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别影响我从政!大学生曝光父母“叛逆”言论,有点亲情但不多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我是略略
都说有“熊孩子”的背后必然会有对“熊父母”,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产生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对于孩子的教育,除了有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必不可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和给孩子营造的整个家庭环境,深深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
而在有些家庭环境中,有些父母更像是“熊孩子”。
都说现在的00后有个性,要是看了大学生和父母的聊天记录后,大家就会发现他们的父母更加叛逆,说出来的话都是什么些叛逆言论,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笑。

有的父母好像是孩子上了大学后就不认识孩子一样,家长可能是觉得终于孩子不在家烦人了,可以安排安排自己的事情去做,不用身前身后围着孩子转,父母终于也有自己的生活。
这倒是可以理解,但不至于和孩子变成陌生人了吧!孩子说不回家吃了,结果家长来一句:“你是谁啊?”
爸爸紧急“撤回一个儿子”,大学生上大学怎么还混成“孤家寡人”了呢?
这要是赶上特殊日子,给父母发个红包,可能家长还得以为是陌生人发错了,给自己发了红包,孩子终究是错付了。

孩子虽然是大学生了,但也需要家长的教育和鼓励。这位妈妈教育女儿在学校别闹事,千万不能,对以后不好。
这位妈妈说的也对,孩子在大学里闹事,会被记入档案,而且严重的还会影响将来政审。
妈妈也告诉孩子了,审查标准很严格,会查好几代人。随后女儿开玩笑说自己不一定有后代,影响不了自己的孩子。
可接下来妈妈的话,让人恍然大悟,妈妈说:“万一我要从政”,敢情是怕孩子影响到自己啊!那是得好好嘱咐嘱咐了。

有的家庭氛围就很好,感觉一家人相处起来很有意思,从他们的微信群名就可以看出来,大学生分享聊天记录,也曝光了家庭的微信名,叫“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大学生说自己想考研,结果妈妈冷静回复:经济上支持,智力上自助!
家长说的其实也没毛病,果然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能给提供经济支持的父母就很注重实际了,至于考不考得上,就自求多福吧。

都说大学生是当代“爱迪生”,因为大学生主打的就是经济实用,有些生活需要的物品能不买就不买,要是自己做出来就更好了。
大学生满心欢喜地把自己的手工作品“零成本鞋架子”分享给妈妈看,用快递箱或者是鞋盒子做的鞋架子,没想到遭到妈妈吐槽说“零美观”,大学生的心碎了一地。
怎么说呢?大学生要的是实际,而妈妈追求的是生活质量。都没毛病!

“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这句话可以说是一句真理,大学生每个月都会接受家长给的生活费,实际上到了月底生活费不够用时,家长也不能看着孩子挨饿。
而这位“很皮”的家长却主动问起了孩子还有钱喝奶茶吗?大学生坦白说自己没有钱了,整天在厕所捡室友的“答辩”吃,本来以为家长要资助孩子喝奶茶,或者是给孩子点零花钱。
结果家长冰冷回复:那也行,习惯就好!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简直就是虚晃一枪!

还有的家长真是“刀子嘴豆腐心”,别人送给大学生一只小猫,妈妈说不要太臭了,然而过了一会,大学生又问妈妈想好猫猫的名字了吗?
妈妈说:“茸茸”,上一秒还嫌弃说不要,下一秒名字都起好了,妈妈这变脸速度真的可以。

笑笑寄语
虽然从聊天记录中我们好像看到了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好似生疏,还有一种家长不关心孩子的感觉,但实际上这种家庭氛围才是最好的。
家庭成员之间相处轻松无压力,能看出来大学生和父母关系很好。
家长也能转变过来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前孩子需要家长监督,等孩子上大学后更加独立成熟了,有自己的想法。
家长教育孩子也需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可以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学会尊重孩子,与孩子友好平等地相处,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如果家长还像以前一样总是干预孩子,严格管孩子,会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矛盾频发,亲情关系疏离,要适当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孩子已经大了,早该放手了!
话题讨论:
你会喜欢这样的家庭轻松氛围吗?
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分享讨论或吐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