,没有结果。因为不远处的岩石上还有更古老的游牧岩画,还有一些,我看不明白的符号。

从岩画处归来,我去找了阿力克上校。
我问他,你们读大学时,老师是怎么讲这段历史。
阿力克上校说:老师是俄罗斯人,当时说:中国人很记仇,再过一百年,他们还是会提到领土问题,中国人并没有忘记那段关于领土的历史。
说完哈哈大笑。
我也笑,回答他,不是一百年,中国人子孙万代都不会忘记关于领土的历史问题。
故事二:队员告诉我,中国营地来了几位中国人。
进入营帐,七、八个时尚的男女青年坐在里面和队员聊天,这是哈国一个文艺团体的演员,其中有三人来自中国,
哈萨克人热情豪放,能歌善舞。逢宴必有歌舞,经常会请一些歌手来岩石城演出。
当他们下车到达营区,惊讶的发现,这里悬挂着中国国旗,非常高兴的来到中国营帐,科什肯拜、朱努扎克、爱苏露三人是在哈国打工,科什肯拜的家在哈密巴里坤,他来哈国有十年了,朱努扎克和爱苏露则来自伊犁新源县。与他们同来的另外几名哈萨克演员听不懂我们聊天的内容。
从言语的表情以及面相,很容易区分中国哈萨克和哈国的哈萨克。
接受汉文化的哈萨克与斯拉夫化的哈萨克,虽然操同一种语言,但从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上完全不同。中国哈萨克人脸上流出的是谦和,而斯拉夫化的哈萨克人脸上洋溢的是傲慢。
爱苏露是位24岁的女孩,她的名字是“跟月亮一样美丽”的意思,爱苏露很漂亮,像汉族姑娘。
我们问了很多国人共同关注的问题,比如,生活是否习惯,能挣多少钱什么的。爱苏露说,她到哈国的时间不长,这里由于与伊犁很近,气候一样,现在让她苦恼的是,她不会俄语。吃饭自己做,阿拉木图有中国餐厅,哈国的饮食她不习惯。在哈国她可以打三份工,这里的钱好赚。中国人在国外很勤奋。在国内,一般认为少数民族生活比较悠闲,而她们来到哈国发现这个国家都很悠闲,工作一小时,至少要喝两小时茶。但是在工作的那一小时,效率非常高,绝对不加班。
科什肯拜性格内向,所以他更多的在听我们聊天,后来,他还是忍不住和我们聊了起来,他说,每年会回国住一个月,一般是在春节的时候,在哈密市和巴里坤县都有住房,出租了,一年有八千元左右的租金。哈国生活成本不高,每月有200美元就能生活地很好。

朱努扎克曾是县里一所哈语中学的汉语老师,在社会主义中国长大的中国少数民族,虽然生活在国外,但对国家眷恋还是无以言表。见到营帐外的五星红旗时,他说很激动,眼泪都要流下来了。他告诉我们,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国家,崇拜英雄的民族是勇敢的民族,所以在哈萨克斯坦的城市、餐厅随处可见哈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图像,包括在岩石城,也随处可以看见英雄的大幅图像和照片,有些是历史人物,有些是现代人物。一些中国年轻人不知道怎么了,崇拜金钱和明星,这在哈国是让人想不通的事。所以,在哈国其实他们都在打两到三份工,但从不会给哈国人说,他们很少休息,努力工作、挣钱,回国后就可以投资家乡。
队员问,会唱《红旗飘飘》吗?三人异口同声地说,会呀!
那天晚上,结束了一天比赛的队员躺在床上,他们已没有劲去看演出。营帐外,功放发出的巨大摇滚音乐,让人无法入睡。
当月光斜照透过营帐的窗口时,摇滚乐戛然而止,一首歌曲清唱的响起:“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一张天下最美的脸,没有人不留恋你的容颜,你明亮的眼睛牵引着我,让我守在梦乡,眺望未来,当我离开家的时候,你满怀深情吹响号角,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故事三:那天晚上的告别宴会,萨特尔戈洛夫将军代表哈紧急情况部宴请各国领队。
我们的签证期限到了,不能参加第二天的闭幕式,虽然我们都想在异国的土地上,在《义勇军进行曲》中看到五星红旗升起。
我旁座的吉尔吉斯斯坦领队布泽伊涅普上校的女儿在新疆上大学,他每年也会来中国度假,而外貌和着装与走在乌鲁木齐大街上的中国小个头胖子没有什么区别,黑头发,黑眼瞳。
宴会休息时,我和塔吉克领队西凯力克准将走出大帐,站在一起聊天,西凯力克准将快六十了,让人感觉是一个睿智的长者,他说他的女儿在中国大连上大学,退休后会在中国生活,然后话题一转,问我,李上校,你是共产党员吗?我愣了一下,回答他说,是的,将军。
遥望着西边落日下血红的余晖,他说:我曾经也是共产党员!然后说,苏联解体了,我们的人民受美国人蛊惑!
看着西凯力克准将目光中流出的那种无法言语的无奈。我说,中国有句古话: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在中国,我们称苏联的解体叫颜色革命,一场虚伪的政治阴谋。
回国后,夜市上,我曾经的士兵们为我接风,我给他们讲在哈萨克斯坦的感受:我们是军人,穿着军装,但是从没有上过战场,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和平的时代。
我们中间唯一一个经历战争的是上士哈尔曼,哈萨克族,复员后,在华凌集团工作,曾作为驻海外员工在西亚国家工作了几年。
那一年,他在格鲁吉亚刚好遇到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五日战争。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刚刚拉开帷幕,格鲁吉亚政府军利用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时,突然对南奥塞梯发动了闪电战,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州,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一直要求独立。
战争刚刚打响,驻格鲁吉亚的中资机构的员工接到中国大使馆的电话,电话内容大致说,格鲁吉亚的内战,俄罗斯肯定会干预。请中资机构的员工大量地储备水和食物,尽量待在地下室,如果俄罗斯介入,可能会摧毁格鲁吉亚的网络和通信。如果战争打响8小时内,与大使馆联系不上,请人员集中向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撤退,中方与格鲁吉亚的邻国正在交涉接收中国公民。
那两天,哈尔曼说,听着苏-25飞机超低空飞行发出的渗人的啸叫声,爆炸声不断,格鲁吉亚的军队很快被打败,飞机起飞一架被俄军打掉一架。从哥里到第比利斯的公路上到处是被俄军击毁的坦克和军车,格军事机构的办公楼被导弹打的都是窟窿。
格鲁吉亚通往外界的桥梁基本被炸毁。在准备撤往土耳其的路上接到大使馆通知,不用撤离了,中方与俄方已达成协议,俄军保护中国公民的安全,中国公民的车队请树立起五星红旗。这是最安全的防弹衣。
哈尔曼说,他们看着冒着黑烟的俄军T-72坦克轰隆隆的开在哥里的街上,把格方的警车一台台压成照片。
哈尔曼说,不亲历战争,不知道和平的伟大,也不知道祖国的伟大。弱国无外交。
我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