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第一个“不姓王”的董事长,总裁惊叹“你胆子很大耶!”



现年80岁的台塑石化董事长陈宝郎,2011年扮演“救火队长”成了“台塑四宝”第一个“不姓王”的董事长,一晃12年过去了,他又成了台塑总裁王文渊口中“能赚钱的董事长”。
素有“油价铁嘴”之称的陈宝郎,今年夏天精准“买买买”加码石油,大赚一把,连王文渊当时开会时都忍不住抱怨“欸,你胆子很大耶!”今天,不妨从陈宝郎身上,透视一下台塑职业经理人机制运用吧!

“油价铁嘴”加码买石油,千亿总裁惊叹“你胆子很大耶!”
台塑总裁王文渊(右)参观由台塑“起家厝”改造的高雄台塑昆仲公园
“天下没有容易做的事,也没有做不成的事。”这是台塑创始人王永庆说的。王永庆已经走了15年,人生虽落幕,但其精神犹不朽。
一个典范的离去,似乎一个时代也渺渺远去,然而经过岁月的过滤,王永庆留下的台塑与其成长轨迹及企业文化传承,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职业经理人机制的运用等方面。
今年,台塑集团将自己的“起家厝”,即位于高雄的台湾第一家PVC工厂,改造成了一座工业遗址公园。1954年,王永庆和王永在昆仲在高雄一个当时叫“狮甲”的地方,成立福懋塑胶,即今天台塑集团之前身,并兴建台湾第一家PVC工厂,此间厂可说是台塑“起家厝”,对台塑具有特殊意义。2014年停产后,台塑与高雄当地申请文化资产保护,除了捐赠5笔地块,台塑还捐出新台币8.4亿成立基金,将工厂改造为“台塑王氏昆仲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20日,台塑企业位于内湖新总部大楼已经正式办公了,包括台塑企业管理中心、总管理处都设于此,另外,最高楼层14楼有包括台塑总裁王文渊、以及王瑞华、王文潮、王瑞瑜等常委的管理中心办公室。在13楼,设有服务处,墙上浮雕印着创办人王永庆题写的经营理念——“勤劳朴实”四个字。
台塑石化董事长陈宝郎
台塑企业内湖新总部,包括被誉为“台塑四宝”的台塑、南亚、台化、台塑化,均在里面办公;值得一提的是,担任台塑石化董事长的陈宝郎,是“台塑四宝”董事长里年岁最大的,今年80岁,他也是“台塑四宝”第一个“不姓王”董事长。
自从2011年临危受命被台塑集团请来当“救火队长”,并成为“台塑四宝”第一个“不姓王”董事长,一晃12年过去了,尽管他已是80岁的人,我想台塑总裁王文渊巴不得他多干几年,因为他是王文渊口中那个“能赚钱的董事长”。
被称为“经营之神”的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在创业的悠悠岁月中,几乎从不度假,工作直到去世前一天,他也是一个“追潮人”,在他主导下,台塑投资并参与了当时最新潮的电子、半导体业。
台塑石化董事长陈宝郎的办公室墙上,也挂着王永庆题写的“勤劳朴实”字幅,他也是“活到老、学到老”,在台塑推行AI(人工智慧)总动员时,80岁的台塑化董事长陈宝郎也与其他年轻高管一样,参加培训上课。
80岁的台塑化董事长陈宝郎
在台塑集团旗下的“台塑四宝”中,现年80岁的陈宝郎所掌舵的台塑石化,主要控制着集团内部上游原料端,可说是“四宝”中对油价起落最为敏感的一宝。换句话说,把握好油价涨跌趋势,攸关台塑化的营收及盈利,值得强调的是,陈宝郎还有一个外号,人称“油价铁嘴”。
众所周知,若是看投行预测来操作,你可能亏得血本无归。比如高盛曾在今年上半年三度调降油价预期,但到了9月份油价大涨后,它又从“唱衰”转为“唱红”,预测油价要上100美元了。同样,摩根大通在9月份预测油价会持续飙升,但转到今年10月,它又发报告说高油价不会持久,因为需求遭到破坏。如果您“照单全收”,亏得连底裤都没了吧!
再说一下陈宝郎是如何操作吧。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去库存”声调响起,但身为台塑化董事长的陈宝郎,在今年6、7月份却加码购入原油,即便储油罐都快满了,他还是高喊“买买买”。他的“顶头上司”、台塑总裁王文渊都感到惊讶,在开会时忍不住抱怨“欸,你胆子很大耶!”
事实上,这一波的操作,让台塑化的炼化部门大赚了一波,9月单月营收高达703.76亿元新台币,王文渊看了报表后惊呼:“你怎么看得这么准!”今年9月国际油价冲到阶段高点,而今年夏天前又是处于低位,陈宝郎“低买高卖”操作如此精准,让人佩服不已,不愧是“油价铁嘴”。
陈宝郎表示,像高盛他们的报告,可以一直改,可以猜,但我们的订单下了就是下了,必须有自己的主张。再说,采购原油后再用油轮运到麦寮,至少花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期间国际油价波动就是风险,对于我们而言,其盈亏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心脏不够大颗的人,吃不了这碗饭!”
由于台塑化是做各种化学材料的最上游,如果洞悉市场变化,把自己练成“铁嘴胜算”?陈宝郎在受访时透露,除了需要常年累积的产销供需经验,台塑石化还设有一个产销小组,专门归集各种资料,研究世界各国局势。每周,大约有五、六位高管专题讨论,有时还会有两三人激烈辩论。开会时,大家有意见就直接讲,也可以辩论,有了结论后,大家就来买油,企业也降低了误判的损失。
“台塑四宝”第一个“不姓王”的董事长——陈宝郎

