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特大西瓜大甩卖了哦,不甜包退,欢迎品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老板,你这瓜卖相蛮不错的嘛,多少钱啊?’
‘不贵不贵,也就是一个爱马仕包的价格吧。’
觉得小编是在编段子?这么贵谁买啊。嘿,你还别不信了,现实往往更加科幻。
一个西瓜2万日元!
一串葡萄一万四日元!
再上一个价格表让大家直观感受下什么叫“贵气”。
有意思的是,这个价格人家店家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每到节假日的时候,店里会排起长龙。
甚至有等不及上货的顾客,直接等在仓库门口排起了队。
究竟是何方神圣可以将这种“非营养必需品”打造成奢侈品,甚至有时还供不应求?
它就是“千疋屋”!这家堪比水果业界蒂芙尼的水果店由日本武士大岛弁藏于1834年开创。店内摆放的水果据传是业内阅果无数的专家们精挑细选的上等货,配上温馨的店铺装修,陈置在货架上的每一颗瓜果仿佛都知道自己的身价,闪闪发光地向顾客展示着自己不菲的出生。
与今天只卖天价水果不同,首任社长弁藏最开始以“千疋屋弁藏”之名摆的水果摊价格便宜,主打出售打折水果。然而这类模式并不成功,销售情况并不理想,生意差的时候,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满足。
当这家店传到二代目社长大岛文藏时,他的妻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便宜的水果卖不了,咱们就卖贵的水果吧!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了?这是在抓品质,搞消费升级啊。不过这事发生在100多年前,不得不感慨日本的商业模式确实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从“价格战”转向了“品质战”的千疋屋,对于水果的品质要求十分苛刻,久而久之在上层阶级打出了名声,最后直接将他们店的水果推上幕府大将军德川家的御用水果供应商的位置。
到了1887年,他们开始从国外进口优良水果,同时集中全力改善国内水果产出的质量。他也将店铺迁至商业繁荣的日本桥室町,成立了如今的千疋屋总店。
单一的产品总是容易被人们的喜新厌旧所厌倦。大岛家的人都有些经营天赋,三代目社长大岛代次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前来买水果的人,常常喜欢在水果店的桌子和椅子坐着吃完再离开。
后来的故事在现在听起来可能觉得很稀松平常,这位社长决定改变商业模式,通过增加客户的体验感来持续吸引客户。
于是,在此基础上他开设了日本第一家水果餐厅,人们可以直接在店里享用美味的水果和甜品。于是在1925年,千疋屋成立了首个水果咖啡店,并在浅草、丸之内等地开办直营店。1979年起,公司开始出售水果酒、水果罐头等产品。2002年,开设首家蛋糕专营店。
我们都知道二八定律,普通的工薪阶层永远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水果再怎么甜,水分再怎么多,吃多也会牙疼 (主要还是价格太贵,性价比太低了)。要怎么才能长时间盈利,而不是靠噱头赚笔快钱呢?
这里,千疋屋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商业调研示范,据统计,店里80%~90%的产品都是作为礼品对外出售,是高级会议、颁奖仪式这种商务场合或者走亲访友等较为正式重要场合的不二之选。
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人情社会,重视身份阶级,对于送礼更是有着诸多讲究,极其看重送礼报恩,当作为礼物送出的时候,对于价格就会退到第二位,而面子就成为第一首选,而包装精美的水果礼盒就是不容易出错的选择。
因此,千疋屋瞄准了日本人送礼报恩的风俗习惯,主打高端果盒,包装出售都极尽奢华。
小编在看千疋屋官网宣传图时哈喇子流了一地,直到看到价格,才发现它此生注定不属于我LOL。疫情放开后,去日本旅游的人激增,精致小哥哥小姐姐们有兴趣可以去店里优雅地吃个水果下午茶,回头记得分享下感受~
上周热文▼
救救“鬼”啊!日本一鬼屋演员偶遇空手道高手,惨断下巴
用塑料日语在日本生活的无语瞬间……
97岁高龄依旧在工作!!池田奶奶:能一辈子做这样的工作是一种福气。
日语必备工具▶ 推荐几款日语查词神器给你 | 介绍几个学日语必备网站
日语学习笔记▶ 初级日语语法笔记 |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形容词变形后音调如何变?
文字:肉小町
排版:KAKU
校对:御子&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