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三兄弟打造车灯霸业,儿子与日本人不合,老爸“挥泪斩马谡”



台商群体中,不乏行业细分领域“小冠军”,比如“大亿”与“堤维西”就是二家车灯零配件的大厂,而且是吴家一门三兄弟打造的,其中,大亿是吴家大哥吴俊亿一手打造的,而堤维西则是吴家兄弟老二吴俊佶与老三吴俊郎共同创办的。
在外人眼里,大哥吴俊亿的公司与日本大系公司合资,做事也是中规中矩,而老二吴俊佶则善变,不单在外销市场如鱼得水,二代接棒也是顺顺利利,反观大哥的儿子,却因看好电动车市场与日本大股东爆发不合,被拔掉董事职务,原本规划的接班布局也被打乱了。

儿子与日本人爆发不合,大亿创始人“挥泪斩马谡”

大亿集团董事长吴俊亿
大亿交通工业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一家车灯零配件大厂,近日因创始人吴家二代接班引发与合资日方大股东“小系制作所”争议,其创始人、董事长吴俊亿无奈之下,不惜“挥泪斩马谡”,不仅拔除独子吴育贤的董事职务,直接打乱原本规划的交棒布局,还为了向日本人示好,委曲求全,自己砍掉董事席次,此举引发业内的极大关注。
据《工商时报》12月5日报道,为了示好日本大股东“小系制作所”,台湾车灯大厂大亿集团董事长吴俊亿在此前不惜祭出解任其独子吴育贤的董事职务,为了修补与日方股东的关系,还大砍自家的董事席次。
据悉,大亿董事长吴俊亿将在本月23日临时股东会上,除了“挥泪斩马谡”,拔除其独子吴育贤的董事职务,且其空余出来的董事席次将不补选,若加上法人董事“亿建投资”也已经辞任,届时,创始人吴家在公司董事会上仅剩下董事长吴俊亿一人席次,成了“光杆司令”,这已经打破了过去公司与日方合资以来,双方在董事会各占一半的结构。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体系的基石,基石不牢,地动山摇!此举也意味着大亿今后的公司治理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也直接打乱了创始人吴俊亿原本为儿子接班而规划的布局。
大亿董事会原本由创始家族吴家、日方股东的小系各占三席董事,以及三席独立董事所组成。今年6月股东会选出新一届董事后,其三席独立董事陆续请辞;大亿集团日前公告称,将于12月23日召开临时股东会补选独立董事,并将解除吴育贤董事职务。
另外,代表吴家的另一席法人董事“亿建投资”也已经辞任,若临时股东会顺利通过此一系列议题,吴家在大亿集团董事席次可能将剩下1/3席次,其话语权及决策权今后将受为日方股东所掣肘。
吴俊亿(右3)、吴育贤(左3)父子在今年6月股东会上
工厂设于台南市的车灯大厂大亿,成立于1964年11月,其创始人为现任董事长吴俊亿,其前身为“大亿实业社”,起步资金仅新台币3万元。
1979年,随着大亿安平厂完工,吴俊亿也开始为岛内汽车零件作OEM代工。1988年,大亿与日本小系制作所株式会社合资,其注册资本已增至新台币2.2亿元。1995年,大亿到大陆投资,设立福州大亿灯具工业有限公司;1997年,大亿公司股票在台交所挂牌上市。
目前,大亿的业务包括汽车灯具、机车灯具之主业外,还生产航太灯具、轨道灯具、集鱼灯具。
今年11月6日,大亿突然宣布一则让人意外的消息,公司将于12月23日召开临时股东会,解任董事长吴俊亿之子吴育贤的董事职务,也让业内感到疑惑,莫非大亿二代少主吴育贤的接班出现起伏?公告除了拔除吴育贤董事,还宣布将更换法人董事代表,且找来岛内知名律师陈昭龙出任其董事,同时还停止现任总经理兼公司发言人林焕庭、财务长许芳铭之职务。
一句话,此次大亿的重大人事变动,是一次“伤筋动骨”手术式人事更换,而今年6月股东会才选出新一届董事会,为什么做如此突兀的举动,不由引发外界的遐想。但到了11月27日,大亿再次公告称,此前准备接替大亿少主吴育贤之董事席次的律师陈昭龙,也以完成“阶段性任务”宣布“闪辞”,离此前公告的时间才21天。
大亿台南总部
据媒体的消息,所有的变动,皆源于大亿少主吴育贤与日方股东爆发不合有直接关系,作为创始人的吴俊亿,在合资的日方施加压力下,只好委曲求全,将儿子的董事席次拔除,而且还将自家董事席次降为原来的1/3。
随着创始人吴俊亿年龄已高,他在多年前就安排其独子吴育贤接班,甚至有心于今年将儿子“扶上马”,出任大亿董事长。结果,大亿少主吴育贤却与日方股东“小系”爆发关系不合,双方甚至闹到“水火不相容”,最后老爸为了抚慰与日本人关系,只好“挥泪斩马谡”,将儿子踢出董事会,这还不算,将儿子与自己公司占据的二席董事也不要了。
据悉,吴育贤之所以会与日本人“杠上”,主要有二大原因。其一,其二叔吴俊佶、三叔吴俊郎一起创办的车灯大厂“堤维西”,为欧美品牌代工做得“如火如荼”,反观自己家的大亿,自从与日本合资后,就一直依赖日方,近来又因为日元贬值,令公司营收受到了影响。其二,吴育贤看好新能源电动车的市场前景,所以有意削减对日本车厂的依赖,最后与日方股东小系经营理念“南辕北辙”,互不相容。
值得一提的是,吴育贤叔叔的工厂“堤维西”,由于AM、OEM需求带劲,营收屡创月度新高,作为大亿少主的吴育贤,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尤其在新能源电动车大潮下,日系车普遍开始落伍了,这也是吴育贤心里焦急之所在,但“急惊风碰到慢郎中”,日方因为自身利益有心扼杀,而他的老爸又是循规蹈矩的,大亿少主成了“牺牲品”。
有必要提及,为了引领大亿转攻新能源市场,吴育贤于今年6月特地请来蔚来汽车共同创始人郑显聪,以大亿吴家的“亿建投资”法人代表身份,跻身大亿董事会,也显示公司将积极投入新能源车市场的决心,但由于日方大股东小系的阻挡,吴育贤不但白费心血,也令双方矛盾产生,最终他更被拔掉董事席次。
郑显聪是吴俊亿40多年的好友,除了是蔚来汽车共同创始人,还曾担任福特汽车全球及中国区的采购副总裁、广汽菲亚特中国区汽车及金融公司董事长、也是郭台铭之鸿海集团与裕隆集团主导的电动车MIN联盟执行长。
打造车灯霸业的台南吴家三兄弟
堤维西创始人吴俊佶与担任董事长的儿子吴国祯
几乎与大亿今年6月举办换届股东会的同一个时段,吴俊亿的二弟吴俊佶、三弟吴俊郎共同创办的堤维西也举行股东会,而且是其侄儿吴国祯于2022年9月接班后首次以董事长身份主持股东会“处女秀”,反观自己这边,儿子吴育贤被解任后,等于直接打乱了接班节奏。
堤维西股东会上,吴俊佶、吴国祯父子同台,对于儿子接棒的表现,吴俊佶开心地给儿子打了100分最高评价。吴俊佶表示:今年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年轻人上路,“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真的是这些年轻人的天下了。”
吴国祯从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堤维西,至今已经近20年,多年以来,他也是公司业务体系的“超级销售员”。吴俊佶表示,儿子在公司历练这么多年,交棒给他自己很放心,而且交给年轻人打理,心情也很轻松。
自去年二代少主吴国祯接班董事长以来,公司经营稳扎稳打,业绩及股价也都有很好的表现。

