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留住手艺》五十集21-30


提示:戳上方蓝字「李子说」关注 


五十集系列纪录片《留住手艺》,从崭新的角度展示中国传统手工艺与手工匠人的现状,原始的手工榨糖、酿酒、土陶制作、造纸工艺、竹编、打铁、擀毡、手工制作秤杆、马鞍……用影像纪录并珍藏这些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全面地向海内外观众讲述中华古老手艺的历史和传承故事,使这些国宝级手艺得到拯救、保护和传承...
《留住手艺》有别于以往人们印象中“手艺”被局限于工艺品,本次记录的近30多种手艺选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行将消失的题材,显现时间、空间差异下的民生画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感悟先祖们的生活哲学、智慧和艺术,揭示“留住手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如何投屏电视机?
《留住手艺》50-21妙手扎作黎家狮
本节目主要内容:在佛山每逢喜庆节日或店铺开张醒狮助兴是必不可少的仪式。在狮头扎作行业,佛山黎家狮最具盛名,黎伟是传统狮头扎作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也是佛山黎家狮扎作手艺的第五代传人。节目中为我们介绍了扎作黎家狮的制作工艺。
《留住手艺》50-22衣袂飘舞香云纱
本节目主要内容:香云纱俗称莨纱,因穿在身上沙沙作响,而被叫做响云纱,后来取其谐音被叫做香云纱。香云纱的发展得益于顺德上千年的种桑养蚕的历史。香云纱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复杂,价格高昂,价比黄金,远销海外,极受追捧。本期节目讲述了香云纱的制作工艺和发展历史。
《留住手艺》50-23石破天惊曲阳石雕
本节目主要内容:天安门广场耸立的华表、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些建筑物上的石雕让游人赞叹不已。这些石雕都出自河北省曲阳县石雕艺人之手。曲阳是国务院命名的雕刻之乡,这里的雕刻技艺起源于汉代;隋唐时期发展成为北方汉白玉石雕中心;元代后名家大师辈出,一代又一代的石雕艺人先后参与北京城的营建,展现出高超的雕刻技艺。曲阳石雕的雕刻原材料采自黄山,这里盛产汉白玉,是曲阳石雕的发源地。本期节目为您介绍曲阳石雕的艺术魅力、发展历程。
《留住手艺》50-24朴素的美大名草编
本节目主要内容:草编通常是指人们利用各种柔韧的草本植物加工而成的物品。在中国分布广泛,其中河北省大名县的草编很有特色,除草帽、手包等实用日用品之外还有草编京剧脸谱、草编时装、草编成语故事等十大系列,上千个品种。本期节目将走进河北省大名县去了解那里的草编历史。
《留住手艺》50-25天工夺巧扬州漆器
本节目主要内容:扬州漆器是中国传统的特种工艺品,历史悠久,它的髹饰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2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就已开始出现。
《留住手艺》50-26石湾陶艺胜天下
本节目主要内容:石湾陶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泽棉介绍石湾陶塑的制作工艺。石湾陶器在古代曾远销海外。石湾陶瓷业分出了二十四行,刘泽棉所在行业叫做同庆行,也叫公仔行。
《留住手艺》50-27重塑越窑青瓷
本节目主要内容: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一批供奉释迦牟尼舍利的精美供器,专家根据碑文记载断定,这些瓷器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也就是越窑青瓷。这些秘色瓷的出现,解决了史学界长期困扰的谜题,也激起了一批人重塑古代文明的热情。本节目采访了施珍,讲述她重塑越窑青瓷的故事。
《留住手艺》50-28传承经典明式家具
本节目主要内容:明式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发展史上巅峰时期的家具艺术作品,在制造艺术和工艺技术方面,达到世界上同一时期的最高水平,得到世人的公认。时隔几百年的今天,明式家具依然魅力不减,是实用价值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品。本期节目向大家介绍明式家具的传承。
《留住手艺》50-29千年木活字
本节目主要内容: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其中一个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表演,场面宏大,古人的智慧让世人为之惊叹。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它的起源也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当我们探寻它的源头时,中国最古老的印刷工艺,雕版印刷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留住手艺》50-30姑苏绝技 折扇制作
本节目主要内容:徐义林是苏扇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讲述了折扇制作过程中的选料以及扇骨的水磨方法。折扇正慢慢成为爱好者的收藏品。
声明:视频整理于网络,作分享学习用,资源版权属原机构或作者,侵权联删.

推荐点读☞ 李家湾
推荐点读☞ 混在桐城
推荐点读☞ 李家湾的炊烟
推荐点读☞ 随笔|散记桐城
推荐点读☞ 故乡的桥:钱家桥
推荐点读☞ 随笔│钱家桥▪李家湾散记

更多原创请关注『李子说』公众号
+
寻找新媒体价值
一言难尽的文案
《战狼2》之营销启示值
品牌故事:最省钱的营销
故事营销:说好故事卖产品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