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夏天,金价已经突破700元1克。
可是,你知道吗?1939年的夏天,一位平凡的中国妇女,身上带着1斤2两的黄金,按今天的市值价值超过56万元。但是,在此后的10年里,她却带着才9个月大的儿子,乞讨流浪了整整10年,都没有动过这些黄金的心思。
而10年之后,她遇到了一个人,毫不犹豫地,把这1斤多的黄金交出去了。
她,就是朱引梅。
朱引梅是谁?她是涂正坤的妻子。而涂正坤,是原新四军参议兼湘鄂赣特委书记。
1939年6月12日,天气闷热得异常,谁也没想到,一个针对新四军平江通讯处的阴谋,正在如乌云一般被酝酿之中。
这一天,涂正坤不顾生病,带领自己的同志,正在参与抗日行动,国民党中尉侦察员张绍奇带着重机枪一个排和第三连的手枪队20名,悄悄地包围了新四军平江通讯处。
下午3点,涂正坤走到离通讯处30多步远的“秀记”杂货店,早已埋伏在附近的20名匪徒扣响了扳机,涂正坤和他的5名同志,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就是国民党制造的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42岁的涂正坤,当场壮烈牺牲。
那一天,朱引梅刚好上街区抓药,因此躲过一劫。朱引梅和涂正坤的儿子明涛,当时才10个月,正在房间里睡觉。
匪徒冲进来的时候,朱引梅的房东夫妇把明涛抱过去了。匪徒问他们夫妇,这孩子是谁的?
房东夫妇说,是我女儿的孩子。就这样,明涛的命保了下来。
当晚,朱引梅和孩子就在党组织的帮助下逃出了虎口,转移到了谢江荷包洲。
29岁的朱引梅,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伤心欲绝,却来不及痛苦,为了自己还那么小的孩子,她必须坚强地活下去。
在整理丈夫遗物的时候,朱引梅突然发现,丈夫留下的物品中,有1斤2两的黄金。这是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必须要交给组织。可是,这个时候,她已经找不到党组织了。
怎么办?朱引梅只好把黄金缝制在一件旧衣服里,贴身绑起来。
丈夫牺牲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杀,朱引梅带着9个月大的儿子明涛,从此到处躲藏。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他们往北流浪到了湖北通城,往南流浪到了浏阳,母子俩顺着一条长长的山脉来回躲避,过着沿途乞讨的生活。
天黑了,娘儿俩就住在山里,连个窝棚都不敢搭,运气好能找到个山洞,运气不好,只能在树下垫个蓑衣、盖个斗篷。
在山里的日子,什么吃的也没有,母亲已经饿得一点奶水都没有了,只好挖点红薯给儿子充饥。下山讨到了几根面条,也没有锅灶,只能直接捏碎了喂给儿子。
一个儿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十年,一个儿子的全部童年,就这样和母亲一起流浪在路上,过得刻骨铭心。
但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朱引梅都没有想过,把这些黄金变卖了。
只要变卖了,甚至,只要变卖一两,她和儿子就可以很长时间都衣食无忧。毕竟,这些黄金,在那个年代,已经可以买一栋大房子。如果全部变卖了,她和儿子的十年,不至于那么艰难。
而且,有人会觉得,丈夫已经牺牲了,人死债亡,如果她真的这样做了,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在儿子饿得枯瘦如柴、嗷嗷待哺的时候,在母子俩时常风餐露宿、食不果腹的时候,她也没有动过这个心思,她始终没有玷污丈夫的清白。
她知道,那是党的经费,不是她个人可以挥霍的财物。而且,她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会胜利。
整整10年,儿子明涛始终不知道,自己和母亲,是背着黄金在乞讨。
终于,时光来到了1949年,平江,解放了,朱引梅的耳边听到的,不再是枪炮声,而是锣鼓喧天,那是老百姓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解放的喜悦,对胜利的喜悦。
这对过了10年隐姓埋名、沿街乞讨的母子,终于可以挺起身子走路。此时此刻,朱引梅对儿子说:咱们回家吧。
事隔经年,当年的平江县委书记齐寿良,仍然记得朱引梅来找他的时候的样子。
她,弯腰驼背,头发白如霜雪,牙齿也掉没了,穿得破破烂烂,怎么也不像一个39岁的中年妇女。
可是,她取下包袱,撕开外面的衣服,从兜里掏出来的,是1斤2两黄金。
朱引梅,终于将这1斤2两黄金,完璧归党。
她,真的有一颗金子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