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之旅,1000元能花几天,带你看看最‬真实‬的‬朝鲜


在朝鲜,对于那些月薪只有700块钱的当地人来说,1000元能维持多久呢?这个答案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朝鲜的物价标准分为两套,对于本地居民来说,生活基本上是免费的,但对外国游客来说,情况完全不同。
比如,一瓶矿泉水2块钱,一碗冷面25块钱,一桶泡面6块钱,牛肉一斤40块钱,苹果5元一个,香蕉5元一根。而住普通酒店的费用是每天200元,女士化妆品bb霜35元一瓶。
按照这样的消费标准,1000元在朝鲜只能维持生活三天。

朝鲜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沧桑感的国家,吸引着无数人想要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我也是其中之一,受到朋友的影响,对朝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还记得朋友从朝鲜旅游回来时,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反馈:
“朝鲜的街道非常干净,人民的幸福指数很高。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感受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氛围。去了那里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最重要的是,朝鲜对中国游客非常热情。去了之后或许不能说‘不虚此行’,但一定会有别样的收获。”

这番话虽然是无心之言,但却在我心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尽管我对朝鲜的了解还停留在中学课本上,但听了同事的描述后,我很想亲眼见证一下我父母年轻时的生活环境。
终于在2019年,我实现了去朝鲜的小目标,报名参加了为期4天3夜的旅行团。

整个旅途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不过朝鲜的物价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便宜。但就在准备离开的时候,我心中却涌起了一丝不舍,仿佛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
接下来,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2019年在朝鲜的旅程了。

去朝鲜旅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乘飞机,另一种是乘火车。父母选择了坐火车,这样可以欣赏到传说中的鸭绿江,还能参观那座“历史烙印”的鸭绿江大桥。
我们提前一天到达了边境城市丹东,在那里欣赏了雄伟的鸭绿江大桥和迷人的丹东夜景。第二天一早,我们便乘坐了去平壤的火车。
当列车缓缓行驶起来,我的朝鲜之旅也正式开始了。

当火车悄然驶过鸭绿江大桥时,我不由自主地朝窗外张望,只见对岸的断桥上挤满了游客,我不禁猜测,他们是来丹东游玩的,还是像我们一样提前一天抵达丹东,准备第二天踏上朝鲜之旅。
那断桥的尽头,矗立着几根光秃秃的桥墩,仿佛是当年战火留下的印记;回头再望丹东,高楼大厦显得格外雄伟。
越过鸭绿江,我瞥见岸边一个废弃的游乐场,这一幕让我确信我们已经进入了朝鲜的境地,顿时心头涌起一股小小的激动,终于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

在新义州火车站稍作停留后,火车再次启程,窗外呈现出了朝鲜的农村景象。
一条泥土路上长着几棵参天大树,一位农民赶着牛车,后面跟着一群骑自行车的农民,大家嘻嘻哈哈,车轮扬起一阵阵尘埃。
不远处的田野上,农民们排成一排插秧苗,田边的木质电线杆沿着弧线向远方延伸……

这景象似曾相识,勾起了父辈们的回忆,车厢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纷纷分享年轻时的趣事,摄影师们更是迫不及待地按下了快门。
朝鲜的农村生活朴素平和,可以看出他们仍在沿用最原始的耕种方式,用牛耕田、用镰刀割稻,田间不施农药化肥,都依赖自家的有机肥料。
因此,朝鲜的农作产量并不高,一亩地只能收获300-500斤,但所产出的都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实际上,朝鲜的农村早已具备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如缺乏燃料、资金和技术,才不得不重新回归到了原始的耕作方式。
刚踏出平壤火车站,我被眼前景象震撼了:朝鲜并非我想象中的那般落后。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道路整洁干净,几乎找不到一片垃圾或落叶。
原来,平壤的街道都是由居民自行打扫的。每天早晨,人们醒来就会迫不及待地打开家门,开始清扫街道。此外,社区定期组织义务劳动,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再加上他们的普及教育程度很高,所以很少看到人们在马路上随意丢弃垃圾。
在平壤的街头,几乎找不到大型超市,只有一些类似书报亭的小商店。导游告诉我们,这些小店通常是居民兑换粮票、油票和布票的地方。
另外,如果来自农村地区的朝鲜人没有介绍信,是无法进入城市平壤的。

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朝鲜的薪水不是很高,一般每月只有700块左右,所以大多数人每月能拿到的钱在300到1000元左右。
在朝鲜,收入高的职业包括医生、研发人员和教师等,当然,导游和服务员也挺赚钱的。
但这些工作通常要求一些条件,比如说会说外语、长相还得好看,还得有个好学历,所以对普通人来说有点难。

除了工资外,每个月朝鲜还会发放些油票、米票、公交票之类的基本生活物资,所以说朝鲜人并不全靠工资过日子。
再加上,朝鲜还有三大免费政策: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而且工厂还有提供免费托儿所和浴室服务之类的,所以尽管工资不高,但生活还是蛮过得去的。

朝鲜人非常懂得感恩,因为历史上两国军队曾经一起战斗,浴血奋战,保卫国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种情感深深地根植在他们的心中。
因此,每当有中国游客来到他们的国家,他们总是用心款待我们,竭尽所能地提供最优质的食材。
例如,我们在外国人饭店品尝的美味米饭,在朝鲜许多普通老百姓是很少有机会尝到的。
当然,对那些对朝鲜不友好的国家,他们也会保持警惕。

由于不必为生活烦恼,他们的性格也变得从容不迫,与在繁忙的大城市中奔波的我们形成鲜明对比。他们早上去上班,下班后主要是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回家。
即使在乘车时,大家也都是安静有序地排队等候。等车的过程中,年轻人喜欢坐下来看书,而年长一些的人则喜欢到报亭看看报纸。

朝鲜的生活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因此他们并不像我们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会看到很多摊位,而在朝鲜几乎是找不到的。
有一次我问导游,对于他们来说,幸福是什么定义?她回答说,能够为丈夫做饭,照顾孩子,这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在朝鲜,街上很少有汽车行驶。只有那些做出特殊贡献的人才有机会获得私家车,而大多数人却不具备这样的机会。因此,朝鲜人通常只能从三种出行方式中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自行车。

朝鲜的地铁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这条地铁是苏联和中国共同援建的,最深处竟然在地面以下200米。它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充当避难所。目前,朝鲜的地铁仍然是世界上最深的地铁之一。
朝鲜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因此像大米、面粉、食用油、肉类等生活必需品都是凭票供应的,甚至啤酒也需要用票购买。因此,朝鲜的消费场所相对较少。

在朝鲜,存在两种物价标准:一种适用于本地人,另一种适用于外国游客。为了更好地区分,两者消费的商店也不同。游客只能前往专门的涉外商店购物,而当地人消费的商店则对留学生、长期在朝鲜生活或做生意的外国人开放。
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朝鲜的物价并不低廉。在朝鲜,一天的花费包括吃饭、喝水和住宿,至少需要两三百元,即使有1000块,也只能勉强维持三天的生活。

朝鲜的消费水平如此,但每个人带多少钱、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个人。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国情,尽管朝鲜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依然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水平,但他们的三大免费政策也是人所共知的。朝鲜人民对物质并不苛求,只要能够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他们就感到幸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