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近整理书架,发现很久之前
一位书友送我的《廖凡四训》
我已经读过了一遍于是这本书
就一直被放在书架的角落落灰了。
如今重新翻开这本旧书
竟然有了意外收获。
故事的主人公袁了凡
有次和云谷禅师一打坐
三天三夜未曾闭眼
于是云谷禅师就问他:
“你已经静坐了三天,
却不见起一个妄念,
不会胡思乱想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了凡回答:“我的命运已经被孔老先生算定了,一切得失,乃至于生死大事。都是既定之事就算是要妄想,也已经没有什么好想的了。”
云谷大师笑道:“我原以为你是一个才智出众的豪杰。原来只是个平庸的凡夫罢了。”
听了禅师所说的话,了凡困惑不已,于是请问其中的原因。
于是禅师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1】:“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意思是“一个人若是不能去除妄想心,终究会受到宇宙间阴阳两种对立面所限制,怎么会没有定数呢?但是,只有凡夫才会受制于定数。
你20年来被捆被孔先生算定却丝毫不曾转动过难道不是平庸的凡夫吗?”
了凡继续问:“那这种定数能否逃避得了?”
云谷禅师说:“命是由自己造作的,福也是由自己求得的。”
云谷禅师这句话什么隐喻呢?
就是所谓命运的定数,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妄想分别心造作的,我们受制于二元对立的限制,所以才有了穷命富命等之类的定数。
那如何改命呢
接下来云谷禅师告诉他立命之学,
【2】说:“夭「寿不贰’夫夭与寿,至贰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天,孰为寿?
细分之:丰歉不贰,然后可立贫富之命;
穷通不贰,然后可立贵贱之命;
天寿不贰,然后可立生死之命。
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
日天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
什么意思呢?
短命和长寿是没有分别的。
'短命和长寿明明是两个相反的命运,怎么会没有分别呢?
要晓得,当一个人妄想消除、心念不动之时,哪里还会有短命与长寿的分别呢?其实,这都是意识上的分别执着罢了!
“再仔细地来说:丰富与匮乏须看成是没有两样,各自安分守己地做人,这样匮乏的人才能转变成富足的命;本即富足的人,也可以因此长久保有福报。
穷困和发达须看成没有两样,都要规规矩矩地做事,这样穷困者才能变成发达的命,本即发达的人,也可以因此更加地福禄绵延。
短命和长寿必须看作是没有两样,皆应该珍惜生命,不可胡作妄为,这样短命者才能得到健康长寿的命,命中长寿的人,也才能更加地健康长寿。”
这里禅师就是在告诉了凡,想要改命,就要祛除分别心。把短命和长寿看成没有分别,穷富看成无分别,丰盛和匮乏也看成无分别。只要安分守己做人,踏实做事,人生自然就会福禄寿喜具足。
那如何去除分别心呢?
【3】汝之命,未知若何?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什么意思呢?
假使是荣华显达的命,也要时常当作是不得意来想;
就算碰到了亨通顺利的时候,也须常作不称心想;
即使眼前有丰足的衣食,还是要常常当成是处于贫穷艰苦的环境中来想;
纵使得到别人的喜爱与敬重,也要小心谨慎,常怀有所畏惧的想法;
就算家世名声很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须常作身份低微来想;
纵然学问相当广博高深,也要经常当成还很粗劣浅薄来想。
这里云谷禅师就告诉我们,
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要被外界的东西影响到内心的平静。
如此,当你能不执着于贫富贵贱名利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专注于修好自己的品性,把自己的事情不断精进到专业,那么钱财和福报自然就会来。
总结一下,
了凡觉得自己的命运自己被定住了,所以生无可恋。而云谷禅师告诉他,那是凡夫的认知,圣贤认知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命定是由于受二元对立的妄想执着所限制而导致的,而想要改变重新创造自己的命运。要从心下功夫。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放下分别心,平衡二元对立思想,把二元认知整合为一元,从合一的意识中也就是匆圆满意识出发,去给出你对这个世界的爱,去奉献,去布施,去利他。
当我们能从小我的匮乏的自私自利的贪嗔痴欲中一点点走出来,去融入社会共同体,才能实现利益扩大化,那么你的格局和认知也会提升,那么你的命运也就被改变了,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现状不太满意,无论是情感,婚姻,事业,健康,财富等方面,都可以看一看这本被无数智者分享的福慧之书。
里面有详细的修行指南,帮我们一点点改掉凡夫习性,活出高配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