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201611】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

作者:@诛仙2009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
养生古称“摄生”,最早见于《道德经》: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兵甲。”养生又称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养生是一个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吕氏春秋》说:“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
养生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萌芽于春秋之前,但学说之形成与丰富,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养生学说的形成于丰富
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界产生的学派,最著名的就有九流十家之多,丰富的知识理论,以及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中医养生学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十分丰厚的文化土壤。
在《内经》之前,就有着丰富多样的养生学说,如老子的“清净无为”、“长生久视”,庄子的“保真全形”、“循天之理”,以及 “导气令和”和“引体致柔”之术,子华子的“贵生”说,孔子的“安适自养”,荀子的“修身礼治”,管子的“节欲存精”。以及集先秦养生学大成的《吕氏春秋》,以及汉代《淮南子》推崇的神、气、形。这些理论与实践虽然丰富,但归根结底,这些只是各学各派的政治主张,散见于各学派著作之中,还未从医学的角度进行系统地梳理与阐述。直到《内经》问世,养生学的理论体系才初具雏形。
2.养生学初具雏形
《内经》中很明确的提出了人体生长壮老的客观规律,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百岁左右,并归纳影响自然寿命的因素为先天与后天两种,并提出了“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强调养生应顺从阴阳四时,并认为“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主张“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等理论。虽然养生理论散见于《内经》的各篇经文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但探索了养生的原则与方法,在接受、概括与传承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上,首次从医学的角度去探索养生学,使得养生学从笼统的哲学理论进入了实际的生命科学研究之中。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主张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既有防患于未然也有早期治疗的意思,其中的治未病原则,在《难经》中不仅得到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很好的被历代医家所重视。
3.东汉时期的养生思想
3.1养生需顺应阴阳四时,内养正气,外慎风寒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首条即载述了这个问题,并有所发挥:“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当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并提出了养慎学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主张内养正气,外慎风寒。其实溯本求源,依旧是《内经》中所说的要顺应自然界四时的变化规律,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做出调整。
3.2养形之发展——五禽戏
华佗则进一步发展了养形的方法,《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
3.3药物的发展
在《神农本草经》中,对药材的性用记载尤为具体,将药物分成三类,以上品为君,“主养命”,久服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甚至有“服之神仙”的言语,这点与秦汉方士推崇的不死药,难免会有说不清的关系。
4.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养生思想
4.1养生以不伤为本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独特医道相合的养生思想,葛洪即是医药家,也是道学者,炼丹家。葛洪主张养生以虚清为本,辅以吐纳,导引、丹药。引述《仙经》之言:“养生以不伤为本”, 认为这是至理名言,并在《抱朴子》里提出了十三伤,一旦伤损必先复故,同时延养自须得谨,节嗜欲,保性命,重视形神的摄养,认为“形者神之宅”,兼修道家存思术,守一存真之道,并重视护身服食“服小药以延年名,学近术以劈邪恶”。总体来说,葛洪对于养生之道的论述十分全面且丰富多样,其人随以炼丹著称,但他的养生思想非止于一端,为养生学的多样发展做出了贡献。
4.2众采百家,兼通佛道
南朝的陶弘景同为著名的医药家与炼丹家,众采百家,兼通佛道,他辑录了“上自神农以来,下及魏晋之际,但益于养生者”,撰写了一部《养性延命录》,为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在养生理论和方法上,发挥道家的无为之说更为具体详细,并认为养性延命,以“食气、保精、存神”为上士,可获长生,还涉及了言行、杂箴、咒拜祈禳、吐纳咽液、导引闭气等内容,都比前代有所发展。
4.3重视养生以治未病
隋代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虽为一部临床医著,但不载方药,而载养生方导引法,别具特色,充分反映其重视养生以治未病的思想,对养生导引法进行了阐述发挥,补充了颇多的内容,包括解释行功的具体做法;理论阐发;术语解释等,同时还对孕妇养胎和小儿养生提出了较为完备的思想理论与具体措施,如起居有常、避四时寒温以及饮食调理,可见其多数内容来源于实践,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4.4兼采百家,养性养生
