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4
July
2020
在世界睡了之后
在天亮来临之前
你好!
欢迎来到九点馆子
我是张鲸鱼张老板
— 九点馆子—
20200703第102道菜
#我曾生活的地方#
这一天,我特别怀念童年时的小镇 我生活的地方,有一个特别显摆的名字:富国镇…然而它并不富,就像周星驰电影里叫如花的姑娘,往往都没有那么明艳美丽。 为什么会怀念这个小镇呢?我在高中之前,都是生活在这个小镇上,我第一个喜欢的男孩子,我曾经交换了一个学期日记本的伙伴,第一个喜欢我的男孩子…都曾和我一起生活在这个小镇里…… 那时候家家户户有个小菜园,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我会在夏日的午后用水井打水,把树上的葡萄扔在水里凉透。 也会在小院的前前后后,抓到手指那么长的大蚂蚱。 所有的生命,包括人,都在恣意生长所有的天气,无论阴晴,都是痛快淋漓的存在 小河里真的有鱼虾夜空里,真的看得到繁星
昨天开着车在路上,想起来小的时候,在小镇上,私家车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一笔财富。
二十年前、十年前,我们不曾想象的生活,正在逐渐的实现。 20年前整个小镇都没有几辆车,夜里都是虫鸣蛙鸣,没有车水马龙。自行车就可以从小镇穿越。我已经多年没有回去,那曾经承载了童年的地方,一个棒冰卖两毛钱,两个啤酒瓶可以换一根棒冰的地方… 我们一生,说漫长,其实也就是几十年的时光,所以它也很短暂。我们曾经生活的地方,逐渐的也成为我们短暂人生的一部分。 你曾经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模样,你有什么画面、故事愿意和我们分享,你在哪里,见过什么人,他们现在在何方… 留言请加话题#我曾生活的地方#
馆子留言回顾
#我曾生活的地方#
老婆饼:
#我曾生活的地方# 我家的老房子,在我上三年级之前一直住在老房子了,院子很大,有几颗梧桐树,院子中间还有一颗小树,长果子那种,小时候可喜欢在院子里玩呢,我小时候种过,还把我奶奶家的花偷挖过来种到院子里,我和我弟小伙伴们一起在院子里骑小车车,我还爬过那棵小树,那时候很喜欢下雨天,出去折小纸船。 现在院子里的梧桐树被砍了,一院子的杂草
柠檬奶黄包:
#我曾生活的地方# 小时候住在农村,一条巷子里有好多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经常会凑到一起玩,家后面是成片成片的各家的果树,还有两个大水塘,其中一个还有水鬼的传言。小时候就只有一条巷子的小伙伴,但是都不是一起上学,后面拆迁被迫搬家就没了联系,也没有像他们口中的发小,然后后面就一直没有关系很好的铁哥们,之前的家特别大,院子里还有好几棵特爱吃的无花果树,虽然怀念但是现在已经是废墟了……
饼干:
#我曾生活的地方#
我曾经生活的地方,保德县,依山傍水的小县城--面对着黄河,背靠着吕梁山脉,真正的穷乡僻壤,但是由于有煤矿的存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家乡似乎一直都不错。我们的县城不大,到现在也只有两条公交路线(因为只有两条大路,依山而建),很多漂亮的地方,好玩儿的地方,也都在山上。 还记得小学时候每到周六周日,爸妈就会带着我和姐姐早起去爬山,在山上他们打羽毛球,我和姐姐背书,三字经百家姓,百家姓挺好玩儿,但是也就背了五六页的样子,而三字经就完全死记硬背,翻过第一页之后就没有任何印象了。 我们住在半山腰,有一条条小胡同,每天一到放学都是各家的孩子扎堆玩耍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还比较穷,家里没有电脑,就连红白机我都没有玩儿过,但是我们一群孩子每天都可以“线下真人实战”。 现在虽然煤矿已经衰败,孩子也逐渐少了,家乡慢慢变得冷清了,但是相对的,在国家的政策下,它变得更绿了,雾霾的天气变少了。 我很喜欢我的家乡,但是我也不爱回家,因为回去的路途太远,需要倒好几次车,可能到以后就只能是留在我心中的一片净土了
