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那些奇奇怪怪的消费观,抠抠搜搜的却花了很多钱,钱都去哪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我是笑笑
同学们上大学后虽然更加独立自由了,但绝大多数人在生活费方面还是要依靠家里的,经济并不能独立,家长还是孩子背后最大的赞助方。
对于大学生的生活费问题,也是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普通家庭估计生活费就在2000元左右了,多少再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上下浮动。
父母一般会和大学生约定发放生活费的时间,有的家长是按月给孩子发放生活费的,有的家长是按学期给孩子发的,而生活费具体孩子能不能合理利用,坚持多久,这就要看孩子的消费观了,会不会合理安排生活费。

大学生生活费有一句话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大学生会发现有一个问题是,自己明明已经很节省了,都没奢侈消费,但钱怎么就没了呢?
有的大学生还会复盘,就是不知道大家找没找到真正原因。
网友总结了大学生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消费观,好像大家都是抠抠搜搜花了很多钱,就说这是不是大家本人吧?
大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放松自己,让自己娱乐起来,好多大学生就想通过打游戏的方式消磨时间,但大学生除了花费时间以外,大学生还会在游戏上花费金钱,生活费就岌岌可危了。

大学生自己抠抠搜搜买39.9的衣服,主打的就是能穿就行,然后在游戏里买皮肤都三位数起。不少大学生还说自己要是犹豫一秒,都是对游戏本命角色和道具的不尊重,只是这样安排生活费真的合理吗?
同时在大学生手机里的软件除了游戏以外,最多的就是购物软件了,大家都发现某多多里的商品很便宜,但便宜的物品购买的多了,加在一起也是不少。
有大学生表示自己早晚有一天要卸掉某多多,因为有12个待收货了。

可能大家平时在购物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挺会过的,买东西都是9.9的,没买过特别贵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10个9.9就是100块钱。
尤其是现在直播带货走红,好多人在购物的时候更喜欢去直播间购买,在直播间购物时主播的话特别有煽动性,还有直播中控的加入,就会让大家控制不住想要买东西,最后发现可能这些东西并不是自己需要的。

还有些时候购物时自己是想不通的,比如大学生觉得一千块钱的羽绒服太贵了不想买,随后看见200块钱的棉服,可能是发现了很多好看中意的款式,于是买了5件,这加在一起不也是一千块钱吗?有时候大家还真的是抠抠搜搜花了很多钱。
网友总结概括为:机机灵灵上了很多次当,小心翼翼闯了很多次祸,认认真真马虎了很多次。一个玩偶40多没舍得钱买,于是想着拿几块钱到娃娃机那里抓娃娃,如果抓上来了岂不是省钱了?
但大家可能没想到要是没抓上来,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看来冒险的事情还是不能做。

还有自欺欺人型的,有的同学为了合理规划自己的支出,决定给自己记账,记录每天收支,然后有一个总体的每个月的花销预算,好控制生活费。
但是花着花着就超出预算了,于是大学生开始做假账,怎么说呢?大学生狠起来连自己都骗,账本的账目是假的,但是花出去的钱可是真的。

大学生每次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在外面把吃剩的饭菜打包回家,打包费两块钱,然后高兴地带回了家,后来发现剩菜打包回家是给冰箱打包的。
因为放在冰箱里,大家可能就大概率不会吃了,这下不仅没有做到勤俭节约,连两块钱的打包费都搭里了。大学生果然是清澈的愚蠢啊!

笑笑寄语
总的来说大学生有勤俭节约的心已经很好了,总比连勤俭节约的心都没有的同学强,只是在消费习惯方面还得好好养成一下,合理规划生活费,避免“钱到月底不够花”。
有同学支配生活费时“先松后紧”,刚有生活费时什么都想买,不考虑以后,这样就缺乏规划。大家可以定期复盘一下自己的消费习惯,看看哪里是不该支出的,尽量以后就不要支出了,不断调整消费习惯。
大学阶段要有理财观念,不然将来自己真正独立后更难存钱,会增加大家的生活压力。
话题讨论:
你有没有这样抠抠搜搜的消费习惯呢?
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分享讨论或吐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