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11:克拉拉与太阳 Klara and the Sun


太阳总会照到我们,不管我们在哪里。
                                    ——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

图源:网络

内容简介
克拉拉是专为陪伴儿童设计的AF(人形机器人)。作为第二代人工智能朋友,克拉拉具有极高的推理和共情能力,以及更强的观察能力。
商店里展示的每个AF都有自己的外形和性格特征,适应不同孩子是需要。他们经常调换展示的位置,以获得公平的被选中的机会。
克拉拉最喜欢站在橱窗的位置,因为那里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更多外面发生的事情。
她看到太阳使一个乞丐和他的狗复活,看到一对久别的男女重逢后,天气多云转晴。她觉得,太阳能治愈人心。
在橱窗里呆了很久的克拉拉终于被人类朋友乔西带回家中。
小女孩乔西因为“提升”(基因改造)的副作用而经常生病,母亲甚至害怕会失去她。
乔西与克拉拉一见如故。母亲也喜欢克拉拉善于观察的优点,并且希望她在乔西死后代替她继续活下去。

图源:网络
克拉拉认真学习乔西的内心。她认为: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是无法延续的。
她看到父母对乔西独一无二的爱,也看到乔西与男孩里克之间青梅竹马的感情。
克拉拉终于找到了真正特别的无法延续的东西,“在那些爱她的人的心里面”。
和乔西一起看日落时,乔西告诉克拉拉,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上的那个点是麦克贝恩先生的谷仓。
克拉拉偷偷潜入谷仓,向缓缓落下的太阳祈祷,让乔西好起来。作为回报,她愿意去摧毁那台制造污染的库廷斯机器。
摧毁机器需要一种特殊的溶液,在克拉拉的脑部可以找到,取出溶液会让克拉拉的认知能力下降。
为了让乔西好起来,克拉拉用磨尖锋刃的螺丝刀穿透耳朵下方的表层 ……
与太阳的第一次契约并没有生效,乔西病得越来越重。
于是,克拉拉再次来到谷仓,第二次祈求太阳拯救乔西。

图源:网络
一天早上,太阳的光芒照射到乔西身上,她奇迹般地渐渐好起来了。
乔西恢复健康,正常地成长,进入大学,也离开了克拉拉。
克拉拉作为AF的使命随之结束了,先是被放在杂物间,没电了之后被放到堆场(垃圾场)。太阳底下,那是她的归宿。

创作背景
原本,石黑一雄是想给女儿写一本儿童插画书,讲述一个不怎么健康的孩子和她的娃娃被困在房间里每天看日落的故事。
在与妻子交流时,他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娃娃”可以是一个有思想和情感的机器人,然后创作了《克拉拉与太阳》。
故事很简单: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某段时间里,AI机器人克拉拉陪伴患病的小女孩乔西,并治愈了她。
小说通过克拉拉这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一个根本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爱;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探讨独一无二的人性和个性究竟是否存在的问题。语言简单清晰,符合主人公的身份特点。

图源:网络
故事背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及伦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类基因改造与克隆技术一样,也是充满争议的话题。
石黑一雄说:“我对未来人类是否能控制这些技术感到担心。”
书中还讲到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克拉拉与太阳》是石黑一雄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发表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暌违6年之后的第8部小说。
小说被翻译成40多个国家的语言,不仅是全世界出版商的“狂欢”,也受到全世界读者的热捧。在中国的预热销售几乎是20秒抢空。
这本书既是写给女儿的,也是写给母亲的。在某种程度上,写的是母性。
石黑一雄说:“我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我的母亲。”
书中乔西的母亲,既希望克拉拉能代替女儿活下去,又不希望女儿被替代。这种矛盾痛苦的心理源于对女儿深沉的爱,让人感同身受。
克拉拉身上体现的完全利他主义,善良、体贴、无私,为乔西奉献一切的性格,也是一种母性的表现。

图源:网络
同时,小说提出一个问题:人的个性究竟能不能被复制和取代?那种让我们每个人成为独特个体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人工智能能不能彻底代替人类?
小说被认为是披着“科幻”的外衣来探索人心和个性的问题,表达对未来、对人类世界发展方向的关切。

作品赏析
在写作手法上,有人评论说,小说采用了“悬崖式叙述”,把人物一个个推下去,自己留在山上。
有人认为石黑一雄的叙事风格已经从回溯、回忆,转变为前瞻。《别让我走》采用克隆人凯茜温情的回忆来讲述故事,而《克拉拉与太阳》则是发生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某个时段。
译者宋佥说:他不言明时间,不具像人物,在故事达到情感与戏剧冲突的顶点时,突然收笔,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为充满张力的留白填色。
故事结尾,克拉拉在堆场遇到了经理,遇到了乔西,然而终究是剩下她独自面对太阳,她并没有感到愤怒或者悲伤。这是一种平静的荒凉。

