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之后,西藏军区已升格副战区级,并转隶陆军




〖历史沿革〗
1952 年,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8 军为基础组建西藏军区,为二级边防军区,隶属于西南军区;
1955 年,西藏军区升格为大军区(二级大军区或集团军级军区);
1962年,西藏军区部队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东段地区战役,大获全胜。
1968 年,西藏军区降格为正军级,军政主官高配为副大军区级,隶属于成都军区建制。
2016 年,西藏军区升格为副大军区级并转隶解放军陆军领导。

〖编制序列〗
1.军分区系统有1个警备区、5个军分区,即拉萨警备区、昌都军分区、山南军分区、林芝军分区、日喀则军分区、那曲军分区。
6个军分区辖67个县区人民武装部,边境军分区还辖有若干个边防旅、边防团、独立边防营。
※阿里地区行政区划属于西藏自治区,但阿里军分区隶属于新疆军区的南疆军区。
2.军队医院系统有西藏军区总医院,以及6所“95×”的团级医院。
西藏军区总医院,是军改之后全军保留的8所总医院之一,正师级。
3.兵站部系统,
川藏兵站部,正师级,辖汽车运输某旅、管线团等。
青藏兵站部,2018 年在青海省西宁市成立,时为副师级,辖汽车团等单位;汽车团升格为旅之后,兵站部疑似升格为正师级,辖汽车运输某旅、管线大队等。
5.直属部队有3个合成旅,特战、陆航、炮兵、防空、工程防化、电子对抗、情报侦察、汽车运输等兵种旅,信息保障等兵种团。
6.直属单位有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军区文工团等,副师级建制。
〖军区领导机关〗
军区领导机关由正军级的参谋部、政治工作部、纪委,副军级的保障部组成,内设处室为副师级。
由于西藏军区的地理环境恶劣,边境常年面对西亚某军事强国的威胁,军区党委常委由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3~4名副司令员、2名副政委、纪委书记、参谋长、政治工作部主任、保障部长等11~12人组成。
军区参谋部设参谋长,3~4名副参谋长,内设办公室、作战处、情报处、训练处、边防处、动员处、部队管理处、信息保障处、直属工作处等处室;
军区政治工作部有主任,3名副主任,内设办公室、组织处、宣传处、干部处、兵员和文职人员处、保卫处、群工联络处等处室;
军区纪委监察委设纪委书记、副书记,军区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纪检监察处;
军区保障部设部长、政委,副部长 2 名,内设战勤计划处、卫生处、财务处、军事设施建设处、运输投送处、物资供应处、技术保障处、直属工作处等处室;
军区机关附属单位有参谋部军事训练和职业教育中心、参谋部物资采购中心,保障部工程代建管理办公室军区、保障部直属保障大队等,一般认定是副师级编制。

※战区陆军通常只有2名副司令员,1名副政委,而西藏军区却配备了3~4名副司令员,2名副政委;
※战区陆军通常有3名副参谋长,2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西藏军区则配备了4名副参谋长,3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战区陆军保障部不设政委,西藏军区保障部则设有政委一职。
※西藏军区领导机关的将职比战区陆军机关多了5~6名,这也是西藏军区与战区陆军不同之处。
※副师职以上军官统计
①中将副战区2名,也就是军区司令员、军区政治委员,一号首长、二号首长这两位大佬。
②少将正军职8~9名,即军区副司令员 3~4 名,副政委 2名、纪委书记,参谋长,政治工作部主任;
③少将副军职10 名,也就是军区保障部部长、政委,军区副参谋长 4 名,军区政治工作部副主任3名,纪委副书记;
④大校正师职只有3 名,军区保障部副部长 2 名,军区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⑤大校副师职大约33名:军区机关内设25个处室的处长,4个机关附属单位的军事主官、政委。

〖直属部队、单位〗
警备区、军分区(阿里军分区则隶属于新疆军区的南疆军区),正师级。机关按照作战部队的模式,即设置副师级的参谋部、政治工作部,正团级的保障部;下辖 67 个县(区)人武部、军分区管理的若干个边防团;
川藏兵站部、青藏兵站部,正师级,机关设副师级的战勤部、政治工作部;
军区总医院,正师级,机关设副师级的卫勤部、政治工作部、医研部、护理部;
旅级部队(含兵站部汽车运输旅),约13个旅,机关设置正团级的参谋部、政治工作部,副团级的保障部。
※副师职以上军官统计
①大校正师职约18 名,包含:
军区总医院院长、政治委员,
2个兵站部部长、政治委员;
6个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
②大校副师职大约有67名,包含:
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卫勤部部长、政治工作部主任、医研部部长、护理部主任,约5名;
军区文工团团长、政委;陆军综合训练基地主任、政委;
2个兵站部副部长、副政委、战勤部参谋长、政治工作部主任,约8名;
6个军分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兼纪委书记、参谋长、政治工作部主任,约24名;
13个旅级部队旅长、政委;
天鹰分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