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太简单,耽误我打工”,6年前,那个工地搬砖收到清华通知书的少年怎样了


“谁是单小龙,过来拿一下你的录取通知书!”
随着快递员的声音,一个穿着迷彩服、黑黑瘦瘦戴眼镜的男孩,从建材工地上直起身来。
“小龙,你考上啥大学了?让哥瞧瞧。”一堆工友围了过来。
当快递信封被撕开时,大家震惊了:“天啊!是清华大学,你小子牛啊。”
一时间,整个工地都沸腾了,大家都围过来,就为了看一眼这个少年天才,看得单小龙不好意思。尽管工地的活又多又苦,那天,工友们都忙活很开心。
不过在此之前,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是,单小龙作为第一个走出高考考场的考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句话:“高考太简单,耽误我打工。”
一下子,单小龙成为了高考“狂人”。
这句话真的是单小龙说的吗?单小龙不承认。他承认的是,自己确实在打工。
   
2018年高考结束后,单小龙就到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揽活干,主要工作就是搬钢筋。
年轻的单小龙,有使不完的劲,每天早上9点就到了工地,戴上安全帽和手套,一天忙活下来,他一个人搬的钢筋,超过了2000斤。
酷热的夏天,单小龙累得是流汗又流泪,晚上一结算,幸福又开心。就这样干一天,能领到200多块钱。
这一年,单小龙18岁,但已经懂得为家庭分忧解难。
一个夏天忙活过去,当单小龙将几千块汗迹斑斑的血汗钱,交到母亲手里,看着儿子满手的老茧,老母亲哭了。
生长在宁夏固原西吉县一个农民家庭的单小龙,家境贫寒,父母靠帮人收青菜维持生计,一个月忙活下来,收入只有一两千块。

单小龙读高二的时候,姐姐考上了银川医科大。一个贫困家庭,要供养一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当单小龙考上清华时,家里的负担,又进一步加重了。
在清华,单小龙获得了一个绰号,叫“清华按键手机男孩”。这个称谓,后来也红遍了网络。
清华开学后,同学们相互之间纷纷加微信。   
同学说:“小龙,我扫一扫你的手机,我们加个微信阿。”
当单小龙拿出自己的手机时,同学们都惊呆了。都2018年了,单小龙用的,还是一个又旧又破的按键手机,这部功能机,根本装不了微信,单小龙也没有申请微信号。单小龙成为了唯一一个不加全班同学微信的人。
虽然它在同学们心中一文不值,但是,这部按键手机是单小龙的宝贝。它还是自己在离开西吉去银川读书的时候,老父亲给的。
单小龙不理解,用按键手机有什么稀奇,学生上学的任务不就是学习?买智能机干嘛,自己又不需要上网冲浪。
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用智能机,也能上热搜。

一篇名为《男生676分上清华,同学都没有他微信,看到手机后,全都沉默了》的文章,在互联网上持续刷屏,让单小龙觉得自己又被奚落了。   
上清华的单小龙,一开始其实很自卑、很沉默,尤其是多次上热搜之后。
本来,单小龙作为贫困生,身份应该是保密的。但是,一张工地搬砖的相片,让他成为清华人人皆知的贫困生,穷字写在他的脸上,谁也保守不住这个秘密。
为了摆脱这个刻板标签,2021年,已经大三的单小龙,决定去参军。
实际上,在考上清华之后,学习勤奋的单小龙,依靠学校的各类帮扶政策,以及他自己挣的奖学金,早已经不必为大学期间的日常开销发愁。
但是,他还是会被同学们有意无意的“好心”而难堪。比如,别的同学交杂费,他们会说,小龙不用交。
不过,随着单小龙参军、参加支教,做一些他觉得真正有意义的事,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渐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
当年那个黑黝黝的农村娃,穿上西装,已经成为了一个帅小伙。   

2024年6月29日,单小龙随同3500名清华学子,从清华本科毕业。24岁的单小龙,将继续深造——他已经获得了免试攻读清华电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还记得当年,记者采访这个考上清华的学霸单小龙,问他毕业后想干什么?
单小龙的回答是:我要回老家考公务员,端上铁饭碗。
今天,单小龙的择业观已经变了,他认为,过去家乡留不住人才,现在家乡人才已经越来越多了,不需要他去考公了。   
展望未来,单小龙希望将会可以读博,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在专业上踏踏实实做贡献。
单小龙也透露了一个秘密:当年,清华录取通知书一开始其实是送到家里的,只不过因为自己刚好在工地搬砖,快递员才送了过来。
6年过去了,单小龙仍然对于“工地搬砖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这个标签耿耿于怀,他希望,大家能遗忘它。
但单小龙可能没想到的是,人们之所以一遍又一遍传播“工地搬砖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这样的标签,是因为一批又一批的贫困学子,真的被他激励到了。
在单小龙身上,无数的贫困学子看到了梦想实现的可能性:今天工地辛苦搬砖,明天考上清华很香!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