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大学食堂推出了一项贴心的新举措,增设了一个“无碘盐窗口”,这一小小的改变赢得了广大学生的赞誉。这一决定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温馨的故事。
四个月前,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L同学被诊断出患有甲亢。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医生建议她继续服药,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L同学决定从饮食入手,但由于宿舍条件的限制,她无法自己做饭。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学校反映了她的需求。
令人惊喜的是,不久后,L同学收到了川大饮食服务中心的回信。学校在了解到L同学的建议后,迅速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并在师生中进行调研。经过评估,学校认为这一需求具有合理性,并决定在望江东园一食堂为有需要的师生增设无碘盐窗口。
饮食服务中心的李老师表示,无碘盐窗口每餐提供四荤两素的菜品,未来将根据同学们的需求调整菜品数量和类型。无碘盐窗口将长期开设,以帮助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同学解决饮食困扰。此外,饮食服务中心还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将无碘盐窗口推广到更多的食堂。
事实上,四川大学食堂并非首次满足学生的美食愿望。此前,一位来自河南的同学因思念家乡的味道,向学校提出了制作胡辣汤的建议。不久后,胡辣汤便出现在了食堂的菜单上。此外,学校还根据同学们对轻食的需求,迅速在各个食堂增设了轻食窗口。
无独有偶,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的食堂意见本也曾在社交媒体上走红。意见本上记录了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建议以及食堂工作人员的回应。例如,有学生提出希望重新推出香芋肉丸,食堂的回应是“安排!”;有学生询问是否可以推出羊肉泡馍,食堂表示会“研究研究”;还有学生希望在早餐中看到武汉热干面和豆皮,食堂回应“是该进修了,我报名顶岗!武汉热干面确实馋人啊!”
负责回复留言的食堂工作人员谢君表示,厦门大学食堂意见本已经延续了20多年。通过翻看过去的意见本,他看到了不同时期学生们在“吃”这件事上的需求变化。从最初的希望吃饱,到后来的追求吃好,再到现在的多样化需求,谢君感受到了学生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堂也成为了不少大学生的“许愿池”。2023年11月,一名同学向学校发送信件,希望食堂能够售卖螃蟹。数日后,学校后勤保障处回信表示,14.9元一只的螃蟹已在食堂上新。此外,学校食堂还根据学生的建议推出了松鼠鱼、半只鸡米线、滋补羊排、海肠鲍鱼捞饭、麻辣甲鱼等菜品。
句句有回应,事事有着落,这样的大学食堂凭借其“食”力成功圈粉。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怀,也展示了食堂工作人员的用心和努力。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食堂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满足了学生们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健康、美味的餐饮选择。
来源:据中国青年报(ID:zqbcyol)报道,综合四川大学、央视新闻、中青报此前报道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文章由AI生成)
点个“分享”和“再看”的都是大大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