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8:达·芬奇-岩间圣母


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
                                                              ——达·芬奇

图源:网络

委托任务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不久,给米兰事实上的统治者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写了一封求职信。
信中达·芬奇曾希望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军事工程或者土木工程师,并且表达了一些想法,可惜未能如愿。
此后10年,他为宫廷所做的工作大部分都和戏剧表演有关。然而,绘画才是达·芬奇最突出的才华。
他与德·普雷迪斯兄弟一同接到一份来自无玷受孕协会的委托,为方济会教堂创作几幅祭坛画。达·芬奇负责位于中央的那幅画。
委托方要求:主要人物是圣母马利亚(她的裙子应为深红底色,上有金色锦缎,用油彩画,涂上薄清漆)和婴儿耶稣,周围围绕着天使和两位先知。
达·芬奇对这些要求漠不关心。他决定只画圣母玛利亚、婴儿耶稣、年幼的施洗者约翰和一位天使,不画先知。
在中世纪传说中,圣家族因为希律王下令屠杀无辜者而逃离伯利恒,在去埃及的路上遇到约翰。

图源:网络
因为与委托方在价格上发生争执,达·芬奇最终将作品转卖或送到别处。现存于卢浮宫。
后来,达·芬奇与安布罗焦·德·普雷迪斯及他的工作室合作,又画了一幅替代品。现存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因此,现存于世的《岩间圣母》画作有两幅。

第一幅(卢浮宫版本)
无玷受孕是方济会推崇的教义,称颂圣母马利亚没有受到任何原罪玷污而怀胎。
达·芬奇设计的画面背景:荒凉、突兀的岩穴中神奇地孕育出开花的植物,还赫然出现四位神圣人物,仿佛代表了地球的子宫。
岩穴前的人物沐浴在温暖的光亮中,但是岩穴黝黯的内部让人生畏。
委托者认为,这样的场景很难让人一下子联想到无玷受孕。马利亚虽然在画面中心,但是整个叙事的中心是施洗者约翰。

图源:网络
这也是委托者与达·芬奇起争执的原因之一。
雌雄莫辩的天使从画面中向外看,不仅发出神秘的微笑,而且用手指向年幼的约翰。天使的形象是这幅画作的一大亮点。
约翰是达·芬奇喜爱的人物之一,他是佛罗伦萨的守护者。画面中约翰单膝跪地,握紧双手向婴儿耶稣表达尊敬。
耶稣回以赐福的姿势。圣母转过身体,低头瞥见约翰,用手抓住他的肩膀,这是出于保护,另一只手悬于耶稣头顶。
顺时针看这幅画,天使用左手扶着耶稣,耶稣靠在池塘边的陡峭岩石上,手触摸着突出的岩石。
整幅画可以看作一系列手势的序贯串联。这一创作手法后来又出现在《最后的晚餐》中。
红外线成像技术显示,天使的手指向约翰这一动作起初是没有的,背景中大部分岩石完成后,达·芬奇才加上这个手势。
但是,由于委托者反对,达·芬奇曾两度将其恢复原状,但在最终完成时,他还是用上了这个手势。
达·芬奇对于这一手势的犹豫不决和反复,体现了艺术家的严谨和执着。

图源:网络
从人物关系上看,用手指着的动作是有点尴尬突兀,也影响了圣母抬起的手与婴儿头部的关系。
但是,达·芬奇用光影拯救了画面。被光线笼罩的区域浑然一体,被手指中断的叙事流又形成一个整体。
在这幅画作中,达·芬奇又开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用光影对比产生强烈的流动感。
在表达光线的反射时,他又用到了晕涂法。
在达·芬奇之前的画家,表现明亮区和阴影部分对比时,往往采用加入白色的做法。
达·芬奇则认为,这种对比还体现在颜色的质感上,如饱和度、色调等差异。
“因为光照能显现出颜色的质感,所以光线越充足的地方,就越能看清颜色的真实质感。”(达·芬奇)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这幅画作中,岩穴结构在地质学上的精确程度让科学家都为之惊叹。
大部分石头都是风化的砂岩,是一种沉积岩。而达·芬奇所画的却是比较少见的辉绿岩,是火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侵入岩。