堤维西创始人吴俊佶
堤维西,由吴俊佶与三弟吴俊郎共同创办于1986年,在去年9月未启动代际接力前,身为吴家兄弟老二的吴俊佶,与老三吴俊郎组成打造车灯霸业“兄弟档”,一个担任董事长,另一个担任副董事长,协力打拼,不断向前。
“简单就好,一复杂就乱。”这是吴家老二吴俊佶之经营哲学。
堤维西成立后,与大哥吴俊亿固守与日方合资“一亩三分田”不一样,吴俊佶一直积极拓展欧美市场,堤维西于1991年成立北美营运总部,又于1995年在江苏常州投资创办“大茂车灯厂”,1997年也与大哥的大亿公司同个时段,成功让公司股票在台交所上市。1999年,堤维西并购台湾“赐丹雷”(注,今更名为“儒亿科技”)后,又于2001年在泰国罗勇设厂,2003年在荷兰设立欧洲营运总部。
30多年前,吴俊佶站在美国西岸的公路上,见到一辆辆车从身边飞驰而过,当时他就觉得在美国卖车灯是一桩好生意。此后,他又看见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后来东南亚发展的机会。多年来,吴俊佶踏遍北美、欧洲、东南亚及中国大陆,并一手打造名闻全球的车灯霸业,与大哥吴俊亿仅面向日系车市场有很大的不同。
顺带提及,在大陆,吴俊佶不仅在常州设厂,也在昆山设计制造车灯,并建设发货中心。另外,吴俊佶的车灯主要推行自主品牌堤维西(TYC)为主。
堤维西董事长吴俊佶
台南吴家三兄弟,都从事车灯制造,认识他们的人,会将掌舵大亿的大哥吴俊亿称为“大董”,将担任堤维西董事长的吴俊佶称为“二董”,以及老三、堤维西副董事长吴俊郎称为“三董”。
在外人眼里,“大董”吴俊亿是一个做事中规中矩的人,而“二董”吴俊佶则是一个贴近时代的善变之人,他爱变,也敢变、能变,所以在外销市场上做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
很多人觉得做车灯很简单,吴俊佶却不服气,“谁跟你说车灯是传统产业,其实我们很高科技!”在他看来,做车灯除了光学原理还讲究设计美感,尤其是在美国市场拼输赢,其实是“幺寿辛苦!”创业之初,北美市场向来为美、日厂商所垄断,哪有台企的生存空间?
有一次,吴俊佶到德州一家汽车零配件卖场推销,话还没说完,就被德州牛仔老板赶出去了。他锲而不舍,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直到第四次才说服对方,于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一步步打造属于他的车灯王国。
苦尽甘来,在海外拓展中持续展现顽强的生存能力及强大的竞争力,吴俊佶与他的车灯霸业,就是台商成功打开外销市场之生动案例。在美国开拓市场,吴俊佶也遇到不少坎坷,比如2014年他因为美国反托拉斯诉讼,付出高达3600万美元的天价和解金,此前他陷入此场官司长达5年共62个月时间。
2022年9月8日,吴俊佶启动代际传承,将董事长宝座交予其儿子吴国祯。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