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援助尼泊尔,专家:完了!


西方机构大力援助尼泊尔,专家担心国家会被废掉
主流尼文媒体坎提普尔日报4月30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个8人团队,正在加德满都进行为期数天的考察,以确定尼泊尔是否符合条件,在展延信贷安排(Extended Credit Facility)项下,获得一笔4亿美元的特别提款。
报道说,尼将在3年时间内,以利息为零的条件,分7次获得这4亿美元。第一笔款项1.1亿美元已经到账。
与此同时,尼文Ratopati网站5月4日报道,尼财政部已经与世界银行签署协议,从世行借款1.5亿美元,以稳定和加强财务状况。
而5月3日,根据尼媒报道,尼财政部与美国国际开发署签署协议,尼泊尔将在未来5年时间内,从美国获得797.1亿尼卢比(约合6.5亿美元)的援助,以帮助尼泊尔成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尼泊尔严重依赖外来援助(无偿捐赠+低息借贷)。目前,外援在尼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5-6%,政府开支的25-30%依靠外部援助。

到底如何评价外援在尼泊尔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尼著名社会活动家阿查亚(Surya Raj Acharya)对西方主导的金融机构的援助,一直持比较负面的态度。
他认为,西方的援助带有强烈的干预性质,长远看来对国家的发展弊大于利。例如,世行、亚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在尼泊尔发展铁路一点都不热心,甚至持反对态度,这部分导致尼泊尔很难建设中尼跨境铁路。
阿查亚还说,这些西方机构主导的资金,很自私。西方机构喜欢高薪聘请西方的公司,即使尼泊尔本土公司能够干的事情,它们也会让外国人来干,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阻碍了尼本土公司、本土人才的成长。

(讽刺漫画:外国人捐赠的钱,并没有让尼泊尔人受益)
阿查亚批评说,在这些西方的大财团面前,尼泊尔唯唯诺诺,无法独立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最终导致援助越多,发展能力越弱。
能够制造出闻名世界的杜巴广场的尼泊尔,现在制造雨伞的能力都缺乏。尼海关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在本财政年度的前9个月(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尼一共进口雨伞超过170万把,价值达到约2亿尼卢比。主要进口来源地包括中国、印度、香港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