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全名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坐落于中亚的心脏地带,国土辽阔,面积约44.7万平方公里,与中国的黑龙江省相当。行政上,该国被划分为12个州、1个直辖市以及1个自治共和国。
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复杂关系使得中亚五国与俄罗斯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独联体的成员国。
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中亚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外部干预持高度警惕态度。举个例子,自从1997年规划了中吉乌铁路以来,却因为俄罗斯的反对而一直搁浅。
提到以“斯坦”结尾的国家之一,就不能不提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后缀源自波斯语,意味着“家园”或“立足之地”,与“state”(国家)相似。而“乌兹别克”一词则源自乌兹别克语,意味着“自主统治”或“自我主宰”,隐含着“独立”的涵义。
尽管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自1991年独立以来仅有短短30多年的历史,但“乌兹别克”这个名字却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大宛国的存在。乌兹别克民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9至11世纪。14世纪中叶,埃米尔·帖木儿创建了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帖木儿帝国,这个帝国以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东至北印度,西至小亚细亚,南至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北至里海和咸海,领土辽阔,达到460万平方公里。
埃米尔·帖木儿被誉为乌兹别克斯坦的民族英雄,他的曾孙巴布尔于1526年建立了莫卧儿王朝。在明成祖时期,埃米尔·帖木儿曾计划进攻明朝,但在出征途中染上疟疾去世,避免了一场大战,否则中国的历史很可能会有所改写。埃米尔·帖木儿去世后,帖木儿帝国陷入动荡,逐渐衰落。16至18世纪,乌兹别克人建立了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
唐朝时期,贞观年间创设的安西都护府曾统治着广袤的地域,从天山山脉南部延伸至北部,一直延伸至葱岭以西直至波斯。如今,这片土地的大部分已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涵盖了如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大部分领土。到了12世纪初,辽国被新兴的金朝击败,于是契丹族的大首领耶律大石率领手下西逃,一路征服了当地的各个部落,建立了西辽国。
不过,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西辽国就灭亡了,于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大部分地区就被察合台汗国所统治。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的1394年,埃米尔·帖木儿向明朝上表,自称为“臣帖木儿”,从此帖木儿帝国成为了明朝的附庸。再往后,19世纪60至70年代,乌兹别克斯坦地区被沙俄统治,后来成为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直到1991年才宣布独立。
另一方面,欧亚大陆上的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的起源,竟然可以追溯到乌兹别克斯坦。张骞在西域游历时,经过了大宛(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他看到了那里的葡萄和葡萄酒,于是将这门技术带回了中原。除了葡萄和葡萄酒,他还带回了许多其他的蔬菜和水果,如石榴、核桃、大蒜、香菜、黄瓜、芝麻、胡椒和胡萝卜等等。
另外,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全球有197个国家,但只有44个是内陆国,而双重内陆国就只有两个。乌兹别克斯坦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双重内陆国就是自己是内陆国,而且周围的邻国也都是内陆国。想象一下吧,乌兹别克斯坦自己是内陆国,而与其接壤的邻国如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也都是内陆国。
乌兹别克斯坦,一片内陆国家,却骄傲地拥有着海军。这个事实让人惊讶,但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海军拥有超过20艘舰艇和2500名官兵。规模可谓相当可观。其使命原本是保护该国在咸海的利益,然而随着咸海水域的萎缩,任务似乎也随之消失。
如今,他们的主要任务竟然是捕捞鱼虾,因为平时实在是无事可做。回顾过去,上个世纪60年代,咸海的水域面积曾延伸至6.8万平方公里,而如今,却只剩下8000多平方公里。据称,咸海在2030年之前可能会完全消失。到那时,乌兹别克斯坦的海军将陷入何种境地,这无疑是个令人尴尬的问题。
费尔干纳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交汇处。虽然它仅占中亚总面积的5%,但却孕育了整个地区20%的人口。这个盆地因前苏联的“掺沙子”政策而边界错综复杂,飞地众多,被誉为全球飞地密度最高的地区。盆地西部的入口归塔吉克斯坦管辖,这给想去首都塔什干的乌兹别克人增加了一道难题——必须翻越群山。
而盆地核心地带则完全掌握在乌兹别克斯坦手中,几个主要城市坐落在这片土地上。至于盆地的边缘,那就归吉尔吉斯斯坦所有了,这些地方多是高山地带,掌控着盆地的水源。这种布局让人感觉如同天衣无缝,尽管入口不在自己手中,但盆地核心却完全受控;而占据高地的吉尔吉斯斯坦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盆地内的富饶土地无可奈何。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人口已经达到了3546万,比我国的黑龙江省稍多一些。这个国家包含了134个不同的民族,其中主体民族是乌兹别克族,占了80%的比重,信仰伊斯兰教;其次是俄罗斯族,占了5.5%,信奉东正教。
官方语言是乌兹别克语,但俄语也被广泛使用。有趣的是,我们国家也有乌孜别克族,人数约为1.3万,与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有着同样的血脉。
乌兹别克斯坦被戏称为“白金之国”,这里的“白金”并非指那珍贵的贵金属,而是指那洁白的棉花。这个国家以棉花而著称,其产量在全球排名第六,棉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与黄金、黑金(石油)和蓝金(天然气)并称“四金”。黄金储量位居世界第四,开采量排名第七,而天然气开采量则排名第十一。
作为全球第三大丝绸制品生产国,乌兹别克斯坦在这一领域的地位仅次于中国和印度。近年来,该国的蚕丝养殖和丝绸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仅2020年丝绸产品的出口额就达到了7650万美元。
然而,尽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2020年,其人均GDP仅为1775美元,不到哈萨克斯坦的五分之一。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0人类发展报告》,该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106位(中国大陆排名第85位)。而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发布的《2022年全球幸福报告》,乌兹别克斯坦的幸福指数排名第53位(中国大陆排名第7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