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中国车企对他们下游供应商并不"友好"?


文|大鹏兄

比亚迪卷价格,华为卷科技,广汽卷的是铺盖
最近的各地区新能源车展,让各大车企坐立不安,实在是太刺激了.....
如今的舆论环境日趋谨慎,能够直抒胸臆的论坛已经不多!在近日举办的重庆车展上,各汽车集团老总们的讲话却如同一股清流,为这沉闷的氛围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言辞犀利,激情四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赛场,那简直叫一个精彩和过瘾。
实话说十年来,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激烈精彩刺激的场面!这些老总们,平日里或许都是沉稳内敛的企业家,但在重庆车展这个特殊的场合,他们却毫不吝啬地展示出了自己的个性和锋芒。他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倾泻出来。他们的言辞犀利,直指要害,让人听得津津有味,过瘾不已。
先开始是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公开发言:只有健康的竞争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另外李书福表示:简单粗暴的价格战,结果就是偷工减料。不是所有电动车都叫新能源车,李书福认为,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取向有三点。首先是能源安全,其次是大气质量及碳排放控制,还有一个就是产业链升级。
其中一位老总的话给大家看一下,吉利汽车杨学良说:单独偷工减料降价是不道德的!无休止的价格战是没有出路的,今天的中国汽车工业内卷的程度,可以说是全球第一,粗暴的价格战不可取,其结果只会偷工减料造假售假。

PS:比亚迪云飞总说:前两年电池等原材料疯狂涨价,汽车也跟着涨价,但是现在电池的价格都跌成屎了,为什么汽车就不能降一下价呢?为什么降价让利给消费者就成不道德了呢?我觉得该降价不降价!才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而且云飞总还补了一句:车企竞争就像打牌,别人牌打出来了,你能跟就跟,跟不起就过,等下一轮好了。不要动不动滞气(阴阳怪气其他车企),也不要玩不起就掀桌子(自己玩不起,让别人能玩的起的玩)。
老铁们,以上讲话这可都是公开的啊,有媒体记者在场,还有众多单位领导和企业家在场!各家的汽车老总竟然都公开说狠话了,看来他们日子是真不好过,这是真急了呀?
但是话又说回来,什么时候开始降价成了不道德的了?消费者享受性价比的时候就成了不道德了?是不是汽油价降了也叫不道德?房价降了也叫不道德?只有蹭蹭涨价,割老百姓韭菜才叫高尚?

卷到自己员工都不敢买,最终谁为你买单?
网上流传了一张车企企业微信交流群图片,有一名员工因为良心过不去,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不知道是哪家车企,但这是内部人员说的,无良的价格战确实会导致偷工减料和员工带情绪工作导致品控问题。
网上流传截图,具体不知道那家车企
这名车企员工这样说的:
"来到这里工作大半年,今天谈一下我的感受:1.作为降本部门,整个降本增效的战略就有问题,不是说降本降不下来,相反,还降的很多。问题在哪,偷工减料,绝大部分降本点都依靠取消、减薄和降低标准来达到目的,导致自己降本的产品自己都不敢买。这样的企业,这样的战略眼前只有利益完全没有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放在心里。2.不仅不把消费者的安全放在眼里,还没把员工当人。当产品降本降不下来时,不去思考自己的科技短板,而是采取取消加班工资,降低绩效,削减员工福利等措施向员工施压,企图逼迫他们为生计而低头。恕我直言,这样不顾良心、既不考虑消费者又不考虑员工的降本战略,就基础上就决定了公司绝不可能走远,所以我打算明天辞职。"
上面那位员工意思是每天根据公司的节约开支,减配,减到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甚至不敢去买自己家的车,可想其他车企何曾不会同样的想法? 细思极恐....!
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
当然了,在市场中的“血雨腥风”,愈演愈烈!让汽车行业的没有说降价不道德,是单纯靠偷工减料降价不道德。
偷工减料带来的降价不会让老百姓得实惠的,只会不断压榨那些实实在在拿产品质量立足市场的企业,逼迫他们也开始不注重质量,投机取巧,最后形成恶性循。
今年,中国汽车企业迎来最“卷”一年,各大品牌老总纷纷下场直播,“卷价格”“卷流量”“卷营销”。汽车品牌已进入“血海”之争,竞争淘汰日益加剧。

