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给我们关于工作和生活的思考


每天睁眼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机看看今天又新增确诊了多少例。
关注着自己生活工作学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出台新的政策,内心祈求着这一切快快过去,甚至有朋友半开玩笑的说着希望2020年重启。
当前的疫情还处于胶着状态,拐点还没有到来,无论你有没有具体参与到这次武汉疫情的支援工作,但看到每天新增的确诊人数,朋友圈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都会不断刺激着自己的神经。
随着隔离工作的推进,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也着实体验了一把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状态。
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之余,我们也应该有所思考,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这次疫情?
笔者的做法是:理性思考,认真对待,生活和工作还得继续。
【摆正心态,理性分析】
非理性的情绪对事态没有什么帮助,不管是盲目乐观,还是没有根据的恐慌,都是如此。
笔者每天只关注两个重点数据,一个是疫情的数据,另一个是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的能屏蔽就屏蔽,消息多了就是噪声,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很多人会由于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变得焦虑,这就得不偿失了。
关于这次疫情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笔者自然没办法判断。不过我们可以以史为鉴,了解当年的SARS。
至今令国人谈之色变的SARS病毒,2002年11月开始最先在广东爆发。2003年夏季,染病人数日减,病情得以完全控制。2004年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禁令。
算一下,前前后后总共是1年零八个月时间,真正严重的期间大约有7个月。
下图是2003年SARS的曲线图,前期都是线性增长,直到2003年6月1日开始趋势放缓(拐点),进入到7月,病情基本消散。

下图是截止2月7号的武汉疫情曲线图,目前还处于线性增长区,参考SARS的曲线,拐点之后(只有等到曲线出现了明显放缓特征,才算到了拐点)起码再过1个月疫情才算基本结束。

