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日志59:沙丘 Dune: Part One


I must not fear. Fear is the mind-killer. Fear is the little-death that brings total obliteration. I will face my fear. I will permit it to pass over me and through me. And when it has gone past I will turn the inner eye to see its path. Where the fear has gone there will be nothing. Only I will remain.
                                        ——from Dune: Part One

图源:网络

内容简介
在一个被黄沙填满的星球上,存在着大量“香料”,它是人类进行星际旅行的关键,也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
各大势力争相抢夺对香料的开采权,而这个星球的原住民弗雷曼人只能在一个又一个殖民者的手下辗转。
在哈肯尼家族管理沙丘和弗雷曼人多年后,皇帝突然指派厄崔迪家族为新殖民者。
皇帝的真实目的是想借哈肯尼家族之手除去势力日益强大的厄崔迪家族。
在两大家族的战争中,厄崔迪家族遭遇了背叛。最终,仅有族长的儿子保罗·厄崔迪和他的母亲杰西卡侥幸逃生。
他们进入沙丘,加入弗雷曼人的队伍 。保罗决定接受命运的指引,去保卫自己的家族和人民......

图源:网络

《沙丘》
《沙丘》是美国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的一部小说,世界上第一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是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哈勃用望远镜揭开了河外星系的神秘面纱,我们才知道宇宙中还有千亿个银河系。
“自由号”发现了黑洞的存在,我们才知道也许宇宙之外还有宇宙,我们只是永恒中一颗微小的沙粒。
一切会思考的机器都被摧毁后,宇宙的焦点重回人类之间的争夺。
行星厄拉科斯——人类梦寐以求、竞相抢夺的“香料”的产地,在这里上演着权术与背叛、恐惧与仇恨、希望与梦想的太空歌剧。
人们常常用另一个名字称呼这颗干旱的星球——沙丘。

图源:网络
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少年保罗在这里抗争着他的宿命。在命运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却又如此的强大。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作者简介
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20-1986),生于华盛顿州,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美国科幻小说家,作家。
弗兰克·赫伯特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如同托尔金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一样,无人可以动摇。他是与阿西莫夫并肩的大师。
他更是首位普及“生态学”和“系统思想”的科幻作家,他教会了科幻作家如何赋予科幻小说以思想。
赫伯特一生共创作23部长篇小说和5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最成功的是沙丘系列小说。
电影《沙丘》是根据该系列前三部长篇《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之子》(伟大沙丘三部曲)改编而成,上映后引起巨大轰动。

图源:网络
这是第一部能营造出如此细致入微的想象世界的科幻小说。

创作背景
电影《沙丘》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提莫西·查拉梅等主演,2021年9月3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
2022年3月,《沙丘》获“英国奥斯卡”英国电影学院奖5项技术奖。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在十四五岁时,便喜欢上了《沙丘》的原著小说。
2016年11月,传奇影业获得小说《沙丘》的影视改编权。2017年2月正式确认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
2019年3月,影片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正式开机。
其他取景地还包括约旦瓦迪拉姆、挪威斯德兰特半岛、阿联酋阿布扎比,其中一半场景是在沙漠中拍摄完成。

图源:网络
由于高温影响,剧组只能在清晨和半夜进行拍摄。7月,该片宣布杀青。2020年8月进行补拍。
片中大部分动作戏均为实拍,为此演员们特地接受几个星期的特训。
影片中一个重要人物“岳医生”的扮演者是中国演员张震。导演在看过《春光乍泄》后便关注到他。
为了给岳医生这一角色增加神秘性,导演特地在片中增加中文对话 。

影片赏析
《沙丘》似乎是星际旅行版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但反殖民只是影片主题的一部分。
帝国制度下的政治博弈、各大势力之间的利益冲突、水资源缺乏与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弗雷曼人的宗教信仰、个体在时代背景下的选择与挣扎,这些宏大的命题都包含在影片看似简单的故事线与华丽的画面之下。

图源:网络
片中漫天黄沙、奇诡的石城、晦暗的宇宙空间等富有静默的冲击力甚至压迫感,体现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电影美学。
具有强烈工业设计感的飞船造型则继承了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赛博朋克”式美学风格。
影片充满对资本、权力、技术的未知走向的焦虑。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修改了原著中许多晦涩曲折的部分,改编之后的作品气势磅礴,且大部分内容经得起推敲,但是牺牲了丰富的想象力。
有评论说改编之后减弱了原著的叙事动力,变得脉络不清,让观众很难全情投入,产生共情,“只剩了半部电影”。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注重电影的文艺性,崇尚极简美学,而不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他省略了大量权谋智斗的细节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他的作品场面宏大,氛围感十足,配乐高水准,因此创造了一种刺激感官的史诗感,但缺乏史诗的内核。
电影将焦点放在主人公保罗的身份焦虑和成长挫折上,而忽视原著《沙丘》中深刻的现实隐喻,削弱了作品的分量。
可以结合小说去进一步感受和理解这部名著。

图源:网络
—— End ——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读文学,看经典,追寻城市记忆,每日分享。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观影日志58:极速摩托 Fastest
观影日志57:乐满哈瓦那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观影日志56:卓别林传 Chaplin
每周一景N0.55:乡村振兴·9-上林村
往期回顾26:简·爱 Jane Eyre
名画欣赏·1:达·芬奇-亚诺河谷风景
读书笔记162:爱因斯坦的预言 The Einstein Prophecy
观影日志29:第六感 The Sixth Sense
每月人物9:列夫·托尔斯泰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读书笔记161:波斯战火:第一个世界帝国及其西征 Persian Fire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