住在意大利史特蕾莎的玛格丽特小姐:
#我曾生活的地方# 1,搬家之前生活的小区,有一个蛮大的广场,有很多大理石的长椅,还有很多健身器材,夏天我们一群小孩儿经常约着到那里玩。跑累了就跟妈妈要钱去另一个广场买雪糕吃hhhh。上初中之后就不怎么聚在一起疯玩了,周五晚上去后面的楼上提琴课(有一个很帅的男生我总看人家hhh)初中毕业就搬到新家啦,也是一个很好的小区( ˃̶̤́ ꒳ ˂̶̤̀ ) 2,有项目去美国辛辛那提那边住了三个月。虽然时间短但是印象很深刻。我活了20年第一次见到漫山遍野的萤火虫。第一次见到公路上有小鹿匆匆跑过。空气很好。小镇上绿植覆盖率特别高。晚上的时候去黑暗处就可以看到天上特别多的星星。感觉美国乡村环境真的很不错。
南京烤鸭:
#我曾生活的地方#
有满天星斗,有百亩良田,有河,有虾,有王八。
卷筒:
#我曾生活过的地方#
河口县,位于南溪河与红河的交界处,与越南一河之隔,小时候经常会跑河里洗澡,水性好的小伙伴甚至可以到河对岸,记得河对岸有一棵木瓜树,摘下来,回来小伙伴几个就分了吃,也不在乎卫生不卫生。小城去越南很方便,带上身份证,当时好像是两块钱过路费就可以去到越南,感受一下异国风情。河口县城很湿热,夏天的青岛和它很像,或许这也是一种缘分吧,想青岛了也想河口了。
糖拌西红柿:
#我曾生活的地方# 从小倒大生活在一个贫困小县城里,小时候巷子还是泥土平面,没有水泥,我们就在上面挖一些洞玩玻璃球,或者挖一些长长的痕迹,挖出来的土捏泥球,依着那些痕迹滚动,记得有一段时间房前一片空地处有人打了地基,里面好多好多土,但好长时间都不盖房,我们就分成两伙分散倒两边打土仗,不过回家后的一顿说教是免不了的。后来巷子都成了水泥地面,然而因为巷口处人家的干扰,水泥面不平,而且还是内低外高,因为我家在巷子最里侧,每次下雨巷子中央都要有积水,徒步最浅处有时候都能把脚淹没,初中那会有一次因为前一天晚上雨很大,第二天早上巷子外面一个大水坑,因为无处可走,我就直接骑着车子冲进了水坑里,结果大大地低估了水的阻力,刚好到了最深处,我车子速度降到了最低,而且脚腕也已经被水淹没,没办法,索性直接下了车子,推着过了水坑,半个小腿浸泡到了水里,那感觉,酸爽
烧豆腐plus
#我曾生活的地方# 生活巨舒服的小城市,从小到大一直给人一种安居乐业,慢节奏的生活,工资不高但却都享受的很好,城里也很小,基本全是步行道和公园,每天都散步,骑车不到一小时就可以把市内转遍,每个人都享受着惬意的生活,真-生活幸福的地方
五分糖禾风奶绿加珍珠
#我曾生活过的地方# 小时候在山东淄博的小村,那时候可能太小了,没什么印象,就觉得夏天的知了好烦人,小镇上卖的白汤丸子很好吃,以至于搬走十年我还记得。 后来回到黑龙江,生活在煤城,景色一般,空气质量很差。走在路上,运煤的车开过,乌烟瘴气的,白鞋瞬间蒙上一层灰。初中的时候,有阿姨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去爬山,夏天有好吃的樱桃,躺在泉眼旁边的草地上,感觉时间慢慢的,没想到这都过去六年了。 这座小破城,曾因煤而兴,现在也因煤而落,有时候真的觉得小破城除了我不怕走丢了 真没什么好的,像个喘不过气的老人,努力地大口呼吸。可小城里有熟悉的口味,有一样的口音,一边想要离开却又舍不得哈哈哈哈
三两牛肉面:
#我曾生活的地方# 还记得那个长江边的小镇嘛,那时候你总是喜欢坐在垂柳上看城陵矶上来往的轮船,一眼望去像海一样看不到对岸。语文课读到《岳阳楼记》时,你惊奇于一千年前一个范姓男子在看到和你一样的景色时竟能写下如此文章,从此你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你喜欢和爷爷去钓鱼,只不过爷爷钓长江的鱼,你却钓爷爷桶里的鱼。夏天的闷热携带者青草的味道,耳边是不停的蝉鸣和轻柔的微风,货车跑过江堤时掀起一阵灰尘,池塘里刚摘的莲子米满嘴清甜。
