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日志62:超时空接触 Contact


我们人类,需要的是一种信仰。信宗教的可以理解为上帝,信科学的可以解读为科学信仰。能够支撑我们走向浩瀚宇宙的,是我们的信仰。
                                    ——卡尔·萨根《超时空接触》

图源:网络

内容简介
埃莉·爱罗薇从小在父亲特德的培养下,对天文学充满兴趣。她常年坚持利用无线电技术监听来自宇宙的各种信息。
儿时的埃莉与父亲相依为命,但一次意外,父亲因为没有拿到急救药而猝然离世,埃莉心中充满不舍与自责。
长大后,埃莉成为一名科学家,博士毕业后,她放弃到哈佛任教的机会,选择到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参加地外文明探索(SETI)项目。
这种不分昼夜做着概率远小于大海捞针、彩票中奖的事情,让很多科学家和出资人失去信心。
埃莉无奈只能自己组建团队,为了筹集资金,她百般求告无门,最后终于获得神秘人物资助。
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埃莉日复一日的监听终于有了收获,她接收到一段来自26光年之外织女星方向传来的信号。
埃莉秉持科学精神,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政府和军方研究机构第一时间抵达、破译了其中的声音和图像信号。

图源:网络
这是1936年柏林首次举办奥运会时,希特勒在开幕式上的演讲画面,也是人类首次向外太空发射电视信号。
也就是说,这次收到的信号是26光年之外织女星位置的外星人发回的讯息,表示接收到了地球的信号。
一时间,得到消息的新闻记者和全世界天文爱好者蜂拥而至,还带来一些演出团队和商业活动,甚至还有反对者现场组织抗议。
空旷寂寥的沙漠顿时成为一场狂欢。有官员指责埃莉不应该对外公布消息,但埃莉认为这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经过科学解析,发现收到的信号中还有一部分干扰信号,自成体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是多达几十万字的看似杂乱的文字信息。
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埃莉得到神秘投资人的提示,破译了这些文字,原来是外星人发来的单人飞行器的建造图纸。
在建造飞行器的同时,在美国人的主持下,几大国代表要挑选一名能够代表全人类的飞行员。
埃莉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之一,而身为总统秘书的帕尔默·乔斯是挑选组成员之一,他与埃莉深深相爱。
帕尔默的内心十分矛盾。如果埃莉获选,那么这趟对她来说可能只是人生一瞬的飞行任务,对地球人来说却是52年。

图源:网络
等埃莉回来,相识的人已经老去,他与她将错过今生。如果往坏处想,这趟飞行更是凶多吉少。
埃莉却义无反顾,甚至做好牺牲的准备,只为实现多年的梦想,对未知的宇宙多一点探索和认知。
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帕尔默。然而就在埃莉胜出已无悬念的时候,帕尔默当众问了一个问题:你相信神吗?
犹豫许久之后,埃莉决定说真话:有没有神灵,需要科学来证明。
这句话让埃莉彻底失去机会。随后,为了入选飞行员而辞职的白宫顾问大卫·杜木林坚定地表示,相信神灵。
埃莉将帕尔默赠送的项链还给他,说:我因为说了实话而落选,大卫只是说了你希望听到的话,就让他当选......
帕尔默认为,这个世界上95%的人相信神灵存在,那么只有有神论者才能代表全人类。
来到东海岸发射基地,埃莉向大卫·杜木林真诚祝贺。由于她是发现信号的人,仍有资格在指挥台全程参与测试。
在全世界媒体和现场观众注视下,测试开始了。然而就在距离飞行员进入飞行器的最后几秒钟,埃莉发现屏幕上出现可疑人物。

图源:网络
那是一个宗教极端分子,他用自杀式攻击摧毁了飞行器。两度担任白宫顾问的科学家大卫·杜木林牺牲,总统为他哀悼。
灰心丧气的埃莉回到项目基地后,神秘人再次隔空出现。日本北海道基地建造了一个完全相同的二号机。
埃莉成功赴约。经历18个小时“星际迷航”后,埃莉了解到外星人的宏伟思想,并在穿越时空隧道时,看到了和当年一样年轻的父亲。
特德说:你好,爱罗薇,我想你。
当埃莉回来报告这一切时,除了帕尔默·乔斯,无人相信她的故事,因为从观测器上看,她几乎一秒钟都没有离开过地球。

作者简介
电影拍摄于1995年,根据卡尔·萨根1985年的同名科幻小说 Contact (《接触》)改编。
卡尔·爱德华·萨根(Carl Sagan)是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科幻作家。

图源:网络
他1934年生于纽约,1960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卡尔主要的兴趣是行星的表面和大气,这个领域随着柯伊伯的研究和火箭技术的出现而重新获得了生气。
他业余爱好研究其它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以及我们这个行星上生命起源的问题。
他一直是一个小组的成员,他们试图从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物质体系制造出化合物,经过氨基酸再到核酸的基本构件。
1963年,卡尔成功探测到三磷酸腺苷(ATP)的形成,那是生命组织的主要能库。
1968年,卡尔到康奈尔大学任天文学副教授兼行星研究实验室主任。1969年担任天文学杂志 Icarus(《伊卡鲁斯》)编辑的职务。
科普大师阿西莫夫对萨根极为推崇,称他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科学普及家”。