陈宝郎
现年80岁的台塑化董事长陈宝郎,出生于台南仁德一户农家,他是成功大学化工系55级校友,毕业后就进入公营企业中油,一干就是41岁。2008年他从中油总经理职位上退休后,“发挥余热”的他又被派到中油转投资的中美和石油化学担任董事长,2009年兼任国光石化董事长,再到2011年受台塑邀请,变为台塑石化的救星,一晃又是12年,堪称台湾石化界元老级人物。
接触陈宝郎的人,会发现他说话带点台湾南部腔调。当年,他就读成功大学化学系,后来又与石化相伴,也有偶然因素。从台南一中毕业的陈宝郎,本来有心从医,因高考两分之差,无缘台湾大学医科。
在成功大学化学系就读期间的陈宝郎,曾做过兼任高中老师,毕业后,他受征召入伍当海军,以预官身份退伍后,他先求职中油,后来陪着“同袍”去考台塑,虽然皆顺利录取,但若去台塑就先要赔偿中油薪资,他一想不划算,就去了中油。
陈宝郎也想不到,冥冥之中皆有定数,他后来还是再与台塑续缘,只不过相隔40余年了。
在公营企业的中油系统,陈宝郎从基层操作员做起,直到干了总经理。1967年,陈宝郎在中油高雄第一轻油裂解厂,做了一名值班工程师,后来先后参与一轻、二轻、三轻试炉,还领导四轻试炉工作,并参与五轻的整体规划。1987年,由于当时五轻建设与当地民众起激烈冲突,他被委任接下此“烫手山芋”,并成功协调各方角斗。
2004年,已是高雄炼油厂厂长的陈宝郎,荣升为中油总经理。2008年,退休后的他被返聘出任中美和石油化学董事长,这是中油转投资的公司,已连续亏损三年,他到任后,仅用短短三个月就扭亏为盈。2009年,他兼任国光石化董事长。后来,由于不敌与地方及环保团体的抗争,卸任后的他真正进入退休生活。本想可以好好爬山,享受人生的他,没想到又于2011年受台塑集团邀请,再度续写石化人生。
台塑新总部的王永庆题字浮雕——勤劳朴实
2010年和2011年,台塑化学的麦寮工业区的六轻厂陆续发生七起火灾的严重事故,面对压力下,台塑高层找上了陈宝郎,希望他当“救火队长”。当时,陈宝郎正好在国光石化的事情也结束了(注:当地政府于2011年撤案),卸任后闲来无事的他,一番考虑后就答应下来,成了“台塑四宝”里第一个“不姓王”的董事长。
2011年9月15日陈宝郎担任台塑化董事长第一天,第一件事是先到麦寮找工会,开一个劳资沟通会。接着,他就开始跑基层,唯一要求就是高管不允许陪同,因为他想从基层员工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也包括听取员工反应不满。陈宝郎认识到,当时的工安问题必须马上止血,麦寮七起火警事故中,有五起与管线腐蚀有关。
在改善硬件设备后,陈宝郎就抓安全管理的企业文化。他和手下主管讲,员工不是成本,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要让员工们来这里上班是最快乐、最放心的事。如果公司三天两头发生火警或漏油,员工家里的人又怎么安心?
台塑化董事长陈宝郎
陈宝郎有一个不计较的个性,以前在中油工作,他从来不挑工作,领导叫他干嘛,他就干嘛。也因为此个性,能干又从不抱怨的他,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往哪里钉,无形中他在不同部门干过,成了石化业“活字典”。
与在中油这个公营企业不同,台塑是私营企业,要为老板、股东和股民负责。陈宝郎表示,他的主要任务是赚钱,赚到钱就能照顾员工家庭,还可以做环保研究,为社会做更多公益,这样工作起来才有动力。年过八旬的他表示,把身体照顾好,还可以在喜欢的石化业再战很久很久。
眼下,新能源电动车已是潮流,汽油的需求将会越来越低,有人问陈宝郎,面对趋势的转变,台塑化将怎么办?陈宝郎表示,电动车普及后,加油站一定首当其冲,也会受到影响;不过以后没有不卖汽油卖柴油,因为柴油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像工程车等大马力的有需要。
另外,他说自己数年前就想好办法了,制造乙烯、丙烯、丁二烯等这些石化基本原料的轻油。目前,汽油比轻油贵,为了一旦电动车趋势形成,当汽油价格下降时,就可以改生产轻油,解决汽油过剩的问题。目前,台塑化的炼油厂已经修改好管线、设备,仅需一个月时间就可转换生产轻油,为将来准备好面对电动车时代的到来。
近几年来,台塑企业导入AI智能控制,总裁王文渊下令让“台塑四宝”都派人去上课接受培训,连80岁的陈宝郎也要上课。陈宝郎后来接受访问时谈及感想:“一开始是老板想做AI,由上向下逼着大家,大家一开始怕得要死,只是为了命令不敢不做,但现在反过来了,是我们下面想做,因为真的有很多好处!”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