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和黄帝,根据史书的记载,他们是同胞关系,其母少典生黄帝和炎帝,他们是亲兄弟两个。黄帝在黄河流域发展,炎帝一支向南迁移,在中原和长江流域发展,各自发展成了一个大部落。
随着部落扩张,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发生兼并战争,最后是黄帝取得了胜利,炎帝被屈服称臣,炎黄兼并成了一个大部落,它构成了我们华夏古国的主干,华夏民族统称为炎黄子孙。其实真实情况,是炎黄部落发生了多次兼并战争,著名的有坂泉之战等,后来炎帝因为打不过蚩尤而求助黄帝,黄帝炎帝结成了部落联盟共同对付蚩尤,最后黄帝战败了蚩尤,炎帝部落则臣服于黄帝部落。而炎帝本人,他被分封到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在那里过流放生活。所以,事实是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基本统一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成立了统一的华夏古国。
再有一点,史书上记载少典生黄帝和炎帝,这个说法可疑。一个部落要繁衍到强盛,不会低于百年,只是人口繁衍就需要足够的时间,说黄帝炎帝是两兄弟分开各自发展,从小部落族众发展成强大部落,又开始兄弟相争,这个时间上不对,一世繁衍不出这么多人口。史书记载黄帝寿百岁,炎帝就算也能活到一百岁,兄弟两个就算二十岁以前分家,一个在黄,一个向南,各自发展,也不可能在几十年的时间繁衍出这么多的人口,成为一个强盛的部族。再有一点就是地域上不对,真要如史书所说,炎帝离开黄河流域老家,向南游牧,进入中原和长江流域定居,进而发展成一个强盛的大部落,这个过程更不是几十年可以完成的,甚至数百年也完不成。因为游牧大迁徙中间会诸多困难险阻,会造成人口减员以及分支流散,以及与当地原住民的融合问题,要发展成一个定居的主统大部落,大约下不来上千年。这从雅利安人占领印度可得佐证,大约公元4000年左右雅利安人游牧到南亚次大陆北部,一直与当地原住民共处,到公元3000年左右他们养精蓄锐日渐强盛,通过战争扩张在印度占主统地位,这个从游牧到定居到扩张完成的过程不下千年。所以说黄帝炎帝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这个说法实在站不住脚。黄帝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应该是没有异议,炎帝不可能是短期内从黄河流域迁居长江流域的部落,要想从黄河流域迁居长江流域,并发展强盛到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扩张兼并,这最少需要几千年时间。或者另有一个可能,炎帝和黄帝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直是分别发展的。
真实的情况,炎帝的根系是从南方发展起来的,“炎帝”是一个帝王封号,因为南方属火,所以被称为炎帝,到黄帝和炎帝交战时,炎帝已经传九世。第一世的炎帝是神农氏,他尝百草,为民解疾苦,非常受人爱戴,后来吃到断肠草身亡,四方人民因为敬爱神农氏而拥戴他的部落,有一些远方部落也来归附炎帝的统治,炎帝部落因此发展壮大起来。神农氏是第一代炎帝,他也是佛经上记载的各方世界佛之一,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俗称药王菩萨,他以慈悲良善救民疾苦。这是神农氏,第一代炎帝。他比黄帝在黄河流域崛起,要早大约500百年。所以,说黄帝和炎帝是一母所生的手足亲兄弟,时间上是不对的。神农氏后,炎帝这个封号被传了九世,历时570年,这也是史书上有记载,到了黄帝时代是第九代炎帝姜育杧,随着周围部落的发展壮大,他的统领能力衰弱了,黄河流域的黄帝起来和他争霸,从北方迁徙来的蚩尤部族也来和他争夺地盘。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是黄帝、炎帝、蚩尤三方争霸。
当时,蚩尤部落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部落,它的中心在东夷就是九黎国南部的山区地带,强悍的蚩尤先灭了九黎国而成为九黎国国主。九黎国,主要是伏羲女娲的后代,传国1300多年,比南方炎帝建国要早800年,曾经是正统的我们中华大地上的主统国,炎帝部落是九黎国的诸侯国,蚩尤则是九黎国内部兴起的。黄帝部落战败了蚩尤部落,他杀了蚩尤以后,为什么没有兼并蚩尤部族而成为统一的中国,而只是炎黄的部落联合建立起了华夏古国?因为在历史上,东夷长期存在,三苗也长期存在。当时蚩尤的部下被贬称为黔首黎民,看来他们的肤色比较黑,被称是黎民百姓,而炎帝和黄帝这两个老对手,他们倒是成了兄弟。黄帝为什么说炎帝是手足而组成统一华夏民族?追根溯源你会知道这追的是老祖宗的根,不是说因为黄帝炎帝真的是一母同胞,而是老祖宗上他们是同根同源,是说一部分的黄河流域部落和长江流域部落,他们在历史上有同族同源的关系,所以他们用兼并的方式统一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而建成同一族源的华夏古国。我们的华夏古国是如此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黄帝和炎帝是这么一个关系。
蚩尤战败后,他主要的部族因为反抗被驱赶到西南的大山深处,以原来生活习惯成为定居的农业民族,还有一支像羌族成为游牧民族。从黄帝统一了华夏以后,他的设定没有改变,无论是朝代更迭起起落落,只是华夏族内部权力之争,是我们的汉人在争,少数民族他们没什么关系。这有点奇怪了,论真实的血统血缘,黄帝和炎帝,他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却成为手足。按说我们中国所有的人都是伏羲女娲的后代,都是洪水以后同一个祖先,为什么要单独把炎帝和黄帝部落统一起来而成为一个华夏民族,成为中国主流的民族,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