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很好,虫草也很好,但这个才是平和滋补的无上之品(普通人都用得起,方法很简单)



朋友们,早上好!🌞
我们经常会听中医说到“脾胃不和”、“脾胃虚寒”、“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说法。但是很少人知道,中医里的“脾”到底是干啥的,和胃的功能有什么区别?
中医认为:简单来说就是胃将面前一大堆黏浊的饮食混合物,充分腐熟,消解转化,变为食糜,并将其中的精微营养物质,对接给脾,脾就负责吸收并运输食物里的营养,代谢并转化体内的水湿。同时,脾能够管理血液和水液在正常道路里,以正常的方式运行,不到处乱跑;还要负责把纯净的精华营养向上输送。
由此可见,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道是,脾胃不好百病生,脾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因此,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保护好脾,一点都不能让它受伤。
然而,要保护脾,首先要明白我们日常中有哪些行为是伤脾的,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说说。

1、食欲亢进,肥甘厚味
说白了,就是能量摄入过多而身体消耗不了。

能量富余的原因:
有些人饭量并不大,但是体力活动很少,能量摄入很多;
有些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喜欢吃油炸、煎炒、香浓、肥甘、厚腻等不好消化吸收的食物;
还有些人食速过快,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同样的时间要比别人吃得多;
再有些人能吃多吃,饭量很大。
脾脏是调节能量进出代谢的,要想脾脏好,我们必要保持能量平衡。要么控制食量,要么就选择热量较低的食物,同时加大运动量,把过多的能量消耗掉。
2、大饱伤脾
大饱伤脾!要知道,吃撑了,脾胃负担大,不但吸收不了营养,还会损耗元气。
看到好吃的拼命吃,不好吃的不吃,脾胃就伤得七零八碎。故曰:七分饱,胜调脾剂!
3、情绪不稳
吃得太多伤脾,想得太多也伤脾。郁闷、发火、恼怒最伤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4、久坐伤脾
从中医来分析,久坐伤肉,进而伤脾。中医的脾主肌肉,而久坐者缺乏运动,肌肉失于濡养,脾运化的精微不能舒布,聚而生痰成为脂肪,反过来累及我们的脾脏。
因此,为了更健康,我们不妨少坐些,隔一会儿就站起来走走。

芡实称得上是健脾“冠军”!

芡实也被叫做“鸡米头”,与偏寒性的薏米相比,芡实性味甘平,药用价值也很高,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适量吃点,能帮你健脾除湿,缓解脾虚、久泻的现象。

芡实的食用方法:以芡实粥为最佳,我们取芡实30克、粳米100克,将芡实洗净、泡软,再与粳米同煮至熟软即可。隔三差五喝一碗,脾胃会慢慢好转,变得更强壮。
除了芡实,还有一些食物也是健脾胃的好帮手,如山药、猴头菇、玉米、板栗、陈皮、芋头等,脾虚的人平时也可适量吃点,有好处。

《神农本草经》上说山药甘、温、平,没有毒,补的是人的脾胃,因为补了脾胃,脾胃好了就能补肝肾,所以不仅可以补五劳七伤,天天用,肝肾也强了,自然耳聪目明。

脾胃好了,人运化能力很好,吸收好的,代谢垃圾,长长久久的用,可以轻身延年。
而且它很强阴,能除烦热。这个其实是现代人最需要的。
首先是它的用法:取生怀山药120克,煮1000ml水,用它当茶,慢慢的热着喝。

作为滋补药的无上之品,因为平和,各种情况的人,用它都能纳收的很好,把山药的好,用在自己身上。
人参很好,虫草也很好,但这种东西偏性大,无法长期用,现代人身体情况复杂,补不好就制造垃圾。
真正更好的东西,是像山药这样,平平淡淡的“和”,接纳所有人,滋养所有人,没有什么味道,淡淡的甜,样子也很平凡。

除了食疗,中医上也有一些脾脏养生方法。

综上所述,脾虚,身废一半!健脾冠军芡实,可常吃点,上面提到的几种食物,也可换着吃,对脾胃有好处。
除了在饮食上加以调整,每晚睡前,大家还可以按揉按揉腹部,围绕着肚脐顺时针逆时针按揉,促进脾胃消化,促进代谢,或能帮你缓解腹胀,也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腹部温暖。
当然,也要坚持运动,适当出出汗,逼出寒湿,对提升脾胃功能也有好处。
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一定要分享给您爱的人哦!❤️




 

李可:用大剂量的毒性中药救治心衰,开辟“中医ICU”,誓为中医摘掉“慢郎中”帽子




 

为什么心脏不会得癌?心脏的强大秘密,你根本想不到




 

中国第一救命药,让越南前主席起死回生,让著名主持人起死回生,谁说中医慢郎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