孙思邈精通道,佛之学,广集医、道、儒、佛诸家养生之说,给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养生专论。不仅在《千金要方》中有大量养生论述,还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他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融道、佛、儒、医于一体,收集、整理、推广养生功法。由于孙思邈用于道、佛之学,对其养生之理论及养生之术皆有精研,故在他的《千金要方》中,既有“道林养性”、“房中补益”、“食养”等道家养生之说,也有“天竺国按摩法”等佛家养生功法。不仅丰富了养生内容,也使得诸家传统养生法得以流传于世,养生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式的医学文献。
4.5“知五”养生
杨上善素以编辑《黄帝内经太素》而著称于历史。强调命门藏精,结合了前人的论述,阐发:“存生之道,知此五者以为摄养,可得长生也。魂神意魄志,以神为主,故皆名神。欲为针者,先须理神也。故人无悲哀动中,则魂不伤,肝得无病,秋无难也;无怵惕思虑,则神不伤,心得无病,冬无难也;无愁忧不解,则意不伤,脾得无病,春无难也;无喜乐不极,则魄不伤,肺得无病,夏无难也;无盛怒者,则志不伤,肾得无病,季夏无难也。是以五过不起于心,则神清性明,五神各安其脏,则寿近遐算,此则针布理神之旨也,乃是崆峒广成子之道也。”
“饮食男女,节之以限,风寒暑湿,摄之以时,有异单豹岩穴之害,即内养身也;实恕慈以爱人,和尘劳而不迹,有殊张毅高门之伤,即外养身也。内外之养周备,则不求生而久生,无期寿而寿长也,此则针布养身之极也。玄元皇帝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斯之谓也。”
“药有三种:上药养神,中药养性,下药疗病。此经宗旨养神养性,唯去怵惕之虑、嗜欲之劳,其生自寿,不必假于针药者也。有病生中,无出毒药,以为真恶,故须知之。”
杨上善之论,较全面的阐述了养生的要则,对《素问》奥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发挥。
5.宋金元时期的创新与发展
5.1养生当食补
张从正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认为君子贵流不贵滞”,倡“若欲长生。须得肠清”, 反对好补、盲补,“则百病交起,万疾俱生。小 不足言,大则可惧。认为能让病人进食才是真补之道,补法注重饮食调摄,“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为宗旨,偏重饮食调养,以养正扶赢。
5.2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泉
人身元气由先天所生,后天所长。李杲对此有深刻的认识,特别重视脾胃对元气的滋养作用,指出:“养生当实元气,欲实元气,当调脾胃”的著名论点。他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并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益脾胃就是养生
5.3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
朱震亨不仅在治疗上主张养阴,在养生方面也把养阴抑阳作为贯穿人生从少壮到衰老全过程中的组要摄生原则。比如他认为幼年时不宜过于保暖,以护阴气;青年当晚婚以待阴气成长,婚后当节制房事,摄护阴精。同时,朱震亨还十分强调处理动与静的关系,并主张通过脾胃以养阴气。他也十分重视老年养生问题,反对服食乌附金石丹剂,反对饮食厚味滋补,主张食养如淡。且分析了有余阴气不足,精血俱耗而导致衰老的原因。由此可见,重视精血的保护对延年益寿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生命科学和老年医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6.明清养生,趋近成熟
6.1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
明代医家李中梓总结历代医家的脾肾之说,提出了“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学术总结,并进一步强调了在临证中调治脾肾的重要性,认为脾肾两脏彼此具有相赞之功,由此主张脾肾并重,使两脏安和则一身皆治,脾肾两脏为人体之根本,关乎生死,从对生命的意义这一高度认识脾肾,对养生学说做出了重要贡献。
6.2阴阳平衡,健康之本。
周慎斋治病善以阴阳升降,五行制化为法,认为阴阳互根,法则天地;阴阳平衡,乃人体健康之本。一旦阴阳失去平衡,则百病丛生,而治疗的目的就是调整阴阳,恢复平衡。然而有不少医家却忽视了这一点,或言补阳为贵,或言济阴为要,各执己见,以偏概全。所以周慎斋指出:“今之医者,或言阳为重,或言阴为要,均未得要重之故,各执其说而失轻重之机宜者多矣。”并告诫说:“若为医者,重阴而害及真阳,重阳而害及真阴,误矣!故知天者可以扶阴,知地者可以扶阳,知天地之义,而成位乎中,方是救人之良医,而非食医道必欲明天地之道者,盖人生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也。即人之有病,犹天之阴阳,不得其宜也。”同时他也重视脾胃在养生上的功能,远承李东垣,近宗薛立斋。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6.3保护元气为要
徐大椿在寿命长短的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即元气论。他认为元气与生命的关系,就如同薪与火。元气“其成形之时,已有定数,”如置薪与火,始燃尚微,渐久则烈,薪力既尽而火熄矣。“故人在四十岁前日生日长,元气渐盛,四十岁以后日消日减,元气渐尽而至于死。”因此元气的盛衰,实为人体存亡的关键。所以强调“谨护元气”,无论已病或未病,均以保护元气为要。
总之,徐大椿对元气的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元气为生命之本,元气的盛衰决定了生命存亡,无论是在防治疾病,还是延年益寿,关键都在于养护元气,对于养生理论的具体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述养生学说的衍变与发展,从上古时期先民的实践之中得出的经验,逐步上升到了系统理论并越渐完备,并且认识从顺因四时等外部原因到了保真养性等内部原因,同时吸纳临床医学理论,调养五脏、滋补脾胃,保护元气……一步步地趋向成熟。但归根结底,在近代逻辑学传入之前,古时通过取类比象的认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具有或然性,今人在了解与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多思考,加以辨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