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7:达·芬奇-荒野中的圣杰罗姆


优秀的画家必须画出两个最主要的元素:人和他的心理动机。
                                                              ——达·芬奇

图源:网络

圣杰罗姆
圣杰罗姆是公元4世纪的学者,他把《圣经》翻译成了拉丁文。
达·芬奇的这幅作品画的是圣杰罗姆在沙漠中隐居的一个场景。
他的右臂扭转伸展,手里拿着将要砸向胸口的石块,这是他为了忏悔而自我惩罚。
在他的脚边有一头狮子,他曾帮这头狮子拔除爪子上的刺,后来狮子就成了他的伙伴。
这位圣人形容枯槁,面露羞愧的同时,也在祈求宽恕。但是他的眼中依然透露出内在的力量。
圣人扭曲的身体和痛苦的跪姿传达出内心的热忱。达·芬奇描绘情绪、展现内心世界的渴望在这幅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背景中充满了达·芬奇标志性的构思:裸露的岩石和雾蒙蒙的风景。

图源:网络

圣杰罗姆之谜
达·芬奇对《荒野中的圣杰罗姆》(后简称《圣杰罗姆》)的创作开始于1480年。那时他还没有系统学习解剖学。
他秉承阿尔贝蒂的训示:应由内而外构思人物,并且特别执着。
1510年,达·芬奇为了更好理解人体构成,找来真实的尸体进行解剖,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那么,在圣杰罗姆身上就有一个谜团。
在达·芬奇早期的解剖学手稿中,以及1495年他为准备《最后的晚餐》而画的犹大像中,都把人的胸锁乳突肌画错了。
他画成一块肌肉,事实上应该是两块肌肉,从锁骨上行到颈部外侧。
达·芬奇在1510年学习了人体解剖学之后所画的图谱中,纠正了这一错误。如今温莎城堡的皇室收藏品能说明这一点。

图源:网络
然而,仔细看圣杰罗姆的颈部,胸锁乳突肌也是两块。1480年的画作中怎么会反映他1510年才发现的细节?
皇室策展人马丁·克莱顿给出解释:这幅画分两个阶段绘制,第一阶段是1480年左右,第二阶段是1510年以后。
红外线分析结果支持他的观点。在完成初稿20年后,圣杰罗姆的一些重要部分才被添加上去。
由此也解开另一个谜团,为什么达·芬奇的画作经常“半途而废”,并且他会将未完成的画作带在身边。
《吉内薇拉·德·本奇》和《蒙娜丽莎》是基本完成的作品,他也从未交给委托人,走到哪,带到哪。
达·芬奇知道,自己总可以再学到一些新东西,掌握一些新技巧,或者被新的灵感击中,因此他对自己喜欢的作品从不放手。
当他去世的时候,一些杰作仍在他的床边。
这是艺术家与工匠不一样的地方。这是我们今天看达·芬奇与他那个时代人看他不一样的地方。


图源:网络
心理活动
《荒野中的圣杰罗姆》与《博士来拜》是同一时代的作品,也都是未完成的作品。
在这一时期,达·芬奇正在探索一种新的绘画风格——用叙事和肖像来展现人物心理活动。
眼睛和嘴角最能泄露人的心理反应。除此之外,意大利人喜欢使用手势,达·芬奇在笔记中记录了各种手势。
好的画家能准确描绘人的身体运动,具有创造力的画家还能传达心态和心理活动,而达·芬奇是将两者结合的大师。
巅峰之作是《蒙娜丽莎》。
然而,描绘心理活动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在达·芬奇之前的阿里斯蒂德(公元4世纪底比斯城的画家)就被誉为:第一位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情感、性格和激情的画家。
阿尔贝蒂在《论绘画》中也表明:通过身体的运动获知灵魂的活动。阿尔贝蒂的书深深影响了达·芬奇。
对这一理论的身体力行促使达·芬奇进行解剖学的研究。他想知道哪些神经来自大脑,哪些来自脊髓,分别能激活哪些肌肉,哪些面部活动彼此有联系。

图源:网络
在达·芬奇创作的后期,甚至执迷于探索大脑和神经如何将情绪转化为运动,他的探索和发现都体现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

绝望与出走
创作《博士来拜》和《荒野中的圣杰罗姆》时,是达·芬奇情绪极度低落和抑郁的时期。
在他那一时期的笔记中,宣泄了那些未完成的作品给他带来的沮丧之情。
“告诉我究竟做成过什么......告诉我......告诉我。”
“我原以为我在学习如何生活,其实我一直在学习如何死亡。”
在最痛苦的日子里,朋友给了他真诚的鼓励。
一个叫约翰内斯的人在他笔记上写着:“没有巨大的磨难,就没有完美的礼物。我们的荣耀和我们的胜利终将消逝。”

图源:网络
在达·芬奇最痛苦的时候,他的对手波提切利却在享受巨大的成功,成为美第奇家族青睐的画家。
1478年,美第奇家族重要人物遭刺杀,波提切利受委托创作画作,谴责暗杀者。一年后,最后一名密谋者被捕。
达·芬奇在笔记中画好了速写,并记下一些说明,希望能为此画一幅配图,但美第奇家族委托了别人。
1481年,教皇西克斯图四世召集知名艺术家到罗马,绘制西斯廷教堂的壁画,波提切利再次入选,而达·芬奇落选。
“当一个人在佛罗伦萨已经学无可学,如果他不想如牲畜一般日复一日地苟活,如果他想变得富有,那么他必须离开那里,因为佛罗伦萨对待她的工匠就像时间对待它的作品。一旦完美,就开始一点点将其销毁。”(瓦萨里)
快30岁的时候,达·芬奇认为,是时候离开了。

番  外

图源:网络
我相信达·芬奇这一时期的悲观心情能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尤其是那些想走自己的路,但又不被世俗认可的年轻人。
背叛理想也许能换来世俗的成功,能让你短期内衣食无忧;但只有坚定理想的人,才有可能实现人生的圆满,无论成功与否。
艺术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孤独痛苦的灵魂曾经龋龋独行,但后世的人们终将会给予他们应有的肯定和敬意。
—— to be continued ——

图源:网络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读文学,看经典,追寻城市记忆,每日分享。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读书笔记174:母亲的情人 Geliebte der Muttter
观影日志41:穆赫兰道 Mulholland Dr.
读书笔记173:海的那一边 A Hop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Sea
观影日志40:永不妥协 Erin Brockovich
读书笔记172:成为 Becoming
每周一景N0.46:杭州印象(七) Hangzhou Impress
往期回顾20:82年生的金智英  82년생 김지영
名画欣赏·6:达·芬奇-博士来拜
观影日志39:弱点 The Blind Side
读书笔记171:恋恋笔记本 The Notebook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