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陈家的那个男娃儿陈生,考上北京大学了。”
1980年,农村人考上大学都很难,何况是最高学府北大。那时候不通电话,但是陈生考上北大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广东湛江遂溪县官湖村,全村人都涌到了陈生家,祝贺这个考上北大的高材生。
到了陈生家才发现,陈家人一个个哭丧着脸,完全没有考上大学的喜悦。
有乡亲开始问陈生的母亲:“孩儿他妈,孩子考上好大学是喜事,怎么都愁眉苦脸呢?是出什么事了吗?”
陈生的母亲重重地叹口气:“考得好有什么用?北大又不是在我们家门口。再好的大学,没钱买车票,也去不到呀。”
在官湖村。陈生家是公认的困难户,父亲在他6岁那年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把陈生几兄妹拉扯长大,几个弟弟妹妹甚至很早就辍学了。但是,陈生打小聪慧,不管多难的内容,老师讲一遍,他就听进去了,每次考试都拿高分,母亲实在舍不得让他辍学。全家人把陈生当成一家老小的希望,省吃俭用,让陈生顺利读完了中学、参加了高考。
本以为陈生顶多考个省城的大学,没想到陈生争气,一下考上了北大。上北大的学费,使劲凑齐了,路费怎么办呢?该借的亲戚都借了,最后却凑不出一张到北京的火车票的钱。
怎么办?难道陈生的大学梦,就要因此破灭吗?
看到此情此景,乡亲们再也忍不住了。有人说:“我们这么穷的官湖村,也出了自己的大学生,陈生为我们村争了光、长了脸,我们怎么能让他去不成呢?大家多多少少掏一点,我们使劲给他凑。”
就这样,乡亲们你一块、我五毛,有的甚至翻出了分分钱。还有的乡亲家里没钱,赶紧把鸡蛋鸭蛋拿到集市上换成钱。就这样,一天的功夫,陈生的车票解决了。
此情此景,让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个晚上,陈生彻夜难眠,他暗暗发誓,读大学后,自己一定要发愤图强、出人头地,报答乡亲们的恩情。
陈生在北大期间,从来都勤勤恳恳、不敢松懈。从北大毕业后,他因为才华出众、能力出色,被分配到市委工作,曾经在广州市委办公厅和湛江市委办公室上班,一个月工资就有68元,是那个年代多数农村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当了6年公务员后,1990年,陈生白手起家、勇敢地迈出了下海经商的第一步,迎来了自己在商场的发展。
创业的第3年,陈生就成立了公司,又仅用3年时间,做到了湛江房地产界老大。很快,陈生又涉足农业,开始养殖和销售土猪,还创办了全国首家屠夫学校。创业20年之际,陈生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三农”致富榜样。2013年,北大邀请毕业生回校谈创业。
在北大讲台上,北大毕业生陆步轩说:“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看得出,他觉得北大毕业养猪不光荣。
陈生的一句话很有水平,让北大师生刮目相看。陈生说:“演员不仅有漂亮的,还有长得不好看的丑角,我们就是北大的丑角。”在舞台上,丑角的作用,其实是不可忽略的,甚至是能大放异彩的。尤其是作为一名“另类”的创业成功者,陈生成功地把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
对于陈生的话语,北大原校长许智宏,曾经有一句话,其实可以代表北大的态度。许校长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没什么不好。”
富裕起来的陈生,没有忘记当年发下的宏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到底怎么“报”?陈生说:“当时我就想,能不能给家乡,给乡亲们做一点事?”
思考了很久,陈生搞了一个大动作。从2011年起,陈生在家乡官湖新村投资2亿元,规划建造258套三层红顶的大别墅,从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条件入手,来报答乡亲们的恩情。
31年前,有的乡亲可能就给陈生捐了一块两块、甚至是几毛。当陈生有能力回馈乡亲时,他选择了最朴素的方式,让乡亲们“有恒产者有恒心”。
当年的很多乡亲早已白发苍苍,拿到别墅钥匙那一刻,很多人激动得唏嘘不已,大家都纷纷为陈生点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别墅仅仅是一个开始,怎么从为乡亲们“输血”,到为乡亲们“造血”呢?深思熟虑后,陈生在家乡建了一个规模达七八万头生猪的养猪场,让他们靠双手赚钱致富。
陈生的知恩图报也反过来推动了他的事业。2022年11月,陈生以60亿财富位列《2022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1050位。
尽管已经贵为亿万富豪,陈生仍然保持着当年的简朴之心。他舍得给乡亲们花2亿建别墅,在自己的吃穿用度上,却非常节俭,每年只买两次衣服,基本上是在公司楼下的优衣库“搞批发”。
31年前,乡亲们众人拾柴,点亮了陈生的求学之路。10多年来,陈生为了家乡发展殚精竭虑。善行有价,大爱无疆。陈生和乡亲们秉持着一颗善良的心,实现了善行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