【相信专业,相信专家】
钟南山院士:当年SARS持续了差不多五六个月,但我相信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持续那么长。因为我们在第三波疫情开始后,国家层面已经采取强力的措施,特别是早发现、早隔离,这两条做到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防止大爆发或者重新大爆发。
也就是说终南山院士认为当前有效的隔离等措施可以大幅降低结束时间。
与17年前的SARS相比,当前人群流动的频率、速度、范围都扩大了,听起来病毒的控制似乎更难了。
但是17年前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社交媒体、没有大数据、没有人工智能,也没有如此快速和密集的交通和物流网络。这些新的基础设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可以支撑更快速的物资调配和信息传递,应对病毒传染,也可以有更迅速的分布式集中控制和更精准的个体防护。
其次是,疫情虽然十分严峻,但病毒目前并没有超出想象的“凶恶”。参与过抗SARS的中国台湾病毒专家苏益仁表示,传染性越高的病毒致死率其实越低。在防止过度悲观的同时,也千万不要盲目乐观。毕竟,攻坚才刚刚开始。
最后,很多地方要求学校开学在3月以后,说明专家已经做出了基本判断,因为即使现在达到了拐点,也要3月才能结束,这是最乐观的情况。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人这一生,不断行走,不断经历。多了一段经历也许可以在某个时间点触发你去改变一些东西。先来一段科普,讲讲跟疫情相关的免疫力的故事,说明免疫力发挥作用的过程。
以下内容来自人民日报:
冠状病毒易变异,变异后淋巴细胞就无法识别病毒了,而免疫系统的工作就是把信息传递给T细胞(又称靶细胞)。综上所述,冠状病毒在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细胞免疫一出手,人体自身损伤就在所难免了。广义上的细胞免疫的其实就是对正常细胞和病毒一律格杀勿论。
所以呢,如果一个人的体液免疫足够强大,留给细胞免疫的杀敌空间就足够少,细胞免疫触发到结束时,对自身组织的损伤就越低。但是病毒感染是不可能单靠体液免疫清除的,细胞免疫是一定会触发的。
免疫力强意味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达成了平衡,体液免疫尽可能多的杀死体液中的病毒,同时也能迅速杀死被赶出来的病毒,而细胞免疫的T细胞不会杀的太过分导致体液免疫来不及杀。
我们发现死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多是老人,都是因为免疫力太弱了,死于自身不均衡的免疫系统的过强反应。而锻炼可以有效的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力和平衡。
这几年笔者一直坚持锻炼,一来增强免疫力,二来分泌多巴胺愉悦心情,三来给了大脑放空的大好机会,这对于脑力劳动者非常重要。
每周3-4天,每次30-40分钟,疫情期间由于不能外出就在家运动,疫情让自己锻炼的信念更加坚定,通过对坏事的反思可以转化出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有家人,有更好的生活】
这次隔离对很多家庭创造了第一次。
今年我们第一次由于疫情可以跟自己的家人在春节长时间聚在一起,大家不再需要串街访友,每天可以大眼瞪小眼,聚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话题。
很多的灾难片,其经典的情节就是某个家庭夫妻双方,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由于工作等原因变得陌生,而一次意外会变得更加相互理解。故事源于生活,这是环境变化使然,我想一定有现实的版本。
我们第一次将自己的工作学习样子暴露在了家人面前。孩子会看到,原来爸爸妈妈是这么干活的啊,不是打电话就是写邮件;你不亲身看过,也许根本不知道你的另一半的一天工作是怎么过的。
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去体验不一样的家庭生活。
你会发现生活中被很多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实践起来却都不是很容易,这个时候,你才能体会到家人的付出和艰辛。
【反思工作,迎接挑战】
前端是看得见的冲锋在前的医务工作者和各类保障人员,后端则是看不见的信息流的支撑。疫区人员春节这么大范围的流动,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支撑,靠人工排摸的难度是不可想象的。
抗击疫情,IT在行动,IT人也在行动。
如何做到实时监控、及时响应,全力保障,为疾控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笔者虽没有亲自参与,但也设身处地思考过面对一个复杂不确定的事务时,特别需要在组建团队、讨论方案、制定计划、监控执行、沟通协调等等方面如何更好的做统筹,既要能够纵观全局,又能够把控细节。
当然知道是一回事,能做成又是另一回事,一个人只有经受了足够多的历练才能达到更高的做事境界。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平时就应该主动的去承担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多折腾折腾,关键时候才能够临危不乱。有时候和其他同事一起做事,感觉其处理问题稳准快,分寸拿捏的很好,但这个功夫看看是学不来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见识的提升带来幸福感
王者荣耀20亿日流水让我印象深刻,疫情期间线上娱乐迎来大爆发,打游戏的打游戏,看电视的看电视,观直播的观直播。当然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就是做贡献,不过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点其他事情呢?这些娱乐带来的快感稍纵即逝,读书带来的东西则会绵延留长。当然这次笔者没看什么新书,而是翻了翻两本之前看过的书,一本是吴军的《见识》,一本是《如何学习》。
职场发展很多都这样,你技术做的不错,因此提拔成了管理者,但如果你有点追求,就会发现原来那点引以为傲的技术不够用了,你需要做进一步的提升,比如管理团队。而读书是一种触手可及的最简单的方法,因此你会饥不择食的到处找能够让你一鸣惊人、快速成长的好书。
所以再看吴军的《见识》一书,是因为笔者发现自己把这本好书的内容忘光了,记得当初自己看得是很认真的,为什么大脑就留不住哪怕是一点点东西呢?是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呢?趁现在呆家家里出不去的期间做些读书的反思,时间这么多,能思考的东西就更多了。
这本书真的很精彩,每一个道理你能够实践就很无敌,可惜一方面我当初就没读透它,另一方面也没有很好的实践,这里摘取一些分享给你,每读一遍就会有新的体会。
1、人生是一条河
我喜欢把影响力比作一条河流的水量,有它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因素,以从事音乐的人举例,一类是迈克杰克逊这样的人,拥有很多受众,但是他的音乐比较浅显,因此这条河虽然有宽度,但是比较浅,也比较短;莫扎特则正相反,他的受众从来就没有太多,但是他的音乐有深度,影响力绵长持久,如同一条宽度不大但渊远流长很深的河流。
纵观历史,从来就是深而长的河流更能成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你到底想追求什么?写文章有时候就会有这些困惑,你到底是为了流量还是要坚持表达自己的想法?
2、活的诸事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
缺乏见识:没有见识,视野就被局限了,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缺乏爱:很多人以为有了钱就有一切,但如果钱只花在自己享受上,并没有发挥它的最大效能,相反,如果能花在别人身上,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将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缺乏规矩:轻则没人帮助,重则大家都会和他作对,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帮助是不行的,当然,这些人也会感觉到别人对他们不友善或则敬而远之,但是常常还不知道原因,于是对人、对社会产生一种戾气。
3、职场完美进阶:常识、科技和艺术
凡事做到50分靠常识;从50分到90分靠技术;从90分做到100分靠艺术,我现在最头痛的是很多人数据分析缺乏常识,50分都过不去。
以上三点,奥妙无穷。
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为你掌灯伴读。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书籍是进步的阶梯,反映世界的本质和运行逻辑。当你照着它去实践并且真的有效果的时候,当你能够将其亲自传授给自己的下一代时,那是何等的幸福?
相信疫情必将被战胜,而这次疫情创造的独特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改变一些习惯,反思一些东西,从而能够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美好。最后,今天很多同仁都陆续开工,祝大家一切顺利!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