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之旅,说下真实感受,带你看看挪威是怎么样的?


挪威,那片坐落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的土地,算是北欧五国的一员,紧靠着丹麦、瑞典、芬兰、冰岛。这个国家地域广阔,总面积有38.5万平方公里,行政上分成10个郡和1个市。到2021年为止,挪威的人口约有539.9万,其中大部分是挪威人,大概占了94%,而原住民萨米人只有约3万。挪威的地理面积大致跟中国的云南省相当,但人口却只有云南省的八分之一。

挪威人多是维京人的后代,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常常有着金发碧眼的特征。他们说的官方语言是挪威语,跟丹麦语和瑞典语关系密切,能说这三种语言的人基本上可以互相交流。挪威这个名字大约是在9世纪左右开始出现的,来源于"Nolreweg"这个词,意思是“通向北方之路”或者“北方航道”。

挪威采取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被看作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但实际上他的权力只是象征性的,真正的领导者是首相。9世纪末,金发王哈拉尔德开始了统一挪威的任务,成为挪威的第一位统一国王。
直到1397年,挪威和丹麦、瑞典联合组成了“卡尔马联盟”,而这个联盟的头号人物是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但到了19世纪初,瑞典参与了由英国主导的反法同盟,而丹麦则跟法国联合,这导致挪威作为丹麦的附庸国也被卷入了战争。
拿破仑战争以法国失败告终,站错队的丹麦受到了惩罚,挪威被丹麦割让给了瑞典。直到1905年,挪威举行了全民公决,解除了与瑞典的联盟关系,邀请了丹麦王子卡尔·达茨基成为挪威国王,改称哈康七世国王。现任国王哈拉尔五世是哈康七世的后代。由于哈拉尔五世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后代,他也有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挪威是一个横跨多个洲的国家。尽管它的主体领土在欧洲,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这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最北的国家之一。此外,挪威在南极洲也有一些领土,包括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布韦岛、彼得一世岛和毛德皇后地。其中,彼得一世岛和毛德皇后地受《南极条约》冻结主权的规定,而布韦岛则位于南纬60度以北,不受南极条约的限制。
因此,挪威可以被视为一个横跨多个洲的国家。布韦岛的面积仅有49平方公里,占挪威总领土面积的0.01%。从斯瓦尔巴群岛的最北端到布韦岛的最南端,挪威横跨了136度的纬度,是世界上纬度跨度最广的国家之一。

很久以前,挪威人首次发现了斯瓦尔巴群岛,可能是在十二世纪的某个角落。但真正给这片土地冠上“斯瓦尔巴”之名的,却是远在1596年的一位勇敢的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这个名字似乎为这片冰冷海岸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20世纪初,欧洲各国纷纷开始对斯瓦尔巴群岛的自然资源进行探索,并提出了对该地区的主权要求,引发了一系列的谈判和妥协。最终,在1920年2月,代表着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十八个国家的代表们在巴黎举行了《斯瓦尔巴条约》的签署仪式。
这份条约确认了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及其附属的完全统治权,允许所有缔约国的公民以及挪威人自由进出该地,从事各种活动,包括生活、旅行、狩猎、贸易和科学考察。

1925年7月,中国与苏联、德国、西班牙、芬兰等三十三个国家一同加入了《斯瓦尔巴条约》的行列,这使得地理上与北极没有直接联系的中国也在北极地区有了一席之地。2004年,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立了黄河站,这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也是北极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根据条约的规定,中国公民可以自由进出斯瓦尔巴群岛,无需签证。然而,由于该地区处于北极圈内,气候寒冷,常住人口不到3000人。

两个世纪前,哈默菲斯特就自称为“世界最北城市”,并以一系列标志性建筑物如“最北标志”、“最北酒店”等来确立自己的地位。然而,实际上,世界上最北的城市是斯瓦尔巴的首府——朗伊尔城,而哈默菲斯特则位于其北方800多公里的地方。

全球种子库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库,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20万份种子样本,覆盖了全球95%的植物种子。这个种子库的建立旨在防止全球性灾难发生时人类永久失去某些植物基因,并保护农业作物的多样性。因此,它被寄予了“人类最后的希望”的美誉,并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大力支持,也被戏称为全球农业的“诺亚方舟”。

挪威,一个被大片海岸线环绕的国家,边界长达2.1万公里,在全球排名第八,比美国的海岸线还要长,与澳大利亚相当。挪威的海岸线蜿蜒多变,布满了众多海湾,被称为“海湾之国”。

对挪威的萨米人而言,这些海湾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他们心灵与情感的象征。站在海湾旁,人们不仅被景色所吸引,还能深刻感受内心的共鸣。
这些海湾被《国家地理旅游者杂志》赞誉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旅游胜地和最迷人的地方,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进《世界遗产名录》。在这众多的海湾中,有四个特别著名的:松恩海湾、哈当格尔海湾、吕瑟海湾和盖朗厄尔海湾。

挪威以其众多的岛屿而闻名,数量超过15万,因此有“万岛之国”的美誉。挪威的岛屿数量仅次于芬兰,在全球排名第二。
1965年,披头士乐队创作了一首名为《挪威的森林》的歌曲。歌词简单易懂,描绘了一段怀旧的故事。但实际上,“挪威的森林”并非这首歌的原名,最初被取名为“Knowing She Would”。
然而,唱片公司认为这样的歌词不太合适,于是约翰·列侬玩起了音韵游戏,将其改为“Norwegian Wood”。村上春树,一位热衷于披头士音乐的作家,于1987年在听完约翰·列侬等人演唱的《挪威的森林》后创作了同名小说。2010年,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挪威的森林》在日本上映。因此,《挪威的森林》这首歌、小说以及电影与挪威的实际森林毫无关系。

挪威在冬奥会上的出色表现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他们连续九次摘得总奖牌榜的桂冠,这可谓是一项惊人的成就。这种辉煌的背后,要感谢挪威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在挪威,冰雪项目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全民热情,就像在中国,乒乓球一样受到广泛的喜爱。
滑雪已经融入到挪威及其他北欧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有些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开始学习滑雪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挪威人也热衷于户外活动,这种对冬季户外运动的热爱是他们真实情感的体现。尽管挪威只有500万人口,但注册滑雪运动员接近3000人,而中国拥有14亿人口,但注册运动员不到300人,这个数字之间的差距简直是天差地别。

挪威的经济结构虽然不太多样化,但却非常独特。海上油气、航运、海洋工程、渔业和水产养殖、通信等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挪威在船舶生产方面拥有着超过150年的历史,尤其在特种船舶和深海船舶的制造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挪威的船舶设备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的9%。此外,挪威还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世界第二大铝和铝合金产品出口国,以及世界最大的三文鱼养殖生产国。

作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认定的32个发达国家之一,挪威的人均GDP在2021年达到了8.9万美元,排名世界第四。挪威是典型的北欧模式国家,即拥有高收入、高福利和高税收。然而,挪威也是全球物价最高的国家之一。在这里,公民享受着免费的教育和医疗等福利,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费用也是极其昂贵的。

挪威在各项指标上都表现优异。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挪威连续11年(2009年至2019年)名列榜首。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挪威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17位,远超中国大陆的28位。而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发布的《2022年全球幸福报告》,挪威的幸福指数排名第8位,遥遥领先中国大陆的第72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