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56岁自驾游爆火的苏敏,她的故事要被拍成电影了。
这部筹拍电影,在豆瓣的简介是,“改编自现象级自驾游真实新闻事件,反映中国女性的处境及自我突破。”
2020年9月,苏敏开始自驾游
女性处境,自我突破。这些词用得很好,很对。可结果电影名字叫做:《亲爱的妈妈》。
很多人吐槽,她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找到自我,结果电影给她扣上这么一个煽情老套的名字。
妈妈,亲爱的妈妈……总是这几句。
她的母性身份,永远凌驾于她本人吗?只要做了母亲,就登上了一个永恒的石头台面,总要摆出一个“亲爱的妈妈”的雕塑姿势吗?
《亲爱的妈妈》,这名字不怎么真诚,甚至有点“滑头”,怎么,又打算用“妈妈的付出”和“子女的拉扯”,来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地覆盖女性受众啊。
可苏敏的故事不是这样。
一个打动了无数人的寻找自我的故事,里面的“含妈成分”,并不是故事的基底。
不需要煽情,不需要总是哽咽地喊“妈”,请创作者的态度和镜头都平视,首先,客观地看到眼前这个女人就好。她叫苏敏,压抑迷茫半生,56岁那年,开始在“逃离”和自驾中,寻找到活下去的意义和乐趣。
这是一个人如何自救的故事。
她不只是“亲爱的妈妈”,她天然是个独立的人,她天然需要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对苏敏来说,这种自我需求的觉醒,发生在56岁的某一天。
看到她一个最近的采访视频。
化着淡妆,穿着深粉色针织连衣裙,对着镜头平和讲述,思路清晰,语调轻快。
婚姻带来的苦闷和无意义感,阴霾已经消散。她现在自信又开朗,她成为自己。
✏️
想起前几年爆火的“奶奶级”写作者杨本芬,她今年83岁了。
《我本芬芳》是她的自传三部曲的最后一本。
听,名字多好,我本芬芳,书名包含了她的名字——她可没把书名写成“为母则刚”……
杨本芬和苏敏的故事,有类似之处。
她们都处在一个压抑无爱的婚姻里,为之蹉跎一生,为之损伤损毁了自己的内在。
《我本芬芳》的最后几段,写得朴朴素素,却重若千钧,让人如鲠在喉。
女人受尽苦,受尽痛,受尽漠视,仍然在晚年悉心照顾男人。在双方都80多岁的一天,女人问男人,如果有下半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女人以为是相濡以沫了,可男人清清楚楚地说,“不愿意”。
上野千鹤子说,很多人,都有一个“比翼鸟”幻想,以为一定要找到另一半才能活下去。上野认为,比翼鸟幻想,让女性“以爱的名义放弃自我的主体性”,令其“不顾一切地从父亲的支配奔向丈夫的支配”。
苏敏和杨本芬们,她们被看到,被听到,也从自驾从写作中,感受到了自我——但更多迷失在“女性处境”之中的人呢?更多沉默和失语的人呢?
那些“比翼鸟”幻想的粉红泡泡,那些“亲爱的妈妈坚强的妈妈”的呢喃,都充满着危险和陷阱,请不要提亮这些词。
人生的幸福不止一种,但获得任何幸福的前提,都是要拥有自我的力量,也就是上野千鹤子说的,我们是否具有“主体性”。上野的学生,女艺人遥洋子说得更直白,没有觉悟,没有钱和话语权,你就只能被支配。
最后,建议这个电影改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