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
首先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
要讲儒家的思想,
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
要讲孔子的思想学术,
必须先要了解《论语》。
孔子的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一则话,是他说学问德业的修养,都以十年为期,同时也说明年龄和经验的可贵。
他说自己十五岁便有志于学问。到了三十岁,才确立学问的方向。四十岁才对学问的宗旨没有疑惑。五十岁才知道天人之际的生命微妙。到了六十岁,才能融会顺逆的境界,耳闻目见,都可随顺于学问的境界里了。
为什么只说耳顺呢?大抵人总以亲眼所见,才能自信自肯,若是耳闻便知是非顺逆的,除非大智融通,否则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所以谣言止于智者,确实并非易事,如果学问修养经验不到的人,大都容易受邪说谬论和外界宣传所蛊惑。孔子到了七十岁,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矩便是学问修养德业的准绳。
他说自己以五十年努力,才使学养德业至于精纯。人非生而圣者,谁能轻易一蹴而就!这便是孔子为学的精神,也是他谦虚的讲述,更是至德的榜样。孔门弟子所以把它放入《为政》篇中,就是指出德业有如此之难言,与“为政以德”互相比照,真是用心良苦,何尝是错摆了位置呢!后世学者岂可以得少为足,轻易而言德业!
全篇到这里是一转,下文便引出孔子所讲为政的几则机趣,像是孔子的机会教育,令人可做深思也。
什么是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一则本来是讲孝道的文字,为什么放在这里?粗看起来,实在不合。如果加以体会,便大有道理了。
孟懿子就是仲孙何忌,懿是谥号,他是鲁国的大夫,正是孔子君父之国的从政人物。他也要来问孔子孝道的德行,于是孔子便把握机会来说教了。
他说,孝道不难,只要不违背事理,不违背父母的意思就对了。这说了岂不是等于不说!谁不知道这样便是孝呢?可是,不然!不然!须知儒者论孝,认为凡是担任国家领导的人,要以孝父母之心,大孝于天下才对。
换言之,因为孟懿子是鲁国从政的人,所以孔子答复的意思是,只要你视天下人如父母,不违背天下人的心志,便是大孝。但是无法直截了当对他明说,所以只说了一句“无违”,要他自己去领略。
樊迟是孔门的弟子,名须。等到孟懿子走了,孔子出门,樊迟来驾车,他们师弟之间,便在路上闲话起来。他告诉樊迟说,刚才孟孙来问孝,我告诉他无违,你认为如何?樊迟听了,觉得很奇怪,这个意思是人人都知道的,还要你说吗?
所以他转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呢?殊不知此理三岁小儿也知道,也许百岁老人还做不到,所以孔子便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说的三句话有三个道理。
第一,他要考验一下樊迟悟解的程度。
第二,他要把此事说清楚一点,学问如大海之水,只看你自己的度量,能够取得多少算多少。你以此处天下,便是大孝;以此持一身,也是孝子。人生无论个人或人类,除了生和死,以及死后的追思以外,还有什么事可讲呢?所以你懂得养生送死而无憾,孝道自在其中矣。
第三,他的意思还是取瑟而歌,指东说西,可惜孟懿子当时没有再问下去,恐怕他还没有弄清楚孔子所讲的用意,所以孔子后来和樊迟又一问一答地再说一番。接着引出下面更有机趣的话来了。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鲁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名仲孙彘,武是谥号。在当时,他们都有世袭的官位。那孟武伯,可说是一个道地的公子哥儿,他也向孔子问孝的道理。
孔子答他的,和答他父亲的,话就不同了。孔子没有正面说出做儿子的应该如何对父母尽孝,只是说出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至情来启发他。
他说,做父母的人,唯恐子女身心不健康,随时担忧子女们的疾病。换句话说,你看父母对子女这种慈爱,是多么伟大和真情啊!孝道便是反其道而报之的真情。你如果仰事父母,也同父母对子女的用心那样,那还有什么话说呢?这个道理说穿了,本来是很明显的,孔子又为什么对他如此说呢?
第一,他是观机施教,极善于使用机会教育。
第二,凡是世家的公子哥儿们,大多会成为纨绔子弟,从来也不知民间的疾苦,可是他们的从政机会,又会比普通平民为多。
所以他说这一段话,也是要他视天下之人如父母,待天下人之心如对子女,随时随地,以体恤民间的疾苦为念,才是真正的大孝。所以这一则话,就随其父子两人问孝,同时插入《为政》篇中了。
孝道本来是仰事父母,扩充其情,而至于国家天下,由此完成一个人的本分学问。以之处父母之间和处天下,是一事的两面。所以下面二则对弟子们教孝的话,也便插入《为政》篇中。
【敬请关注以下备用号】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注:以上全部内容均摘自网络,只随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