终于理解为什么广汽董事长痛批国产车卷了
大鹏认为,再这样下去广汽没几年就要喝西北风了,看看曾经风光无限的日系车,现在降到了什么程度价格?不思进取最终被代替,之前动不动加价两三万提车,根本不愁卖。现在呢?也只能以价换量,以前靠着吃老本躺赚不思进取,没有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现在市场风向变了。比亚迪卷技术,卷价格,卷规模,华为也加进去卷技术,卷性价比,广汽一时间不知所措,只好喊起了油电同权!
不过广汽等一些企业以前靠着合资赚的盆满钵满,现在被打的快要嗷嗷叫裁员维持经营!还是余大嘴说的对,未来的新能源,智驾只剩华为和比亚迪!
大鹏认为最后会淘汰一批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留下一批有竞争力有技术的良心企业,其实本质是这样的。比如大家研发费用都是一个亿,这是前期都需要投入的,大家都打算1年内回收研发成本。那么举例比亚迪一个月卖3万辆车,有的车企一个月只能卖1000辆车,比亚迪三个月就把研发费用摊平了,有的车企算了算,10年都不一定摊平,所以人家比亚迪就有了降价的底气,其他车企跟不起,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另外再给大家说件事,别提外企说我们咋地咋地。降本增效能不能别拿我们下游做开刀呀? 我是给车企做终端配套的,去年年底开始某车企带头降价,整个下游肯定全部跟着要降,基本上就降到了成本线的水平,我们控制的不好可能还要亏一点。就这种情况下,说实话我们有点不良心了,只能在材料和服务上打折扣来保证正常经营,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最后真的就是一地鸡毛。
除了成本上面的压缩,就是货款账期无限延长,更有各种承兑给付,下游供应商压根就赚不到合理的利润,赚不到合理利润的同时,同样做不好高质量的产品给到车企,车企也做不好好产品给消费者,这一方面,我建议国内的车企什么时候学习一下进口车企,说一就是一,从来不会从技术上面做过偷工减料,减配,该下游供应商该赚的从来不会小气,这是环环相扣的,反观看来,我们国内的车企格局小了。
降价如果不牵扯制造成本那就是良性的,如果跟制造成本息息相关必然要偷工减料,话又说回来消费者一味追求低价也是造成主机厂偷工减料买车因素之一,毕竟零配件成本价格明码标价。
大鹏认为,一个心术不正的企业,很难能够在市场上面长期立足,只有在市场上真正用产品力战胜对手,那才是好的企业。

写到最后:

结语
市场需要鲶鱼,需要强有力的竞争和冲击,需要有淘汰,需要有牺牲,谁都不能例外。部分企业和企业高管,一直抱着靠山思维,在庇护下不思进取,守成守旧,在新的激烈竞争环境下苟延残喘,还在幻想着用政策和道德绑架的方式去遏制竞争。 
目前的新能源市场已经呈现出很多很好的声音和趋势,企业大佬直接下场,跟用户对话,倾听用户的声音,关注用户的需求,用尽所有努力做出满足甚至是超出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极致性的产品,这些才是值得学习!
办企业的宗旨到底是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汽车市场过去30年,我们的这些大佬企业赚零头,利润大头跪着送给了日本、德国和美国的汽车企业,但这段屈辱的历史没有让这些软骨头和懒骨头的大佬们挺起脊梁,他们希望沉睡在温柔乡里永不起来。
现如今,办企业的宗旨是什么?尊严!是可以对那些经济和科技霸权者欺凌者说不,是敢于亮剑、敢于牺牲,敢于向巅峰发起冲击的勇气和精神!中国的汽车行业,即将迎来改朝换代的历史性时刻,让暴风雨卷的更猛烈些吧!
备注:以上仅仅为个人观点,如涉及侵犯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即可,谢谢


底部信息栏虚位以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