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之旅,说几句大实话,难以置信1100万人口的古巴发展成这样了


作为中国公民,准备踏上前往古巴的旅程时,你无需被繁琐的签证程序所困扰,而只需去办理一张被称作旅游卡的特殊证件。这张卡呈现淡绿色,有两份副本。一旦你抵达古巴,只需携带着这张旅游卡、填写好的申报单(在飞机上发放),以及你的护照,就能轻松通过古巴的边检,正式踏入这片令人向往的国度。这张旅游卡是用于个人旅游的,限制了单次入境,最长停留时间为30天,有效期也仅为30天,通常的办理时间大约在3至7个工作日之间。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一个主岛和周围16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为10.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130万。首都哈瓦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哈瓦那被划分为旧城区和新城区两个部分。旧城区充满了古典和优雅的建筑,街道两旁高耸着历史悠久的建筑,仿佛让人穿越回过去;而新城区则展现了现代化的风貌。尽管哈瓦那市仅占地721平方公里,但却有214万人口,是古巴最大的城市之一。

古巴自哥伦布时代以来,历经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统治,尤其是西班牙,长达350年之久,对古巴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巴拥有6000公里的蜿蜒海岸线和众多良好的港口,地形多样,中部和东部多山,西部则以丘陵为主。在古巴的城市道路上,橘子树和椰子树随处可见,环境卫生和绿化保护也相当不错。
古巴是一个让人无法将相机放下的国家,尤其是哈瓦那。许多人来过这里,留下了各种不同的印象:有些人深爱着这座城市,仿佛中了魔一般;而有些人却能列举出许多讨厌它的理由。

在来到古巴之前,我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仅限于一些标签:社会主义国家、类似30年前的中国、“西半球的朝鲜”……然而,仅仅在抵达的第二天,我就发现自己完全被深深吸引:我的眼睛无法从这片土地上移开,相机也无法离手,而在加勒比音乐的节奏中,我的情绪持续高涨,疲劳不知不觉中消散,被兴奋所取代。
走出我居住的公寓大门,踏上狭窄的街道,我看到的画面完全不同于我曾经经历过的任何地方:哈瓦那是西班牙建筑与革命建筑的融合体,城市的建筑物饱受加勒比海潮湿气候的侵蚀,石头和木门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这种未经修饰的朴实,正是哈瓦那成为了“被时间遗忘的城市”的原因。

在古巴的街头漫步,你会被那些老爷车所吸引,这是这个国家的独特景观之一。与其他国家不同,古巴的老爷车并非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里,而是活生生地穿梭在街头,带着一股因燃烧不充分而浓烈的汽油味。
受经济封锁的影响,古巴的车辆再也没有更新换代的机会。然而,在古巴人“自力更生修修再修”的努力下,那些年代久远的老爷车竟然神奇地存活了下来。如今,在古巴的大街小巷,你所见到的老爷车大多产自上个世纪50年代,数量约有7万多辆。它们经常被涂成各种鲜艳的颜色,司机们也时常擦拭得闪闪发光。这些老爷车已经成为了古巴人不可多得的摇钱树。

古巴不仅以建筑和老爷车为特色,还有其他一些不容错过的景观,比如那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古巴人拥有着令亚洲人羡慕的身材:丰满而笔直的大腿。特别是学生们,穿着学校提供的校服,给人一种青春的感觉。说到校服,就不能忽略古巴的教育制度。自1959年起,古巴一直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免费,学生的教材、校服和餐食都有保障。尽管古巴并不富裕,但在教育上的投入却非常大,占GDP的6.3%。全民识字率更是高达99.9%。

那么,现在的古巴人真的很贫穷吗?我只能说:大多数是,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在现今的古巴,普通员工的收入仅有20-40CUC,折合不到250元人民币,即便医生和警察算是高收入人群,也只有约1000元人民币。物质上,古巴的居民需要凭借各种票证在国营商店排队购物,但这种物资匮乏并不代表“饥饿”,只能说“不太富裕”,至少吃饱是没问题的。

另一方面,古巴的平均寿命高达78.3岁,识字率高达99%,这使得古巴在人类发展指数上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在这个国家,教育和医疗是最不必担心的问题。古巴人从出生起就有自己的社区医生,从看病到拿药,甚至到住院、手术和术后护理,全部都是免费的。
如今,古巴通过旅游业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尽管普通就业者的工资依然有限,但从事旅游业的民宿店主、出租车司机和餐厅经营者们的生活已经摆脱了土比索的束缚。他们手里有大把游客支付的红比索,甚至可以和游客一样在当地高级餐厅用餐。

