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63:纽约三部曲 The New York Trilogy


每个生命都只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总和,可谓一次次歧路抉择的编年史——那一次次偶然,那些随机发生的事件,本身并不意味着什么,因为它们缺乏自身的目的性。
                                                   ——《纽约三部曲》

图源:网络

内容简介
《玻璃城》(City of Glass)
深更半夜,一个陌生电话打到侦探小说作家奎恩家里,要找私家侦探保罗·奥斯特(作者的名字)。
电话打错了,但是连接两次之后,奎恩决定冒充保罗,将错就错揽上了活儿。
来电者自称彼得,其父亲老斯蒂尔曼是个变态学者,刚刚出狱,要杀掉彼得。
因此,奎恩被要求跟踪老斯蒂尔曼,确保他不会杀害彼得。
在冒充侦探的日子里,奎恩不断给自己设置稀奇古怪的悬念,终于将自己编进了不由自主的行动规程中。
奎恩不仅陷入比任何侦探小说都更为扑逆迷离的案情之中,也继承了老人的遗志——发明一种与这个破碎的世界相应的全新语言。

图源:网络
《幽灵》(Ghosts)
布鲁是老侦探布朗的高徒,受雇于怀特去橘子街监视布莱克。
布鲁蹲守在布莱克住宅对面的房子里,从自己的窗口隔街眺望对面窗子里那个人。
在日复一日的观察中,布鲁发现布莱克每天只是在书桌前写字,从不与人交流,于是产生怀疑。
于是,布鲁主动与布莱克接触。怀特对他们的行为则一清二楚。
布鲁不禁怀疑,究竟是自己在监视布莱克,还是布莱克在监视自己。
布鲁逐渐把自己变成了布莱克的镜像,并在无意中为布莱克写下最后的自传。
《锁闭的屋子》(The Locked Room)
“我”是范肖的童年好友。一封不期而至的信告诉“我”,范肖失踪了,留下妻儿和一堆非同寻常的手稿。

图源:网络
按照范肖的意愿,“我”被要求处理这些手稿。
起初一切很顺利,范肖大量手稿得以出版,获得出乎意料的好评。“我”名利双收。
相处中,“我”爱上了范肖漂亮的妻子,和她结婚,并做了范肖儿子的父亲。
然而,在“我”收到来自“范肖”的一张纸条后,幸福生活的幻影被彻底打破——
范肖并没有失踪,只是故意藏匿起来。出版商要求“我”替范修写自传。
“我”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好像成为了范肖的生活......

作者简介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年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

图源:网络
保罗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年轻时漂泊不定,尝试各种工作。
例如他曾参加舞团的排练,只因为“观看男男女女在空间中移动让他充满了陶醉感”。
保罗早年的创作受法国诗人及剧作家影响较深。1987年《纽约三部曲》是他回归美国文学传统的转折点。
1990年,保罗获得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颁发的“莫顿‧道文‧萨伯奖”。
1991年,《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保罗凭《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
代表作:小说《瓦提哥先生》《月宫》《没落之乡》,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诗集《烟灭》等。
保罗·奥斯特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作品已被译成20多国语言。
90年代起,保罗·奥斯特积极参与电影工作。他与华裔导演王颖合作的剧本《烟》《面有忧色》(Blue in the Face)等均获好评。
1997年担任戛纳影展评委。1998年独立执导电影《桥上的露露》,受好评。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2017),图源:网络
2004年出版《神谕之夜》(Oracle Night)。2006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
2017年,保罗凭借小说《4321》入围2017英国布克奖短名单。
目前他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作品赏析
《纽约三部曲》是保罗·奥斯特的成名作,由《玻璃城》《幽灵》和《锁闭的屋子》三部相互关联的非典型性侦探小说构成。
作家与人物、真实与虚构、语言与实存,都在不断地互相置换,堪称解锁奥斯特内核的终极密码。
这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互文叙事(Intertextual Narrative)是其文学上的特质。
作者通过互文叙事探讨了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解构了传统的“作者”概念。

图源:网络
保罗·奥斯特一向关注人、文本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正如阿里奇所说:“奥斯特的自传《穷途,墨路》(Hand to Mouth)佐证了他的兴趣在于世界与文字之间的关系。”
互文
每个故事都由一位侦探或作者主人公去探求有关另一个人身世的真相,但最终失败。
在探索过程中,主人公的主体性异化,本应揭示的真相始终悬着,但都在结尾留下一个无法正确解读的文本。
保罗·奥斯特在小说中谈论自己和其他作家的作品,使作品与其他文本发生互证、互文关系,扩大作品所阐释和表现的空间。
阿里奇认为:《纽约三部曲》无论在哲学立场、叙事策略,还是关于表达的本质、理解的危险性等问题的探讨,都与19世纪美国文学传统存在互文关系。
在《玻璃城》中,斯蒂尔曼谈到《圣经》中的巴别塔故事,“作家保罗·奥斯特” 提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Don Quixote)。
这些文本以及作者对它们的二度阐释,都与《纽约三部曲》的主题构成重要的隐喻关系。
在《幽灵》中,布莱克和布鲁每天阅读《瓦尔登湖》(Walden),他们的对话又围绕霍桑、梭罗和惠特曼等作家展开。

图源:网络
这使得《幽灵》主题的外延不断被推向与其他文本的关联中。
小说中每位主人公都在自身行为中与他者构成模仿和对照关系,使其主体性不再稳定,成多重身份和他者的影子人。
有的主人公更是穿越文本的虚实界限进入其他文本,如《玻璃城》中奎恩和斯蒂尔曼同样出现在《锁闭的房间》中,而奎恩既在《玻璃城》中监视斯蒂尔曼,又在《锁闭的房间》中追逐范肖。
另一方面,情节、主题与人物身份的互文性,全部服从小说互文性的世界观。
在这部小说的世界中,词、物与意义是相互分离的,通过 “延异” (Defferance) 和互文性产生新的意义,情节、主题、人物身份都处于互文性中。
《玻璃城》中作者身份生成,随后分裂;《幽灵》观察了写作过程中作者的状态;
《锁闭的房间》则把目光投射到写作过程完结以后,作者的消失和文本对读者的控制。
这种解构主义的写作手法读来酣畅淋漓,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图源:网络
—— End ——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读文学,看经典,追寻城市记忆,每日分享。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观影日志25:荒蛮故事(上) Relatos salvajes
往期回顾16:安娜·卡列尼娜(下)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读书笔记154:蝴蝶梦 Rebecca
每月人物8:格雷厄姆·格林 Graham Greene
读书笔记143:七杀简史(上) A Brief History of Seven Killings
每月人物7: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往期回顾11:克拉拉与太阳 Klara and the Sun
读书笔记110:半轮黄日 Half of a Yellow Sun
每月人物5: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读书笔记096:刺猬的优雅 L'élégance du hérisson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