图源:网络
有人从书中看到了孤独。所有人都是孤独的,至少有孤独的可能。
大多数读者从书中读到的是关于“人心”和个性的讨论。
”你相信有‘人心’这回事吗?我不仅仅是指那个器官,当然喽。我说的是这个词的文学意义。人心。你相信有这样东西吗?某种让我们每个人成为独特个体的东西?”
宋佥说:“每个人通过克拉拉的视角,都要扪心自问一个问题,你相信有人心这回事吗?这才是本书的终极问题。”
我们一直说机器人跟人类的差别是:机器人没有感情,而人是有感情的。
书中恰恰相反,克拉拉的自我奉献让人感动和震撼,就像《人工智能》中小男孩对于母亲纯粹而赤诚的爱;而小说结尾人类对克拉拉的遗弃则更让人感受到“人心”的不可测。
这种反差其实是在提醒人类,永远不要失去善良、感恩与爱,爱与奉献是人性中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不要失去“人心”中美好的一面。
同时,“人心”中也有自私、贪婪、恐惧的另一面,它会带来矛盾与痛苦。
乔西是因为“提升”而变得容易生病。这种“提升”其实是基因改造。男孩里克没有接受“提升”,因而遭到歧视。然而,这种“提升”是必要的吗?

图源:网络
人类对自身不满足,去做一些不必要的改造,结果反而影响健康,甚至失去生命安全。这是对科技用于人类的反思和警告。
母亲因为爱,因为害怕失去乔西而生出自私的占有和不愿放手的想法,企望克拉拉能代替乔西延续生命。
人类对于世界的恐惧来自于,总想着把控世界,却时常发现不能。
被设定为完全利他的克拉拉则没有这种自私的“人心”。她在第一次遇到乔西之后就一心一意等她,甚至拒绝别的顾客。她为拯救乔西甘愿奉献一切。最终被遗弃时,她也没有愤怒和埋怨。
克拉拉在与人类的交流中学会了人的感情,但她没有研究和拷贝人心的自私、善变和矛盾。
作者想通过克拉拉表现出对人心始终单纯美好的愿望。
石黑一雄说,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贴上标签。他希望小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间。因此,不同的人看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收获。
关于个性的问题,我们之所以独特,可能并不在于作为人的本身,而是因为在他人的心中我们是独特的。
克拉拉也许能模仿乔西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但在父母朋友的心中,乔西本身才是独一无二的。

图源:网络
爱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这也回答了“人工智能究竟能不能取代人类”的问题。
小说在温情之余,传达的还是希望的力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太阳总有办法照到我们的,不管我们在哪里。”哪怕世界如此糟糕,太阳还是决定原谅一切。
小说以克拉拉的视角进行讲述,是一种“陌生化”的写作手法。类似的还有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卡夫卡的《变形记》等。
这是石黑一雄写给儿童看的书,也是写给成人看的书,一出版就受到全世界读者的热捧。
我希望人们能够领会到记忆与欲望是何等难以把握的问题,我希望强调人类所身处之困局的复杂性。
                                                              ——石黑一雄

图源:网络
—— End ——

为上海抗疫加油
Hold out against the epidemic!
“新冠抗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既控制好疫情,又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医通道畅通,同时还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张文宏)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will be a long process.  We‘d work hard to control the epidemic, while ensuring the livelihood of residents, keeping access to medical services unblocked, and ensuring the survival of small and micro private enterprises. (Wenhong Zhang)
上海抗击疫情的道路是前所未有的、艰难的,但更有利于大局,是经过慎重决策的。我们应该坚定信心,坚持到底!  
Shanghai is taking an arduous and unprecendented road to fight against the epidemic , considering the whole situation of the city and surrounding areas, which is a careful decision. We should firm our confidence and stick to it!
为上海加油!
  
Good luck with Shanghai!  

图源:网络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每日分享我读过的好书。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往期回顾10:别让我走 Never Let Me Go
往期回顾9:长日留痕 The Remains of the Day
往期回顾8:远山淡影 A Pale View of Hill
往期回顾7:被掩埋的巨人 The Buried Giant
往期回顾6:上海孤儿 When We Were Orphans
每月人物1:石黑一雄 Kazuo Ishiguro
百期回首·随笔2:My View on Reading
百期回首·随笔1 Thoughts on the 100th Day
比较与评论3:《江南三部曲》与《红楼梦》(上)
比较与评论1:女性意识 Feminine Consciousness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