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到孩子妈妈转我一篇文章,有句话非常有感触: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并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决定了一个孩子从哪儿开始跑,往哪儿跑,怎么跑。
如果觉得文章内容适合你的队友,请转给他/她阅读,共同成长!
其实家庭教育就是身教大于言传。有人甚至拼命指导老师该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每个家庭里养大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和行为都是从小环境塑造的。有一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埋怨说,自己的孩子越大越难管了。他向来是个温和的爸爸,情绪稳定,从不对孩子动手,总是试图耐心地与孩子交流,希望他们能听进去、懂得自我管理。但他发现,孩子好像并不买账。
孩子放学每天回家,书包衣服就随手扔,她妈妈讲了不止一次,但似乎孩子总是我的方式我做主。作业也是,经常拖到最后一刻才匆匆完成,她妈妈尽管一再强调不应该拖延,孩子要么不听,要么就是不耐烦。很多父母可能也会感叹:为什么我们说了那么多,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呢?
真正的教育,是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仅仅教诲而不付诸实践,是没用的。好比我认识的一个孩子,他的父母从小就注重帮他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很多家长真的觉得教育只与老师有关,一样的教法有的孩子考满分,有的考六十分,先天基因、后天教育、家庭环境、孩子自身努力程度,这些都是影响因素,偏偏就只觉得与老师一个人有关,反正根据我的观察,我身边凡是家长有文化有钱的那些人,基本都是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不说,在引导上会非常下力气。
其实不完全要求父母的教育多高,而是父母的做法给孩子灌输的观念,只要这个观念正确并且入了孩子的观念,那我觉得这就是正确的教育。
上周,我的六岁的侄儿突然来了一句让我思考很久的话。因为侄儿生日,我下班去姐姐家聚餐,饭还没好,坐在沙发上正准备和他们一起读绘本,他兴奋地说:“舅舅,我们喜欢读书,爸爸就陪我们读书;我同学XX喜欢看抖音,他爸爸就陪他看抖音。”这话让我想到我们小区的一个父亲,总是带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自己却低头玩手机。这样的场景不仅在我们小区,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后来饭桌上说到那个被称为XX的小孩,学习并不出色,也经常被父母批评,我姐曾经听到他的父亲抱怨,“你一放假就想玩游戏,作业都没做好!”
和侄那次谈话让我深刻反思,作为父母,我们真的在为孩子的成长负责吗?还是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走马观花?有些父母虽然觉得自己为教育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这种付出是不是真的为孩子考虑?
从哪以后在我们家,我们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沉迷手机或电视,空闲时更多地选择读书。我和我的妻子会交替陪孩子玩耍和阅读,尽量把手机放到一边。周末时,我们全家会一起去户外活动,比如去公园或博物馆,尽量让手机不干扰我们的家庭时间。即便孩子在自己玩耍时,我也不会闲着,而是会拿起一本书读,把手机藏在书里偶尔查看。
影响我们生活的,不仅是我们偶尔的一两次行动,更多的是我们持续的、每天的行为。
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读书则强化这种力量。好的习惯能带来持久的益处,而坏习惯则像拖累。我们为孩子树立的是什么样的习惯,他们的未来生活就会如何。
教育孩子,关键是从小就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就像儿子的话提醒我:“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让孩子累坏了,而是现在让自己累点。
有时候,孩子并不会成为你期待的样子,他只会成为你的样子
比起优秀、负责任的爸爸,我知道自己做得远远不够。与大家共勉:在家陪伴孩子时候尽量不碰手机、看电视,有空就多看书。如果队友深度玩手机,其危害性可以看看这篇《沉迷手机的爸爸,正在摧毁底层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