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战争中能否有效抵御对手先期火力的打击,往往成为劣势一方生存和反击的前提。
近期,围绕解放军攻台,众说纷纭。虽然局部战争,解放军拥有强大的陆海空优势,呈一边倒的悬殊态势,但是台湾内部防御体系却不容小觑。
1949年撤退到台湾之前,蒋介石就派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开始利用台湾纵横交错的山地修筑地下军事设施。经过70多年的不断完善,现今台湾岛内已拥有大量的地下机库,潜艇洞库。
一旦台海发生战事,台军可将一半以上的海空兵力疏散到战略纵深、隐蔽的地下军事设施保护起来,从而在战争初期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以图谋长久的阵地战。
因而,解放台湾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山脊下,深埋在地下的台军指挥中枢
指挥中枢是进行现代化战争运筹和决策的核心,也是战时远程精确火力打击的头号目标。因此,台军向来对其是不惜本钱,不惜花大力气去投入的。
在美国的支持和军事指导下,目前,台军指挥机构地下化程度相当高。营以上指挥所已经全部实现了地下化。防御体系地面部分,钢筋混凝土厚,超过一米防护土层为5到10米,有的坑道深入地下超过100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外岛的太武山地下指挥所和本岛的衡山地下指挥中心。
太武山地下指挥所设在金门岛中部的太武山中,该山为坚硬的花岗岩质。它可以承受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高强度打击。
早在上世纪的1958年,解放军炮击金门后,蒋介石就亲自签署命令,建造了该指挥所。
其地下设施包括长约4公里的主坑道礼堂指挥设施等等。
作为外岛的主要指挥机构之一,该指挥所负责统一协调控制金门守备区的4个陆军师,3个导弹连以及驻守外岛的观察警戒部队等等。
衡山地下指挥中心是台军战时最高指挥机构,盘踞在士林官邸附近的圆山大直要塞区一带。
该指挥机构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修建,经过70多年的扩充和修缮,目前已将台北市士林地区的积南山近乎挖空。
衡山地下指挥中心规模极其庞大。他占地广阔,内部坑道错综复杂,路面较宽,可直通台国防部与参谋本部办公大楼、士林官邸、松山机场、外双溪等重要军事据点。
鱼面积太大,从坑道口到指挥所,距离长一公里左右,所以内部人员只得以车代步,穿梭于地下工程之中,往来于机构部门之间。
衡山地下指挥中心的内部设施齐全,指挥器材完备,通信网络发达。通过地下电缆和海底电缆直接与作战部队沟通联系,指挥人员在洞中就可以实现网上指挥。
台军狡兔三窟,秘密储藏战备物资
台湾经济虽然比较发达,但原料物资对外依赖度很严重重,工业生产能力有限,军工企业规模较小,因此战备物资的储存与隐蔽便成为台军维持战争进程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台军主要采取两种做法,将战备物资地下化。
一是构筑大型地下洞库。将战备物资集中存放,集中储存。
主要做法是建立战略及地下物资储存设施,在洞中囤积大量的武器,弹药,油料等军用物资装备。如澎湖来源,海岸的大型地下坦克基地可同时隐蔽6个装甲营的机械化装备,并建有蜂巢状地下油库和弹药库,设立维修中心和三防设施。
二是重视战场保障,将必要的物资分散存放在预设的战场。
台军认为,逐次抵抗解放军的攻击需消耗大量的补给品。因此,要求军队根据抵抗限期,在各抵抗阵地建设地下设施。
首先是先期囤积适量的补给物资,开设必要的补给点,从而在阵地内部形成地下化的补给系统,将战备物资化整为零存放。如台岛中部山脉的一些重要隘口处,用地形修筑了许多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下或半地下防御工事,依托工事设立众多战备物资,地下储存设施。
台湾岛内比比皆是的防空工程
在防空工程建设上,由于战场空间受限,台军只得绞尽脑汁见缝插针,无论是军事要塞还是居民小区,也不管是悬崖峭壁还是沙滩水际,处处可见钢筋混泥土的防空工事。
从军事设施来看:台湾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 永备工事为主体 、 堑壕交通壕为经络的堡垒型防御体系 。
台军在沿海地区建有50多处要塞、要点阵地70多处,均建有完备的防空设施,基本上做到了 “一人一坑”。
金门、马祖、澎湖等外岛的地下工事已全部实现永备化。抗打击能力很强,可承受2枚重型炸弹的直接命中,且均具有 “三防”功能。
就民防设施而言,台湾岛内1000人以上的集镇就建有防空避难设施, 2层以上公共建筑、3层以上楼房通常建有坚固的地下室,城市之间的主要道路每隔10一20公里都要修建防空工事 , 基本保证人人都有地下逃难设施 。
其中,台北、高雄、基隆市的人均地下避难所为5一6处。
美丽的台岛在 “台独” 分子的操纵下早已满目疮痍 , 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 “ 蜂窝状堡垒 ”。
蜂窝状堡垒,地下基地—星罗棋布。
近年来,民进党为实现台独的目的,本着 “ 保持战力于地下,发扬火力于地上的指导思想,台湾领导人不惜劳民伤财,建设巨型地下军用基地,大有将整个台湾山体掏空、地下挖空之势 。
在台岛众多的洞库之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佳山基地与志航基地。
佳山基地号称 “ 远东地区最大的地下工程 ”,耗资近20亿美元。基地位于花莲县新城乡的佳树村、秀林乡的大山村。
该基地利用中央山脉作为天然屏障,预想将台湾中央山脉的东部掏空,以躲避解放军空中侦察、轰炸和中远程导弹的袭击。
佳山基地可同时容纳200 架以上的作战飞机,共有10个飞机进出口,洞内的配套设施齐全。建有储水库、弹药库、油库、医院、维修中心、发电厂等。
洞库的库体为钢筋水泥浇筑,据称可承受7级以上的地震和900公斤炸弹的直接命中。
除佳山基地外,志航基地的总投资也超过了的1000亿元新台币。基地位于佳山基地南部邻近地区的台东县境内。
工程设计将整座山挖空,内部建有3个大型机库,洞口便是飞机跑道。
除机库外,基地还设有作战指挥中心、飞行员待命室、官兵宿舍 、弹药库、油料库等。
机库之间有可容战机穿行的通道彼此相连。
志航基地由于建在花岗岩下的坑道里,据称其抗毁强度可抵 挡常规导弹的直接命中,抗震能力超过6级,内部有完整的电力、供水、消防、通信、空调系统。洞库各出口设有防护钢门,可防震、爆炸和核、生化武器的侵入。天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