在古巴,存在着两种货币:可兑换比索(CUC)和古巴比索(CUP)。可兑换比索,也称为红比索,主要面向游客。几乎所有的旅游消费都是以这种货币结算,包括餐饮、交通和购买纪念品等。1CUC的价值约等同于1美元,但一旦离开古巴,它就失去了兑换价值。如果你没有CUC,有些地方也允许使用欧元替代,但是汇率常常让游客措手不及。
相比之下,古巴比索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货币。物价极为便宜,1CUC可以兑换24到25CUP。

对于那些想要探索古巴生活的游客来说,了解这两种货币的使用方式和它们之间的差异至关重要。举个例子,你可能会在当地的一家冰淇淋店看到一份冰淇淋的价格标注为1CUC或者3CUP。在很多小店里,商品价格都同时以CUC和CUP标出,而对于精明的游客来说,使用CUP可能会更加划算。不过,由于CUP的使用范围相对有限,因此大多数游客可能只会兑换少量CUP以备不时之需。
在古巴,几乎所有的交易都是使用CUC(可兑换比索)进行的,这种货币的价值大约相当于6.5人民币,成为了游客在古巴生活中的“通行证”。

要真正领略古巴的魅力,就必须谈及各种消费。从城市间的拼车,大约需要30-40CUC,相当于人民币约190-250元,到城市内的椰壳出租车,费用根据距离的不同一般在4-10CUC之间波动。在Airbnb上预订的住宿价格也是各式各样的,无论是装修精美的独栋房间还是带有独立卫浴的家庭式住所,价格都在250人民币到700人民币之间不等,而哈瓦那的价格通常会更贵一些,其他城市则相对便宜一些。
在古巴,无论是普通餐厅还是高端餐厅,一顿晚餐的消费大约在10-40CUC之间。而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一瓶500ml的瓶装水售价为1CUC,而1.5L的瓶装水则稍贵一些,售价为1.5CUC。古巴本土的碳酸饮料和小包装薯片的价格也都在1-1.5CUC之间。

对于喜欢购物的游客来说,在古巴机场的免税店里,单包饼干的价格为3CUC,而那些想要购买地道的古巴朗姆酒或各种雪茄的人,则需要准备5CUC到21CUC不等的价格。
在古巴,小费文化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盛行。对于已经包含清洁费的民宿预订,游客只需保持住所整洁即可,无需额外给小费。在餐厅用餐时,也需留意账单是否已包含服务费,通常情况下,稍有档次的餐厅会直接收取10%的服务费,因此无需游客再额外支付小费。而在街边搭乘出租车或拼车时,只需事先商定价格,结束后按约定支付即可。

在古巴,上网的地点非常有限,你必须有一张WIFI CARD才能上网。古巴既没有即连即用的移动WIFI,也没有可以直接上网的电话卡。
普通手机不能联网,必须找到有WIFI覆盖的地方才能上网。这些WIFI热点由古巴电信公司统一设置,所以要上网就得找到WIFI覆盖的地区。在繁华的广场上,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国游客,都会沉浸在手机世界中,如果你看到这种情景,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有WIFI信号。

古巴人喜欢吃油炸和烤制的食物,但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他们不太喜欢辣椒。他们通常以大米和面包为主食,而猪肉、羊肉以及各种海鲜则是餐桌上的主角。古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种植着大量的热带水果,比如菠萝、芒果和柑橘。
古巴的自来水不适合直接饮用,因为大部分水源来自水库,水质中的碱含量较高。所以,去古巴的朋友最好选择矿泉水作为日常饮用水。古巴是全球最大的蔗糖生产国之一,全岛都是蔗田,蔗糖是古巴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也是其经济的支柱之一。

古巴因其闻名的雪茄而闻名于世,目前有约35种不同的雪茄品种。古巴的雪茄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的。
生活在古巴可能会让现代人感到有些单调,因为那里的街头几乎没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超市也不多见,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依赖国营的小卖部。
在古巴,人们对待穿着的态度保守而又不失个性。有些人喜欢穿传统的西装,而其他人则更喜欢穿着休闲服装,追求舒适自在。

古巴人对日期和数字有着独特的看法,特别是对星期五和数字13,他们认为这两个符号不吉利,甚至可能会带来厄运。因此,在这些日子里,他们更倾向于待在家里休息,而不是外出寻找乐趣。
由于历史原因,西班牙语是古巴的官方语言,英语并不广泛使用,能够流利使用英语的人在古巴并不多见。因此,计划前往古巴的朋友们最好准备一些基本的西班牙语会话,或者下载一个可靠的翻译软件。
古巴的气候非常宜人,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12月至1月气候凉爽,降雨适中,是前往古巴的最佳时节。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