作品赏析

图源:网络
康德说过,读卢梭的书他得读好几遍,因为在初读时文笔的优美妨害了他去注意内容。
读卡尔·萨根的书也是一样的。他是世界一流的天文学家和科学活动家,他的作品是基于真实的科学研究。
除此之外,卡尔的作品还体现了哲理性、历史感和洞察力。
《超时空接触》不仅是一部“硬科幻”影片,还是一部哲学影片,一部剖析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影片。
科学与神学的终极对决
电影首先提出,人类一定要有信仰。
我们人类,需要的是一种信仰。信宗教的可以理解为上帝,信科学的可以解读为科学信仰。能够支撑我们走向浩瀚宇宙的,是我们的信仰。(卡尔·萨根)
你相信神的存在吗?埃莉回答:有没有神灵存在,需要用科学来证实。
帕尔默提出:世界上95%的人相信神,因此有神论者才能代表全人类。

图源:网络
埃莉穿越时空,与父亲相见之后,她相信了帕尔默·乔斯的理论,认为科学与神学是统一的。
这是影片传达的意识形态,未经证实但确实有很多科学家正在努力证明。
人类认知的金字塔顶端是哲学,排名第二的是宗教。我们处在信仰科学的阶段。
尖端科学面临困境
科学家一方面要不分昼夜地做着概率远小于大海捞针、彩票中奖的事情,另一方面要为资金发愁。
在我们国家,很多基础科学,前沿科学主要靠国家的资金投入。西方国家面临的是资金问题,我们国家面临的则是人才问题。
像影片中埃莉这样忠于理想、忠于科学,耐得住寂寞和清贫,甚至可以为科学事业牺牲生命的人,在西方国家是不少的。
在我们国家,目前来说,可遇不可求,因为我们的教育和社会导向出现了偏差,功利主义思想太甚,“精英式教育”观念太“普及”。
谁都想做精英,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精英?据前一阶段统计,高考状元第一志愿大多数是清华的经济管理专业。

图源:网络
事实上,真正学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知道,这个专业不适合本科生去读。同样的专业还有城市规划。
人们选择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不是因为兴趣,仅仅是因为以后好赚钱。
一方面我们看到,很多基础学科缺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主导下,那些热门学科的质量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
电影中有一句话:数学是宇宙中唯一通用的语言。
埃莉破译宇宙信号的第一步是用到了素数(质数)的概念,也是我们某档娱乐节目中,郭蔼明打败郭富城的一道题——什么是质数?
“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自然数叫质数”,这句话就出自这部电影。
准确的定义是: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见小学五年级课本。
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概念,但少有人在后半生还能运用它。
科学精神与霸权主义

图源:网络
电影前半段,军方代表多次与埃莉起冲突。他们想霸占科学研究的成果,用于美国人的军事发展,但埃莉强调,这一成果属于全人类。
在挑选飞行员的时候,美国人当仁不让地说,要选美国人。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在探索太空的领域确实走在前面。
40年后,世界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但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在探索太空这条路上,我们真的还需要加紧步伐。
爱情、理想、信仰、原则
帕尔默与埃莉的爱情,不仅经受了理想与信仰的考验,也经历了人性的考验。电影给了他们圆满。
帕尔默笃信基督教,而埃莉信仰科学。最终,埃莉用科学证明了神学。
埃莉的时空旅行可能回不来,也可能与帕尔默错过今生,因此帕尔默舍不得埃莉离开。
电影最后,18小时的时空旅行在地球人眼里却是一秒钟都没有离开。
埃莉矢志不渝要上太空,帕尔默因为坚持原则(挑选的飞行员要代表全人类)而使埃莉落选。

图源:网络
最后埃莉因为大卫的牺牲而获得第二次机会,并理解了宇宙相融和生命的意义。
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美好的愿望,也是科幻小说中尚且虚幻的东西。不管怎样,它代表了人类的追求和畅想。
—— End ——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读文学,看经典,追寻城市记忆,每日分享。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观影日志60:人工智能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每周一景N0.47:乡村振兴·1-新叶村
名画欣赏·7:达·芬奇-荒野中的圣杰罗姆
读书笔记174:母亲的情人 Geliebte der Muttter
观影日志41:穆赫兰道 Mulholland Dr.
读书笔记173:海的那一边 A Hop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Sea
观影日志40:永不妥协 Erin Brockovich
读书笔记172:成为 Becoming
每周一景N0.46:杭州印象(七) Hangzhou Impress
往期回顾20:82年生的金智英  82년생 김지영

小赏怡情
到顶部