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戳上方蓝字「李子说」关注
《周易·系辞》中说:“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完全接受了以上观点,进一步提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观点。此后出现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化学说”,是在“天人相应”这个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方法论。
人生活在地球上,必然受到“天”和“地”的共同影响,在中医学中,天地不是独立的概念,而是统一的。“天”代表时间,太阳东升西落就是一日,月亮朔望交替就是一个月,春夏秋冬轮回一次就是一年。“地”代表方位,东南西北中,就是五个方向。《冠子·环流篇》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这里的斗柄指的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不断的旋转,当其斗柄指向东方时,春天到来了;当其斗柄指向南方时,夏天到来了;当其斗柄指向西方时,秋天到来了;当其斗柄指向北方时,冬天到来了。这样就把时间和空间统一在了一起。东方代表春天代表风,南方代表夏天代表火,西方代表秋天代表燥,北方代表冬天代表寒。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之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耀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例第三》中说:“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古人把五天称为一候,三候称为一气,也就是十五天天为一个节气,六个节气为一个季节,四个季节为一年。
随着自然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人体的脏腑、经络、穴位、气血津液也发生相应变化,并且还有着严格的季节性。《二十四节气经络穴位与养生》主要从节气变化特点、节气病邪特点和节气饮食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一一讲解,其中每个节气还加入了实用的经络穴位保健操和节气导引操,帮助您轻松掌握二十四节气经络养生的秘诀。
●第一集:何谓二十四节气
●第二集:四季与节气的关系—春夏季
●第三集:四季与节气的关系—秋冬季
●第四集:二十四节气与经络的关系
●第五集:二十四节气与穴位养生的关系
●第六集:二十四节气养生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
推荐点读☞ 混在桐城
推荐点读☞ 李家湾的炊烟
推荐点读☞ 随笔|散记桐城
推荐点读☞ 故乡的桥:钱家桥
推荐点读☞ 随笔|枞阳▪钱家桥▪李家湾散记
更多原创请关注『李子说』公众号
+
寻找新媒体价值
一言难尽的文案
《战狼2》之营销启示值
品牌故事:最省钱的营销
故事营销:说好故事卖产品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