图源:网络
达·芬奇甚至精确地画出了火成岩上因冷却产生的垂直裂缝,还细致地绘制出圣母头顶上方砂岩和侵入岩之间的水平接缝。
然而,这个场景显然不是他亲眼见过的实景,而是他想象的产物。这种构思和表现需要有深厚的地质学知识。
画中的植物生长位置也完全符合自然规律。它们无法在坚硬的火成岩中生长,只能在风化程度高的砂岩区域扎根。
植物种类也符合植物本身的特点和季节规律,并且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画面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美感。
例如,白玫瑰象征纯洁,但它不会生长在岩洞中,所以达·芬奇画了报春花(欧樱草),同样是美德的象征。
圣母左手上方是一丛蓬子菜,也被称为圣母的垫子草,是马槽里常用的垫草。
画面左下方黄色的鸢尾花(黄花鸢尾)与圣约翰和生命扭转的身体相呼应。这是利用了植物的造型。
1485年,这幅画完成时,达·芬奇和他的合作者收到约800里拉的酬劳,这与他们花在材料上的费用相差太远,因为画作还有镀金。
一场旷日持久的争执就此开始了。这幅画作因此从未在教堂中出现过,而是被转卖给其他客户,据说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二。

图源:网络
如今,这幅画作保存在卢浮宫。

第二幅(伦敦版本)
1490年代,达·芬奇与安布罗焦·德·普雷迪斯又合作画了一幅替代品,给无玷协会交差。
最初的底稿与第一幅画完全不同。圣母马利亚崇敬地跪着,一只手横在胸前。
后来,达·芬奇用底漆盖住底稿,重新画了一幅非常接近第一幅画作的底稿。只是,天使的手指没有指向约翰,眼睛也没有向外张望。
圣母马利亚成为画面焦点。岩穴更加封闭,上面露出的天空更少。
光线不再漫反射,而是像一道光束那样从画面左侧射入,选择性地照在四个人物身上。
“与静态的光线相比,甚至与卢浮宫那幅的普照之光相比,这一幅中光线的变化和选择性都充满了动态,堪称来自新时代的光芒。”(约翰·希尔曼)

图源:网络
这幅画的构图毫无疑问是出自达·芬奇之手,但是否与他人合作,不得而知。
画面中的植物不如第一幅真实。岩石生硬而怪异,像人造的。
专家鉴定后宣布,这幅画主要出自达·芬奇之手。植物和岩石的不严谨之处,是反映出他画风的转变。
从1490年代开始,达·芬奇不再是虔诚的自然主义追求者,而是以更成熟更抽象的方式描绘自然。
不过,他那些标志性手法还在,例如充满光泽的卷发,光照在透亮的袖子上,那种不同寻常的透明感都来自于达·芬奇的薄层油彩技法。
第二幅画再次陷入合同纠纷。1499年,达·芬奇离开米兰时,画作仍未完成。1506年,最后一笔酬劳到期,他回来做最后润色,才算大功告成。
—— to be continued ——

图源:网络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读文学,看经典,追寻城市记忆,每日分享。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观影日志44:危情十日 Misery
观影日志43:致命诱惑 Fatal Attraction
往期回顾21:沉默的病人 The Silent Patient
读书笔记175:雪人 Snømannen
观影日志42:唐人街 Chinatown
每周一景N0.47:乡村振兴·1-新叶村
名画欣赏·7:达·芬奇-荒野中的圣杰罗姆
读书笔记174:母亲的情人 Geliebte der Muttter
观影日志41:穆赫兰道 Mulholland Dr.
读书笔记173:海的那一边 A Hop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Sea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