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来分享一本书,陆晓娅的《给妈妈当妈妈》。
我是听《知行小酒馆》的一期播客节目才知道陆晓娅老师的。
老师今年已经70岁了,听说她60多岁才开始学习英语。
我因此备受鼓舞。
我快40岁了才又重新拾起学习英语的决心,显然还不算太晚。
听完播客后,我就找了陆晓娅老师写的书来看。
《给妈妈当妈妈》,记录的是她照顾陪伴有认知症的妈妈的生活笔记。
是一本很温柔也很温暖的书。
我觉得还蛮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看的。
因为,也许,很快,我们就要面临给父母当妈妈的人生阶段了。
这一阶段并不容易!
就像老师在书里写的一样:
也许有人认为,照顾日渐衰老的父母,是天经地义,是做子女的本分,没什么好说的。可是对我来说,真的不太容易。
看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敢于说出真实想法了。
老师的条件,老师妈妈的条件都算是很好的,尚且不容易。更遑论普通家庭呢?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分焦虑,没有天然的好条件,那就现在开始做些准备。
·
1)好好锻炼身体,才能有强健的体魄。
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或者减少自己和家人的负担。
老师的妈妈,一直到认知症晚期,身体才衰败得厉害。
在此之前,能吃能动能走,相对来说,是比较幸运的。
虽然因为认知上的衰退,也会有很多生活上的麻烦。
但至少没有体力上的较量,当事人也能活得比较体面。
像我朋友的妈妈,只能躺在床上,光是搬她去洗澡就足够我朋友头疼的了。
这也是我非常注重运动健身的原因。
不仅当下能享受有质量的人生,老后也能体面一些。
而且我还会拉上先生一起运动健身。
甚至“威胁”他说:不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以后老了我是不会照顾你的。
有时候也会“甜言蜜语”诱导:多练几块肌肉,老了也能抱抱举高高,还能照顾好我。
总之,要一起锻炼一起健康。
·
2)多多存钱,让自己有体面的人生后半段。
老师的妈妈,在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情况下,还能活得体面干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钱。
在她还没有进养老院之前,有贴心的住家保姆24小时陪护。
后来又去了服务相当不错的高档养老院。
所以,还是多存点钱吧。
养老院也有三六九等,有钱才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才能在老后仍然有尊严地活着。
·
3)有网友说:看完想多生几个。
不得不说,老师妈妈真的很幸运。
她有三个有能力有实力孝顺的儿女。
有儿女是不够的,还得是有能力有实力照顾以及有时间陪伴的儿女才行。
老师妈妈同小区的很多老人家,以及养老院里的一些老人家,也是有儿有女的。
听说他们的儿女都在国外生活,没办法亲自照顾陪伴老人,所以仍然有不少老人不得不孤独终老。
这是一种情况。
再说一种更现实情况。
我朋友的妈妈生活不能自理后,也只能在疗养院孤独终老。
因为朋友要工作挣钱,要养活自己和其他家人,根本抽不出时间来亲自照顾。
所以,我个人觉得与其期待下一辈,不如期待一下自己吧,做好前面两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