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一附院多名医生涉学术不端被通报:包括原副院长,有医生称已提交申诉!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布消息,一批涉及多所高校的学术不端案件被披露,并公布了处理结果。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刘志奎、刘青光、涂康生、杨楠四位医生的论文因涉嫌学术不端问题受到调查。

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这四人均为西安交大一附院相关科室的医生,其中刘青光曾担任该院副院长。通报显示,刘志奎、刘青光、涂康生三人的学术论文存在抄袭剽窃、图片不当操纵、图片使用混乱等问题,因此被撤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追回已拨资金。他们分别被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3年、2年、2年,并受到通报批评。而杨楠则因论文中存在与他人论文图片重复等图片使用混乱问题,被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2年,并受到通报批评。
西安交大一附院官网资料显示,刘志奎和刘青光为肝胆外科医生,刘青光还是主任医师,其研究方向与专长包括肝脏肿瘤及复杂胆道疾病、胰腺疾病、门脉高压症等的外科治疗。刘青光已于去年7月26日被免去副院长职务。涂康生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肝胆外科教授,他曾在去年12月作为评审专家参与2022级研究生开题报告。杨楠是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与专长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肝衰竭的诊治。

4月16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刘青光,他表示已向上级部门提交了书面说明。至于医院是否会对涉事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需要咨询院方。记者随后联系到通报中的涂康生,他表示不认可此次通报,并已提交申诉材料。
记者还致电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办公室和纪检监察室,询问是否会对此次通报的相关人员进一步处理。接电人员表示工作人员正在开会,结束后将予以回复。截至发稿时,记者尚未收到回应。

此次学术不端案件的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的诚信和声誉,也影响了科学研究的质量和发展。类似的案例在国内外并不罕见。
例如,某知名高校的一名教授被指控在多篇论文中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最终被学校解聘并受到学术界的严厉谴责。另一起案例中,一位科研人员被发现伪造实验数据,导致其研究成果被撤销,严重影响了其学术声誉和职业发展。

为了防范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强了学术道德和规范的教育,建立了严格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惩处。

然而,要彻底解决学术不端问题,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术界应当加强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倡导严谨的学术作风。科研人员要恪守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杜绝抄袭、剽窃等行为。学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科研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此外,公众也应提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警惕,发挥监督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对于此次西安交大一附院医生涉嫌学术不端的案件,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进行公正、深入的调查,给出明确的处理结果。同时,也希望这一事件能够引起广大科研人员的警示,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道德底线,为推动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红星新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