老友粉
#我曾生活过的地方# 广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曾经这的人吃不饱饭,住的是土房子,十年过去了,生活渐渐好起来。有了路,有了安全稳定的房子,但用得的还是山里的水,吃的也是自己种的米和菜,夏季夜晚总能听到各种不知名虫子的声音,站在阳台上,吹得是无比凉快的自然风,叼个雪糕,望着星空,幸福感满满。有空就可以骑着小摩托,到小集市上嗦粉,看热热闹闹的烟火气息。
干炒牛河,潮汕牛丸与梅菜扣肉
#我曾生活的地方# 珠三角末流城市,生活节奏慢。 今天晚上路过一个城中村游泳池。小学暑假时住在奶奶家,她经常带我去那里游泳。寒假就去帮老人家卖对联看铺,很怀念那种简简单单的快乐,就这样十年了。 上学时回老城区,看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代代人成长,街边招牌换了一次又一次。 各种各样的公园,大桥,看西江夜景,闲来无事喝个茶,走在骑楼下,也是一种享受。柠檬汁
#我曾生活的地方# 河北省的一个没存在感的城市,(口误,河北省城市,都没存在感)。对城市的怀念,是因为那里生活着重要的人,对这座城市本身没什么感情,希望有一天能领着父母逃离。 火锅常有而好鸭血不常有
#我曾生活的地方# 孝义,一个县级市,一直觉得不大,可我昨天才知道我们市的人口比冰岛还多。 小时候跟着爷爷去挖野菜,自行车后座左右绑着两个大筐,去的时候我就坐在筐里,回来的时候筐里装满野菜,我再坐到前面的大梁上,后来在那片野地上建起了我的初中和高中,于是那条路我又骑车走了六年,这六年我和多少人一起上下学,我曾经拽着骑电动的同学的胳膊一起走(这样虽然轻松很多,但有安全隐患,大家不要模仿),而他昨晚十一点多还发消息叫我出去,也有顺路了很久的女同学,走着走着却分开了,这六年我遇到过每一种天气,经历过每一种情绪,现在走过还是会有感慨。那会儿说好毕业以后要去金辉的巷子里好好吃串,但直到那些摊位被取缔也没来得及一聚,也再没去过学校旁边的网吧和书店,而且除了经常联系的一些朋友,别的同学竟然再也没有在路上遇见过了。加加加辣的尖椒鸡
#我曾生活的地方# 因工作关系跟着我爸去黑龙江鹤岗(之前网上很火的2万一套房的一个市)待过一段时间,早期城市建设领先全国依赖的是当地的煤矿,一切都为煤矿做配套,但在国内其他煤矿建成后支柱产业也失去了比较优势,现在经济活力及低,新楼盘一般会成为烂尾楼,老小区基本没人维护,但是那边的人却特别有活力,广场上每晚每早开开心心广场舞的人数甚至能上数千,人均幸福感甚至大于很多一线城市,也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快乐。
张鲸鱼写在最后
#我曾生活的地方#
我曾经做过一个标注
那些我去过的地方
在地图上标出一个一个小旗子
那些个哪怕是因为转车而停留一晚的小镇、小村庄,坐在路边嗦一碗粉,喝光一晚抄手的红油汤,逛一逛当地的花鸟鱼虫市场,看看经过的路人,行色匆匆又茫茫
如果可以,有生之年,去往你们说过的每一个·地方,去看看漫山遍野的萤火虫,跳一跳广场舞,去吃一碗小吃,去看看江边的轮船。
生活即人生
活着便有着数不尽的快乐和希望
这些,都是宝藏
馆子曾经的部分文章
九点馆子 | 曾戳中你心的歌词
什么时候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考研是过程不是终点
尽管我们的手中空无一物
我的有生之年
张鲸鱼
俩宝妈妈
Jalo&Calo协会认证一级整理师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职业规划师
社群九点馆子发起人
公众号:张鲸鱼
一个有趣的灵魂,一朵绽放的奇葩
● 文章转载、合作请联系小助理微信 ●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