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36年的辽宁本溪,太子河摩天岭钓鱼台,和现在不一样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llishituguan
历史图馆
上世纪30年代,本溪还是一个县城,隶属奉天省。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期间,日军曾派出大量情报人员,以探险家和学者的名义,在本溪当地秘密拍摄照片,收集承德天文、地理、历史变迁等方面的资料并汇编成册。

这本《亚东印画辑》画册,就是这些日军情报人员取得的“成果”之一。下面分享的这20多张老照片(黑白照片后期A上色),皆出自此画辑。

太子河,本溪的母亲河。站在山头上,远眺太子河,河道宽阔蜿蜒曲折,很是壮观。百年前的太子河,水流充足,可以航运,船排争泊,水产鱼类丰富,河两岸是肥沃的良田。
如今的太子河,经过提升改造,变得风光秀丽。它更成为了本溪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这是太子河流域的一个小村落,古朴的农家小院,特别有年代感。照片中能看到这户人家的厨房、鸡舍、谷仓和柴房等。房顶都是用秸秆覆盖。这样的建筑形式,在当时的北方很常见。远处,还能看到笼罩在薄雾中的远山。

这张照片拍摄于本溪连山关附近。远处青山连绵不绝,河水清澈水平如镜,风光秀丽。连山关,在古代是一座关城,是通向辽东的重要关隘。
连山关,也是日军讳莫如深的地方。甲午战争中,聂士成在这里干掉日军。还有后来的抗日战争,李敏焕干掉日军的守备队。

本溪桥头附近有一座房舍,房舍前还有木质的围栏。这是当时的一个规模不大的养殖场。一名戴着斗笠的男子正站在岸边,靠近岸边的浅水区里,二十多头黑猪正在水里找吃的。这画面,充满了田园风。

这张照片,也是站在山头上拍摄的。这里位于本溪连山关附近,这里的山叫盘龙山,这条河叫细河。河道两岸,是千里沃野,在田野上点缀着一些村落。丰沛的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农田,也滋润着本溪儿女的心田。

这里是连山关附近的制高点,位于本溪和辽阳的交界处,海拔969米,因此叫摩天岭。在历史上,摩天岭是著名的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山前小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摩天岭有独特的人文资源,唐太宗东征高丽、甲午战争聂士成大败日军、日俄战争等,都发生在这里。

一条山间小路上,走来一名猎人,嘴里咬着长长的烟袋锅。他头戴斗笠,肩上扛着一把猎枪,后面背着猎物袋,手里还拎着一个包,装的应该是子弹。过去的本溪,山上没有过度开发,猎人们在三上打猎,收获颇丰。

这张照片也拍自细河,岸边有一座制作线香的小作坊。这道垒砌的围堰,把河水引入到小作坊的下面。

利用河水的落差,河水带动水车转动,水车连接着石磨,将制作线香的原材料磨制得很细腻。能够合理利用水力,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秋收时节,老农们把地里的棉花桃摘回家,抠出里面的雪白的棉絮,晒在高粱杆编织成的箔上,晒干后拿去卖。这位老农家里晒了三个大箔的棉花,屋檐下,还挂着一串串从地里收获回来金黄色的玉米棒。

这张照片,拍摄于本溪南芬下马塘附近,这条河叫细河。河道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河湾,水面宽阔,两岸都是高山。在近处,几棵松树的下面,有一座小庙。应该是当地百姓经常到这里来祭祀。

静静的细河河水,蜿蜒曲折流向远方。这里是位于本溪桥头的钓鱼台,河对岸是高山绝壁。近处的河滩是一个平缓地带,修建有房屋,居住有村民。河岸上的高粱地里,成熟的高粱穗子迎风摇动。

宽阔的太子河,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有一只小渔船,渔夫正用竹篙撑船,船帮上还站着几只鸬鹚。用鸬鹚捕鱼,南方有北方也有。把鸬鹚的脖子用绳子系上,把它放到水里捉鱼。捉到鱼后,鸬鹚咽不下去,渔夫再把鱼从鸬鹚的嘴里挤出来。

这是位于钓鱼台的一处峡谷,细河的右侧,是陡峭直立的悬崖绝壁,左侧是平缓的河谷。沿河修有一条公路。近处,怪石嶙峋,崖壁古朴苍老。远处,青山连绵不绝。

这是太子河上一名摆渡人,这里河道较窄,水流也不急,一艘小船停靠在岸边。这名摆渡人戴着斗笠,在河滩上用几张竹席搭了一个临时休息的棚子。他常年守在这里,只要有人过河,他就撑船载他们过去。

这张照片也拍摄于钓鱼台附近,细河河水在这里变得平缓起来。站在山头上向对岸望去,一列火车正冒着黑烟疾驰而过。铁道旁边的巨石之上,有一些古建筑,看上去像是一座庙宇。小庙的后面,就是绝壁。

太子河附近一户农家,摇篮里的孩子刚刚睡醒,母亲赶紧过来抱着他。这个摇篮用铁皮焊接而成,用生在吊在房梁上。轻轻晃动之下,孩子很快就能睡着。

太子河上,一名男子正划着木筏。有人说他是放排人,把木材通过河流运送到下游。也有人说他只是把这些木头泡在水里一段时间,为的是起到防虫、防止木材开裂,改变木材的翘曲性质,增加使用寿命等。

一场大雪覆盖了本溪连山关附近,一片银装素。路上有厚厚的积雪,两道深深的车辙延伸向远方。一名老人拄着拐杖,正沿着车辙向家中走去。

一座铁路大桥横跨在太子河上,桥下河水湍急,河对岸的山势较缓,上面点缀着一些村落。照片右侧,好像是工厂,或者采沙场。

千百年来,太子河水滋润了两岸的万亩良田,尤其是棉花,在河水的灌溉下,产量很高。照片中,几名当地女子,正挎着竹篮,在棉花地里摘棉花。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这张照片拍摄于本溪连山关的摩天岭蟠龙寺附近。摩天岭,也叫也叫大高岭。巍峨雄浑,自古就是陆上屏障。摩天岭的山腰上建有一座蟠龙寺,另外还有一座五峰观。一座山峰上,同时有寺院和道观,相当少见。

这里就是本溪湖附近的平顶山,山间有座村落叫徐家庄子。由于地势原因,太子河在这里形成了几个弯。徐家庄子就在这青山绿水环抱之中,犹如人间仙境。
写在最后:回顾80多年前的辽宁本溪,山清水秀、人文风貌独特,让人印象深刻。时光如梭,现在的本溪,已经由过去的县,发展成为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中国钢都、中国药都、中国枫叶之都、中国辽砚之都。这里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百姓幸福,未来可期。相信,本溪的明天会更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lishituguan
探寻历史长河最耀眼的瞬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