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一定要让孩子做这三件“无用的事”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庭作业减少了,课外班不能去了,原本忙忙碌碌的孩子们一下子空余出很多时间。一时间,许多家长感到手忙脚乱,不禁发愁这多出来的时间怎么办......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学习类培训并不与孩子的学业成绩直接挂钩,而仅有好成绩的孩子未必快乐。
要养育出身心健康、情绪积极的孩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保障孩子的运动、玩耍和劳动。因此,“双减”政策的出台,正是为了解决阻碍孩子健康发展的因素,使每个孩子都能有快乐幸福的童年,避免各种成长悲剧。


成绩好的学生
用于兴趣培训的时间更多
生儿育女,希望孩子优秀是人之常情,但要找到真正能让孩子优秀的秘籍。很多研究已经充分证明,大量刷题、超前学习并不能保证孩子赢在起跑线,更无法保证孩子有终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北京、陕西、辽宁、江苏、广东和四川6省(市、自治区)近45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把对成绩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两组学生比较后发现,满意组参加兴趣类培训时间比不满意组多69.35分钟,参加学习类培训时间比不满意组多21.19分钟。这说明成绩满意组用于兴趣类培训的时间更多。横向比较也发现,满意组暑期每周用于学科类培训的时间比兴趣类多45.19分钟,不满意组学科类培训时间比兴趣类培训时间多93.35分钟。这说明成绩不满意组用于学科类培训的时间更多。
可见,成绩好的学生用于兴趣类培训的时间远多于成绩差的学生,但是他们的成绩并没有因此下滑。参加学科类培训或许在短时间内有些许效果,但其持续性值得家长们认真审视。因此,在国家下大力气实施“双减”政策后,家长们切莫恐慌,少了一些作业和课外辅导,恰好可以给孩子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定要让孩子
做三件“无用的事”
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合作、宽容、坚持、耐心、诚实和责任的品质都是成功的因素。 友情、亲情、自由、乐观、健康、自尊、品味等也是幸福的因素。 这些品质、素养和情感甚至超过了智商在生活中的作用。
家长要为孩子安排好“双减”之后的生活,至少必须做三件事。
第一是运动。


体育对一个人的生活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3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运动状况进行的研究发现,运动时间是否充足与学习成绩高度相关。
每天运动1小时-2小时的学生,成绩在班级属于上等和中上等的比例分别是19.1%和42.7%,不运动的学生属于上等和中上等的比例分别为10.1%和31.2%。另外,体育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上等的比例为24.8%、下等的比例为5.0%。研究还发现,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朋友人数更多,更愿意与伙伴一起玩、更善于沟通。因此,想让孩子提高成绩、有朋友、性格开朗、善于合作,就带孩子多运动吧。
第二是玩耍。


孩子需要自由自在的时间,但玩耍和休闲在父母眼中往往是最没有意义的。 孩子们的休闲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安排。
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阅读经典文学而不是看电影、学习摄影技巧和研究考古发现。他们更希望孩子选择外语、思维、语言等课外训练,而不是陶艺、攀岩、滑雪、木工等活动。一些父母要求他们的孩子有意义地玩耍。例如,他们需要在外出时写一篇作文。
其实,“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很多看似无用的休闲时光,正是滋养孩子成长的精神养分。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能自主安排的时间,不干涉、不限制,让孩子自己放开了玩,让孩子的压力能得到释放,情绪能得到缓解,自主性能得到提升。
有的家长担心,如果让孩子随便玩,就会玩网络游戏,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 事实上,网络游戏不仅是这一代孩子的娱乐方式之一,也是他们的社交语言。 研究发现,超过70%的中学生表示喜欢网络游戏,超过70%的中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有助于减轻压力。 但是,经常给孩子推荐游戏的家长不到1%,经常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家长也只有10%以上。
而课余没时间做感兴趣的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粗暴、学业压力大等家庭的孩子,反而容易沉迷网络。
第三是劳动。


很多家长认为劳动并不重要,但是,劳动对于孩子一生的意义也是奠基性的。劳动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减少感觉统合失调引起的学习障碍。 这些障碍在12岁之前加以训练是可以纠正的,12岁之后往往很难改变。
而且,眼里有活的孩子更善于观察和同理心,热爱劳动的孩子心里有别人,更有责任感。这些都是孩子在未来发展中必备的品质。因此,让孩子从小就做家务,对孩子的视觉、触觉、听觉、平衡、协调、责任感、独立性和自信心都有很大的好处。
家长要尽快转变思维,在运动、玩耍、劳动、阅读、体验等看起来无用的小事上多发力,更好地成就孩子的人生。
往期推荐
1.教育部明确!周末寒暑假可以给孩子补体育课!
2.家长、教练、校长必点:你想了解的“运动育儿”全在这里!
3.教育部: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十年后是不一样的人生
4.运动育儿观 || 男孩可以平躺,但不可以躺平!
5.重磅!“双减”政策落地,重视体育,要求孩子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
6.教育部正式通知!除了体育类,其他9类科目不得补课
7.钟南山:体育运动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8.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9.教育部传来消息:中考体育将与语数外同分值,2022年将全面实行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领取
《运动育儿100问100答》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分享您的运动育儿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