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蓝道力论场 原创】昆仑山作为地球上的中央山,山体非常雄伟巨大。在旋转力作用下,它内部被水流、岩浆流、气流等不断冲刷塑造,而成千姿百态层层叠叠的溶洞世界。这是昆仑山适合灵命洞府修行的成因。
就是说这种巨型的中央山,内部是复杂的熔岩地形,岩浆水流冲刷着内部山体,形成溶洞、河湖、山体、陆地、桥梁、涵洞等等复杂地貌,又有温暖的地热流贯通其间,内部的结构非常复杂奇妙,这就是神奇的洞府世界。洞府相连会一直通到地心。任何一方世界的中央山,它的外观上都是高耸宏大,圆锥的或者是浑圆的山形,它的内部层层叠叠洞府连着洞府,一直通到地心深处。中央山,是贯通全体的,它甚至可以通到对面的相对的中央山,它是有一条通道的,一直与对面的中央山是相通的。所以中央山就像一个层层叠叠结构起来的巨大的房子,洞府的空间就像是一座一座的房间相连,如此就构成了仙灵乐于在此修行的洞府世界。
这是中央山它的内部结构,决定了神仙们修行多数不是在山上,而是居住在山体内部的洞府里。现在昆仑山作为中央山不见得它的环境多好,是高寒缺氧不毛之地,不适合生命圈生存。但是昆仑山是山体内部修行,不受外部环境影响,这是一个。其二,因为我们地球小世界它的运转方式不是一直固定的,在围绕它的运转中心自转公转的同时,经常会因为外围或者内部力作用的原因,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和反转,如此地球上每一块地方它承受的力状态肯定是不一样的。甚至会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这样沧海桑田的变化,可能几千年或者是几万年就会发生一次。昆仑山现在是不毛之地,它从前会不会是很温暖很湿润,很适合居住的?或者,表面的昆仑山已经变化了很多种状态了?
不论怎么变化,内里是相对恒定的。总之,昆仑山是一个上古或说亘古的神仙道场,不论是什么环境它都可以修行,都在修行,内部一直在行,一直有神仙在昆仑山道场修行。昆仑山的环境多么艰苦,多么的不易居,这是我们平常人说昆仑山,亘古以来昆仑山就是中心道场,不管环境气候条件怎么变化,它内部的条件是如一的,一直它是很稳定的。这是为什么昆仑山它是不二的修行道场。因为只有中央山它是最恒定最稳固的,在一方世界上,它一定是个亘古的道场。不光地球上是这样,其它星球世界或者是大世界也是如此。
昆仑山的洞府修行,与我们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有大关系。我们早期地球上的人类,其实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从动物链条上进化出来的人类,你像从类人猿进化出来的人类,像我们中国的山顶洞人、蓝田人、元谋人,欧洲苏台德人,非洲古猿人,及印度史诗中说的罗刹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古原始人,是我们地球生物圈自己进化出来的人类。
它们就是从动物进化出来,动物性很强,自然在高山密林中生活,喜欢几种生活方式:一个是树居,住在树上;一个就是穴居,住在山洞里边。早期的原始人类,从动物进化出来的人类,就是住在山洞里边,如二十多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至今仍遗留很多山洞生活的遗址。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一些人有住在高山洞顶的传统,在我国南方山区,还有这样人类穴居山洞的留存地址。
我们早期的人类,原始人,洞穴居住是主要的居住方式。他们去昆仑山修行,习惯的修行方式就是洞府修行。所以昆仑山,还有后来的这些修行名山,为什么神仙们都在洞府中修行,因为这是一种古老原始的生活方式。上古原始的时候,我们就是洞穴或半洞穴居住的,这是说的我们地球本土进化出来的人类。不光是进化出来的人类,一些灵类动物植物也在修行。它们的寿命一般都很长,有些几千上万年的,它们住在洞穴里,后来从山上的洞穴里进入地下,然后蛰伏起来修行。一些灵类动物,它们都在修行。它们修行的方式,在山区就是在山洞里边,因为山洞不光可以居住御风寒,还可以顺着洞穴下到地下去,下到地心深处;在水里,顺着河流的源头进入地下;土地上它们也会打洞进入地下修行。总之,它们更喜欢在地下修行。
灵类动物和植物的修行,在远古时候和人类的修行一样十分重要,它们修成的神仙精灵非常的多。所以道教三天尊中,灵宝天尊专门执掌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其它物种仙灵修行。因为它们的仙灵众多,并且先于人类,人类是从这些物种进化而来。
有很多这样的动物,仰慕昆仑山,从水路或地下长途远涉,汇聚到昆仑山修行,它们主要是在昆仑山地下和山体溶洞中修行。不论是原始人类,还是动植物仙灵,他们都是天然生物,自来在自然环境生存,无论多么恶劣的条件都懂得生存,尤其是视洞府为天然的家园。昆仑山洞府世界,它最广大最宜居,最适合修行。
这是说的我们地球原生的包括人进化出来的灵命动物,这是生物链条,这是地球原生的灵神。其实这只是我们地球物种的一支。我们地球是可以进化出自己的高智能生命包括人类来的,要是允许我们地球自己进化的话。我们也已经进化到我们自己的人类,从动物从鱼从类人猿进化出人类来。这只是一个预期,按照生化链条一步一步进化的话,是可以的。并且这个进化链条也一直在进行中。但是,当我们把眼界放开,你就会知道,计数方式的生长,链条式的进化,早就不起作用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