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戳上方蓝字「李子说」关注
他们,发祥于中国上古时代的商朝遗民,却成为中国历代王朝在战乱中得以恢复社稷民生,创造辉煌盛世的柱石;他们,千百年来备受重农轻商文化传统的压抑,却以修齐治平的理想,创造了温和淳厚的儒商文化;他们,择人任时、诚信守约、见利思义、勇于担当、支持革命、共御外辱,熔铸出饱含东方智慧的商业精神,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与变革的重要力量!他们就是中国商人。
▶《中国商人》第11集 海上逐梦
1915年,一艘从香港出发的客轮靠上了黄浦江畔的十六铺码头。郭泉、郭乐两兄弟抵达上海,他们是广东中山人。郭氏兄弟早年追随他们的大哥奔赴澳洲谋生,在那里他们靠做水果生意起家、致富。十多年后兄弟俩以手中丰厚的资产到香港创办了一家百货公司,这家百货公司就叫做永安。那时正逢一战,欧洲国家纷纷卷入,很多在上海呼风唤雨的外国洋行、富豪离开了。但有更多人带着他们的身家到这十里洋场一试身手。许多海外创业成功的华侨回国发展,上海的繁荣和平静吸引着投资客,也在召唤怀揣梦想的创业者,郭氏兄弟就是这样踏进了上海。节目介绍了郭氏兄弟海上逐梦历程。
▶《中国商人》第12集 实业先驱
世人说他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他自己则以办大事,做高官,为人生目标。李鸿章将他看成办洋务最得力的助手。洋人则将他看作最难对付的对手。他曾统管铁路、电报、航运、邮政四大实业。这个晚清呼风唤雨的大官商、近代中国特殊环境中的特殊人物就是盛宣怀。节目介绍了盛宣怀创办实业的经历。
▶《中国商人》第13集 香山买办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为寻求变法图强之路,光绪皇帝大量阅读西洋译刊,但是一本国人编写的书籍广受流传,却创下了中国近代出版史之最,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人深受此书影响。《盛世危言》这本贯穿着富强救国主题的书籍,竟是一名商人郑观应所著,节目中介绍了郑观应的传奇人生。
▶《中国商人》第14集 状元幽梦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他曾是名动一时的状元,但在一个朝代走向末日的时候他没有成为遗老,却做了实业救国的开路先锋。他倡导新式教育,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专门学校,首开中国现代种植业的先河,早就百年中国第一个城市。张謇,写就了一个晚清状元到社会改造实践家的传奇。
▶《中国商人》第15集 瑞往祥来
1949年10月1日,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时候,许多人的无限遐想与憧憬被激发了,而这一时刻,带给京城老商号瑞蚨祥的是无以复加的自豪与荣耀,因为制作这面五星红旗的绸缎,正是由这家老字号提供的。本节目介绍了老字号商铺瑞蚨祥的发展历程。
▶《中国商人》第16集 兄弟同心
本节目主要内容:荣氏兄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历程中两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生产的面粉和棉纱占到当时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荣巷烙印着中国民族工业先驱者的足迹,荣氏兄弟就出生在这里。
▶《中国商人》第17集 化工之父
范旭东在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被定格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他生于中法战争前夕,甲午战争和维新变法的双重失败,刻在他少年的记忆里。出洋留学时,正遇八国联军侵华。创业时,又逢北洋军阀混战。发展时,更屡受外国垄断资本压迫。晚年,再遭日本侵华重创。但是,他百折不挠,建起了中国最早的重化学工业体系,也留下了筚路蓝缕的人生历程。
▶《中国商人》第18集 民生情怀
本节目主要内容:为家乡通水通电的是33岁的卢作孚,在家乡父老眼中这个一直鼓吹教育救国的年轻人已经弃文从商,而在卢作孚心中,创办实业只是他为家乡现代化启蒙的又一场实验。从8000快钱艰难起步的民生公司最终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私营航运企业。
▶《中国商人》 第19集 民族光辉
本节目主要内容:1932年,陈嘉庚的企业破产了,人们看到一位蜚声中外的大实业家竟然一无所有,他一生艰辛创业,一生中永不毁诺,永不言败。抗战结束时,陪都重庆为陈嘉庚安全归来举行盛大的庆祝大会,在全国各党派祝辞当中,最闪亮的是毛泽东的条幅“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中国商人》第20集 千年商道
本节目主要内容: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这是日本近代工商业之父涩泽荣一对自己成功之道的总结。对于这位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商人饱含东方智慧的儒家学说是他成功的不二法门。作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儒学规定了中国人的利益道统和立身处世的方式,不仅构造了中国社会的精神气质也成为构建东方商业文化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
声明:该视频整理于网络,仅作分享学习,资源版权属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
推荐点读☞ 李家湾
推荐点读☞ 混在桐城
推荐点读☞ 李家湾的炊烟…
推荐点读☞ 故乡的桥:钱家桥
推荐点读☞ 随笔│钱家桥▪李家湾散记
更多原创请关注『李子说』公众号
+
寻找新媒体价值
一言难尽的文案
《战狼2》之营销启示值
品牌故事:最省钱的营销
故事营销:说好故事卖产品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